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遊記之
再識夏威夷人
要認識現代的夏威夷人,還要沿著卡美哈美哈大帝的足跡繼續探究。(下圖:大帝位於檀香山伊歐拉尼皇宮外的塑像)然而,最終決定將帝國中心遷於檀香山的,是卡氏第三代君王(下圖:卡米哈米哈三世)或許是身為海洋民族,天生就有不排斥藍色文明的基因,亦或許是受老國王敢於向國外購買武器從而血腥統一全群島的啟發,卡米哈米哈三世不僅不懼外來影響,而且,允許傳教士上島傳教,建立學校,並出版夏威夷語的《聖經》,更下令保護宗教自由。這些舉措迅速縮短了夏島國與西方國家的距離。1840年由卡氏三世主導,夏威夷建立了君主立憲製政體。有意思的是,自1779卡氏一世稱帝,二世謂子承父業,之後80年間,皇權便在兄弟叔侄之間更替到五世,結果還是因無子嗣繼承而告皇權終結。看來小國不僅寡民,小國也寡王啊!
早在1782年王國便頒布了史上第一部憲法,殊不知該憲法在不到百年後即發揮重大作用,立法機構於1872年依據憲法選出了卡氏家族之後的首位國王。
剛過去了20年後,非常親美的國王卡拉考阿在訪美時去世,她的妹妹莉莉烏歐卡拉尼繼位,此時為1892年。(下圖)
新上任的女王試圖通過修憲來加固權力,觸動了各方利益,結果引發了憲法危機,美國因此乘虛而入(另文),執政未滿三年的女王宣告放棄王位。此時是1895年1月。上圖:令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王位
1845年檀香山成為首都。1882年伊歐拉尼宮建成。(下圖為宮內一景)
參觀伊歐拉尼皇宮時,解說詞裏一句話,像一根針一樣紮進我的耳朵裏:1887年,在俗稱“刺刀憲法”的修憲過程中,當時數量龐大的在夏華人被排除在外。
這讓我想起檀香山這個名字,想起早些時候在機場拍的一張照片,想起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邊那幅著名油畫《最後一顆釘》。怎麽啦!華人又躺槍???
下圖:照片裏的文字——1852年,第一批甘蔗農場合同工抵達。(照片左上的文字:1806年,根據記錄第一批日本人到達夏威夷。)
兩者相差還不到半個世紀。然而,別小看這個字麵描述的差異;如今,華人和日本人在夏威夷的狀況,似有天淵之別。
何以至此?我有些興奮,這不硬生生給機會我增加對此項重要“發現”的再發現嗎!
限於篇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