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狗說人(1)

(2022-12-23 23:28:04) 下一個

 

談狗說人(1)

——說說狗是狗非

(寫在前麵的話:博主育有一隻小母狗,名叫乖乖。此係列博文,寫的就是在養育她並觀察她養育她的寶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在動物中,狗,應該是人類最多話題、最有意思的動物;不僅如此,還有一個現象是其他動物望塵莫及莫及的,這就是無論事情的好壞都拿狗來說事。

      首先說好的。“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的說法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事實上,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不僅大量人士家裏養狗,以狗為伴,而且,狗還被訓練成警犬、獵犬、護衛犬、導盲犬、雪橇犬等特種犬種,解決了許多棘手的難題,成為人類的幫手和合作夥伴。狗甚至能通人性,知道人的所欲所為。傳說狗的這種特性來自遠古時代與“人”的淵源,當時的猿猴將失去母親的狗娃收養,哺其乳汁,交其“人”性,遂使得狗與人類結下不解之緣,練就了“狗不嫌家貧”的與“兒不嫌母醜”媲美的重要品德。

      再說不好的。很多人,包括很有文化的人,愛用狗來說事,形成了許多用於罵人或形容不好食物的詞語、成語或短語。如:

      形容不怎麽樣的人:狗官、走狗、狗腿子、狗男女、人模狗樣、狗頭軍師,等等。

      形容卑劣的人及其行為:狗咬狗、狐朋狗黨、豬狗不如、狗膽包天、狗苟蠅營、狼心狗肺、狗盜鼠竊、狗眼看人低,等等。

      形容情急之下的行為:狗急跳牆、狗仗人勢,等等。

     形容造假或敗筆:狗皮膏藥、狗尾續貂、狗屁不通、狗嘴裏吐不出象牙,等等。

     還有諸如狗血噴頭、痛打落水狗、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關起門來打狗,等等。

     既然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為什麽人們還是愛用狗來比喻諸多不好的人或不好的事呢?反過來,大凡被形容為狗的人們,為何都覺得是蒙受了奇恥大辱而奮起反擊呢?

      竊以為,大致有以下三方麵的原因。

      首先是中國人的好吃,沒有不吃的動物。在中國素有吃狗肉之風,謂之強補禦寒,如:兔死狗烹、“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甚至隻要佛主心中留而不惜“狗肉穿腸過”;還有新聞報道,某城對狗殺無赦,要打造無狗之城。等等。

      其次,將人看成是“最寶貴”的生物而視其他動物可有可無,這種“唯人獨尊”的自大觀念,致使人類不尊重其他生命,即便養狗也是視其為寵物,而不是看作人類的朋友,與其友好相處而形成尊重狗的文化。

      最後,是以訛傳訛,謬用濫用一些以狗為比照的說法。如,《荀子·榮辱》中有“乳彘不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不若也。”這裏顯然是肯定了狗而批評了人,而並非用狗來貶損人。後來的結果卻讓狗很受傷,似乎狗非常差勁,常用來比喻惡人壞事。如郭沫若在《南冠草》中,夏完淳斥責貪生怕死、賣身求榮的洪承疇時有這樣的台詞,“你這狗彘不若的萬惡敗類,你在千秋青史上是要永遠受著萬代唾罵的啊”。試想,萬代遭罵之人,怎能和“人類永遠的朋友”相提並論呢?大學者尚有其誤,何況常人?

用濫用還有一種,就是以惡製惡,以辱諷辱。最近北大的孔姓教授將(部分)香港人罵為狗就是一例。若以上分析能夠成立,則罵人為狗者就真是不如狗了。看看人類自身——吃裏扒外、見異思遷、賣身求榮、貪得無厭,這些都算輕的;男人看見妻子生了女兒扭頭就跑、女人為能生男孩而通過技術手段奪掉胎中女嬰的生命、殺父弑母、人吃人,這些雖非常態但也絕非個別。然卻聞所未聞狗有同樣的行徑。如此的人間敗類,怎能和忠誠的狗、不嫌家貧的狗、惜子如命的狗相提並論呢?這不是抬舉他們了嗎?

可見,將批評、斥責、辱罵的對象(人或事)比作狗,要麽是不了解狗,要麽是以訛傳訛,要麽就是心底陰暗麵的發泄——“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細心的人隻要願意觀察和思考,就不難發現,用狗來形容好的人、好的事或許會相對貼切,君不見一出描寫真人真狗的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曆久而居排名榜榜首不衰。形容壞的人或事物,就很不恰當。比如,“狗官”,如今中國的貪官,知法犯法、監守自盜、貪得無厭、腐化墮落,對國家對百姓不忠不義。這樣的人,身上哪一點像狗?如何可以用狗來“美化”他們?如何可以任用這些惡劣形象,來毀壞狗的萬世英名?(待續)

自學成才的狗媽媽“乖乖”(很快就要生產了,她對著狗狗分娩的視頻看的聚精會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愛島翁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是的。敬請繼續關注乖乖如何相親並繼而成為母親的故事。謝謝!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以前吃不飽飯 不把狗狗當寵物。現在狗狗都當娃養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