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時間共舞

(2022-11-28 22:20:38) 下一個

與時間共舞

使女

        將臨期是有基督信仰的人為慶祝聖誕做準備的時期。他們要在這四個多星期的時間裏一邊準備自己的身心,一邊等候主來到這個世界道成肉身。今年將臨期最長,從十一月二十七日周日到十二月二十四日周六,差一天整整五個星期。多少年能有這麽一次,我懶得算也算不好,反正想想都挺難再碰到一次的。有趣的是,這麽長的降臨期仿佛正是為我們所處的急劇變化著的世界所準備的。

        多年的教育生涯讓我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大小學生。其中大多數都是“急性子”,要的東西馬上就想得到。年幼的孩子要玩一樣玩具,如果別的孩子正在玩兒,這個孩子往往會不耐煩,或抱怨,或開口要,甚至直接過去搶。大點兒的孩子中那些反應慢一些的往往受到催迫或冷落。成人學生中也常常能看到那些受到一點兒挫折就失去學習興趣的。未成年人的“急性子”大家似乎沒什麽不可原諒的,而成年人的“急性子”就有點兒讓周圍的人甚至本人覺得不太舒服了。

        人的性子有快慢,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我要說的不是這個。我要說的是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對耐心的認識。興許有人會說,說跑了吧!彈琴、繪畫、學語言等等,哪個不是對耐心的培養?我同意,但我說的不是培養而是認識。

        耐心是對時間的認識和信任。如果我們把時間當敵人,認為時間會做出對我們不利的事,我們就會變得匆忙、焦慮。“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夜長夢多”、“事不宜遲”把我們對時間的懷疑和敵意描述得淋漓盡致。可如果我們把時間當作朋友,相信它總是會幫助我們得到最好的結果,我們就會變得從容不迫、隨遇而安、氣定神閑。

         我們是否信任時間不僅影響到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更影響到世界的走向。二戰前德國經濟蕭條,凡爾賽條約讓在一戰中戰敗了的德國民生凋敝,更有政府政績寥寥,選舉頻頻卻無法形成多數政府。社會似乎會永遠動蕩,人民似乎會永遠生活在戰敗的陰影裏。人們渴望變革,渴望大變革,渴望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翻轉。於是,希特勒憑著他美麗的諾言和因為符合大眾胃口而獲得的說服力迅速得到德國人的支持,走向權力巔峰。然而與此同時,二戰的種子也正悄悄地生根、發芽。在這裏,我們看見一個民族的“急性子”和這個國家人民的不耐煩。我們看見人民對時間的不信任。試想,如果當時的德國人民能相信時間,相信困難處境不會永遠,從小地方改革,從每個政黨內部開始建設,希特勒的納粹黨還能如此深入人心嗎?

        如今的世界有戰事,有騷亂,有天災,有人禍。我們心裏會萌生出對變化的渴望。就像要玩玩具的小孩子一樣,我們希望馬上得到和平、民主、自由、富強。這種時候對於具有野心的政治人物來說是最好的獲取我們支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用抽象的理念來鼓舞我們,把我們從自己的生活困境中吸引到他們的政治遊戲中,讓我們充當他們的奴仆。但如果我們知道所有這一切終將過去,相信時間會幫助我們認清自己、認清別人、認清周圍的事物,我們就不會有過激的行動。而當我們決定行動時,我們會非常冷靜、堅決、有行動力,因為我們的決定是有時間加持的。

        時間是我們的舞伴。能與之共舞就是人生的藝術。這門藝術的名字叫耐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ary_亮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孫燕' 的評論 : 謝謝鼓勵。現在,我們尤其需要耐心。
孫燕 回複 悄悄話 時間是我們的舞伴。能與之共舞就是人生的藝術。這門藝術的名字叫耐心。
點睛之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