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夏威夷遊記之 了解夏威夷華人

(2022-10-30 20:25:53) 下一個

夏威夷遊記之

了解夏威夷華人

在世界上館藏最全波利尼西亞文化(物)的檀香山主教博物館內轉了一圈(下圖一),卻未能解決心中的百年疑問,我不禁脫口向熱情的工作人員問道,當年修憲為何排除了華人?沒想到她(下圖二)脫口就答道,他們是合同工,來這裏隻是為賺錢,然後帶著錢回鄉。

圖一:

圖二:的確,華人有故土難離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而他們在這裏未能像別的民族一樣行使權利卻是另外一個問題。看出一絲詫異的表情在我臉上掠過,她趕緊禮貌地補充道,這裏沒有這方麵的介紹,如需要可查詢 …… 接著提供了若幹研究的線索。看了一些資料後,所得結果比已知的還悲催。

華人到夏威夷其實遠早於甘蔗合同工的到達時間。有文獻記載,甚至在卡氏統一戰爭的雇傭兵中就有華人。比較可信的另一條線索是,18世紀末,北美商船從中國廣東和福建返回時帶來了四五十個華人木工工匠,他們將檀香木做成家具,讓那個老外狠發了大財。還有可信的資料記載,1802年,一位黃(Wong)姓中國人在夏威夷開設了據說是第一家食糖加工廠。

1852年,曾有多達近兩百人的5年合同工抵達夏威夷。由於勞動條件極為艱苦,他們大多不續約,帶著積蓄的工錢回老家買田娶妻。陸續到來的也大體如是。

1887年至1891年,夏威夷在美歐白人與女王之間出現嚴重憲法危機,無論憲法的訂或修,華人均被排除在外。1886年美國頒布排華法案,華人在夏威夷的處境更是每況愈下(與華工在加拿大修鐵路的故事有許多相同之處)。

時至今日,島上的華人較19世紀初僅增加了一倍左右,而同期白人增加了15倍,日本人增加更是多達百倍。這個雖不是自古以來”卻很有可能增加人口份額的珍珠群島,就這樣與華人失之交臂,叫人扼腕不已。

徜徉在唐人街,看著孫中山形單影隻的銅像(下圖),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湧上心頭。那個時代,日本實施明治維新,打開國門擁抱西方,開啟民智與世界交流。如今,大和民族無論在傳統的傳承,還是現代性人格的塑造,無不將亞洲國家遠遠拋諸於後。同樣,日本人在夏威夷的發展,遙遙領先於其他除白人外的外來民族,這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愛島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如斯' 的評論 : 華人漂洋過海,去到世界各大洲,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生存和發展故事。然人數增加,時間拖長,但更大的地盤沒有拓展出來,更大的文化影響力也沒發揮出來,這也是事實。本文僅是就所見所聞和感想寫出來,同時也希望拋磚引玉,激起共鳴或異議。
愛島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Yuan17' 的評論 : 掙錢當然很好。但如果還能掙到錢以外的東西,如土地、文化影響力等,則更好。
Yu-Yuan17 回複 悄悄話 來賺錢又怎樣呢?尼泊爾和菲律賓不也是把國人發到國外去賺錢嗎?
如斯 回複 悄悄話 “他們是合同工,來這裏隻是為賺錢,然後帶著錢回鄉。” ----
在西岸也讀到過同樣的評論,“來這裏隻是為賺錢”。當年華裔和日裔同為從亞洲來的勞工,呈現的社會形象截然不同。本地的中學課本裏就有分析當年沒有排日法案的原因(在聲討排華案的同時)。

記得幾年前印度總理訪美,在休斯頓體育館(?)與印度裔集會見麵。印度總理說,你們移民了,要愛美國。近幾日大家受蘇納克當上英國首相的刺激,在文城裏分析印裔成功的原因。看了一些,沒有見到人討論華裔的移民態度。而我個人以為,移民態度起決定性作用。我們不要拿別人當傻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