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年談政治

(2023-01-04 10:16:20) 下一個

新年談政治

使女

 

      在基督信仰團體裏是否可以談政治?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基督信徒。有時覺得非談不可,有時又後悔談了政治。良心和愛心常常驅使我們談政治,害怕亮出自己的觀點而受到孤立又會讓我們後悔談了政治。新年伊始,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我們的對此事的態度?

      對政治的定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政治一詞是日文的中文翻譯,來自孫中山。他認為“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 他賦予政治三個意義:“一個是國政,就是政府中所行的國家大事;一個是黨爭,就是政黨中彼此所用的詭謀;一個是說是非,就是像以前所舉的家庭是非之例。” 孫中山的這個定義被大多數中國人接受。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政治的感受多是負麵。它使我們理解了為什麽在信仰團體裏談政治往往成為禁忌,談政治的人常常成為眾矢之的,他們時不時地會感到無形的人際壓力。然而,這種潛規則和基督信仰背道而馳。

      從政治中超脫出來不等於不談政治。有些人用兩個例子來證明耶穌本人不談政治。第一,當有人讓他來幫助協調分配財產時,耶穌明確拒絕並告訴那人他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來為這種事當判官的。第二,當一位母親要求耶穌在為王之後讓他的兩個兒子成為耶穌的左右重臣時,耶穌直白說這不是他能決定的。這些人說,分配財產和委以重任都是政治,主都沒有判斷。這足以證明主不喜歡政治,不談政治。其實這種認識是一種誤解。主耶穌在這裏不是不談政治,而是要我們從政治中超脫出來。我們的主不要我們被政治綁架,把我們的生命浪費在這些占有欲滿滿的事情上。

     耶穌本人一生都在大談政治。他動不動就把法利賽人提溜出來,駁斥他們的口是心非、陰險狡詐和自以為是。說他們把重擔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卻不願意動一個手指頭;說他們自稱是信仰之父的後代卻做著屠殺先知的勾當;說他們是盲人領盲人會一起掉入陷阱。更厲害的是,當主耶穌到達聖殿發現那裏到處都是金錢交易時,他掀翻桌子,揮動鞭子,驅趕用於祭祀的各種動物,還大聲指責神職人員把天父的居所變成了匪窩!我們的主耶穌從來不回避政治。他從來都立場清晰,態度明朗。主是政治的主,主的政治就是愛和公義。

     基督信仰賦予我們明辨是非的責任。比如實行了五十年的墮胎法就是對生命的殘害;比如性別光譜化就是對人性罪惡的妥協;比如種族批判理論就是用種族鬥爭代替階級鬥爭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物。我們不可以在這些根本問題上模棱兩可,首鼠兩端。愛和公義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耶穌愛我們,但不愛我們的罪。我們可以幫助墮胎的婦女走出困境,可以尊重每一個LGBTQ,可以和被種族批判理論說服的同事、朋友和平相處,但我們不能同意隨意墮胎,不能為了自己的人際利益而模糊男女區別,更不能迎合種族批判理論,幫助挑起種族仇恨。

    基督信徒應該“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有人曾經問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如何預備主日講道。他回答說,了解當今政治對他的講道準備非常重要。他鼓勵後輩的神學家們用《聖經》來觀察和判斷時事。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裏,大到國際關係,小到學區委員的人選,都會對我們有所影響。我們的信仰不是一個人的信仰,而是一個團體的信仰。團體是人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我們如何能隻談信仰,不談政治呢?

    2023年,身處政治的我們,作為耶穌的追隨者,希望能借著主的勇氣直麵政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ary_亮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孫燕' 的評論 : "我們都生活在政治的漩渦中,回避就是逃避,關心政治就是關心我們的生活。"說得太好了!
ahniu 回複 悄悄話
孫燕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每一個人都自覺的和不自覺地被時代的浪潮裹卷著向前奔跑。
自覺著看清形勢可能少和幾口水。不自覺著可能被卷走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我們都生活在政治的漩渦中,回避就是逃避,關心政治就是關心我們的生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