剛剛接觸“融入主流社會”這個說法,覺得理所當然。入境隨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我們自願移民,為自己著想,擺脫煢煢向隅的局外人處境,似乎還別無他法;從社會出發,大家共處一地,這也是唯一的和諧之道。
突然一天,猛然醒悟,這是典型的“似是而非”命題,這也是一個需要更新的觀念。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達不成的目標。作為第一代移民,語言再努力,總還是帶有口音,飲食口味已呈定勢,習俗早就formatted,雖然過年與聖誕都是一年裏最重要的節日,身為華人重視前者遠遠大於後者,盡管市麵上的氣氛截然相反。根植在心裏的東西,真的很難把它全部拔除,“先天不足”,發憤當然可以補救,但總不免殘痕猶存。
相比東歐、美洲、甚至中東裔移民,我們還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關卡——外貌。時常有報道,無知少年對著亞裔叫囂“go home”,殊不知這些第三第四代華人,生於斯長於斯,他們的家就在這裏!他們說的是純正的在地英文,想法做派無一不是本地的, 除了一張亞裔的臉。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大概都得像美國歌星麥克爾.傑克遜一樣,做個全套整形手術——漂白皮膚、擴張眼眶,還要隆鼻、染發……
融合這種提法,源於美國。大約一百多年前,有來自東歐的移民劇作家創作了《熔爐》,上演成功之餘,融合的觀念也被社會廣泛接受。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早、最大移民國家,也最早麵臨不同種族、不同人群如何相處的課題。再扯得遠一點,古早的征服也可以看作一種融合,千百年來一直是“天公地道”:滿人的政策是留發留頭選擇題,美國人可能把印第安人幾乎趕盡殺絕,印度、南非種姓/種族隔離,井河兩不犯。但怎麽才能做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削足適履,可能是最簡便的辦法,但是所造成的痛苦太大太大。想象血肉之身,要在火熱的爐子裏熔化才可以得以過關,好疼!
隨著時代的變遷,尤其是二戰以後,許多其他國家也變移出為移入,同樣的題目也需要回答。因此,沙拉碗、織錦等等新的概念也慢慢浮現。仔細推敲,確實這些新的提法更加合理,更加合乎人情之常。保持各自的個性,族群也可以和睦相處,而且,不同之處還有互補的功效,大千世界因此更加精彩。
環顧全球,同樣的移民,不同的背景;同樣的移民,不同的時代;同樣的移民,不同的方向……看一看想一想,說短不短,說長不長,百多年間,多少世事滄桑,人類還不是沒有一點長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