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無言

講述在美華人醫生的故事
正文

醫路心語(73)冠脈夾層

(2025-08-22 19:59:42) 下一個

醫路心語,一位美國華人心髒科醫生的行醫筆記

73. 冠脈夾層

周六開始一周的醫院值班任務。平時看門診,每四周一周醫院值班,周而複始,這就是一個心髒科醫生的生活。

周六一早去看一個病人。40歲白人男子,退伍軍人,既往體健,周五傍晚胸痛入院。周五下午他被老婆要求去機場接人,最近有很多焦慮,一周前還一個人來回開過2000英裏的長途,周五喝了兩罐能量飲料,在停車場等飛機的時候和老婆在電話上大吵了一架,隨後突發胸痛來急診。在急診室,心電圖有缺血變化,心肌酶譜明顯增高,按照非ST抬高心梗處理。床邊心超顯示心功能正常。

40歲的男性,沒有既往史,沒有心血管風險因素,突發心梗很罕見。與病人交代病情,需要做冠脈照影檢查,看看心髒的冠狀動脈出了什麽問題?是不是有斑塊?是不是有梗阻?病人很理解。冠脈照影結果是冠狀動脈前降支中段發生冠脈夾層(SCAD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就是心髒冠狀血管壁上形成撕裂血腫從而減緩了血流到達心肌,導致胸痛心肌缺血等症狀,嚴重時可以猝死。

冠脈夾層(SCAD)常見於40歲至50歲女性,也可以發生在男性。此類患者通常沒有心髒病的常見風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病變中沒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特有的斑塊形成,因此,冠脈夾層不屬於冠心病。

導致冠脈夾層(SCAD)的因素一般是,女性,妊娠分娩,服用避孕藥物,結締組織病,非法毒品藥物使用等等。我們臨床上常見的病例往往是,一個3,40歲的女性分娩後突發胸痛,心電圖和實驗室檢查和急性心梗類似,冠脈照影發現是冠脈夾層。

冠脈夾層的治療,以保守藥物治療有主,大多時候此病症會自行愈合。在血管完全梗阻的情況下,需要做支架甚至搭橋手術。

上麵病例中的男子是在疲勞焦慮緊張的情況下突發冠脈夾層病症,而且兩罐能量飲料中的咖啡因或許也起到某些觸發作用。與病人講解了病程的發生和發展,他釋懷很多,今天出院,要求他繼續在退伍軍人醫院VA複診。

之前的科普中談到過,焦慮激動也會引發“應激性心肌病”,看來心情舒暢是多麽的重要。

心髒科醫生不僅要懂心髒,很多時候也是一個心理調理師。

(更多醫學科普知識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二診療意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iaog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高醫生的科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