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89)
2008 (32)
2013 (21)
2015 (83)
2016 (117)
2017 (89)
2018 (69)
2022 (53)
在溫暖的城,溫暖的食譜一篇中介紹過曼姐。她是一位因文結識的網友,因為喜歡我的文,常常在做好吃的東西的時候想起我,然後把家傳手藝用悄悄話寫給我。
一些網友提出希望看見美食圖,我把這個意見轉告了曼姐。開始曼姐說不知道怎麽傳圖。我略一解釋,聰明的曼姐即刻學會。從此,曼姐的食譜都是圖文並茂,更加容易FOLLOW。
首先上一個我根據曼姐的方子做的蔥油餅。
果然有了秘方就不一樣:)這種做法的蔥油餅層次多,超級香!
迫不急待吃了一片,然後想起來再照一張。哈哈,隻剩三片了。
下麵是曼姐的家傳方子和圖解,好東西跟大家分享。
蔥油餅:
昨天做了蔥油餅分享如下:
1、先準備蔥油,蔥花切好,油燒熱放入蔥花,加入適量鹽和花椒粉調味,喜歡帶肉香的還可加入孜然粉或十三香。
2、溫水和麵比餃子麵軟些,醒十分鍾,手沾油揉麵,再醒,再揉光滑,再醒。
3、將醒好的麵分成一個餅的大小,擀加抻成長方形,長邊等分切三,四刀,深度為1/3寬邊,長邊的另外一側也同樣切三,四刀。
4、折疊開始,先從長邊一頭開始見圖,每次都要抻的一樣大,切四刀的層多
5、先按壓,再擀成餅
6、烙餅時先不放油,等到餅有點起了放油少許一轉餅立即起很多. 這是我外婆的小竅門。
*如果想烙京東肉餅那就把和好的肉餡塗上,做法一個樣,但是別切三刀了,兩刀六層就可以了。
*烙餅一要小火,二要蓋好蓋子
冬瓜蒸餃的方子上次貼過,因為網友們希望看見圖,曼姐念念不忘,再做時趕緊補上圖,並強調說油要倒在冬瓜上。起鍋時撩上水不僅是皮軟,還好起鍋。燙麵加一點油就光潤。
冬瓜蒸餃:
昨晚吃了冬瓜蒸餃,包的時候想起你,應當傳授給你我的祖傳美食,從我的外祖母那裏學來的:
1、麵:是燙麵,與你包餃子皮麵一樣,不同的是一半量的水是開水,另一個不同加入少許油,這樣的麵缺少筋性,比餃子皮略大擀成皮大了約一cm直徑,厚薄一樣。
2、餡料:少許冬瓜切小粒約3/4cm大小,撒上鹽等10分鍾,用一布擠出來部分汁,這汁用來調肉餡別丟掉。
肉餡,加入少許鹽先擠入冬瓜粒的汁,不足的另外加水打成泥,如加海米則要泡開,加鮮蝦則要切成粒並過油炒香,加蠔油。
將油倒入冬瓜粒上再與打好的肉餡混合,這樣不易出水.
3、開水蒸15分鍾,開啟時手抖涼開水在餃子上,皮不變硬,如果喜歡煎的,就同生煎包,或鍋貼一樣方法,
**:因為湯汁很多,吃的時候要小心一點
除了用冬瓜粒,大白菜粒也是很好的選擇,粒可以略大於冬瓜,約1cm,也要先殺一下水分。吃西瓜時,如果西瓜皮很脆則留下白色部分,撒上鹽放冰箱裏一至二天,切粒可與冬瓜比美,但是西瓜皮不脆就差了。
春餅
包蒸餃剩一點麵就烙了兩張春餅皮,每個麵團約小雞蛋大,按壓扁圖上油將另外一個餅蓋上,再按壓,兩個一起擀,要常常翻麵,要求兩張皮如同一張,平鍋烙,中間就會衝滿氣,一掀開就是兩張春餅皮,
借這個機會告訴你如何自己做春餅皮,麵的和法與做冬瓜餃皮的方法一個樣,做法就如前。
卷什麽吃全憑個人喜愛。北方人,一般,先塗上甜麵醬,放入蔥絲,炒雞蛋,炒粉絲,炒京醬肉絲,炒綠豆芽,炒酸菜(洋人的酸圓白菜絲就好),我女兒也喜歡放入土豆絲,卷成筒狀,我女婿卷入的菜最多。台灣人還防入花生碎肯定香,他們叫潤餅。
隻提醒一個菜,粉絲一定要用細的,冷水泡軟,炒時是用筷子挑起來炒,這樣的炒法粉絲爽一些,不愛坨在一起。
我願做春餅是因為大家可以多吃些菜,你試試,Costco有老墨的半成品餅可以借用,但是沒有自己做的薄,軟。
不過我家做的春餅是蒸出來的,前麵的步驟應該都一樣,後麵的是盡量擀薄,爐子上放蒸鍋和籠屜,每做好一個餅就放在前一個的上麵,中間略微噴點油,蓋回蓋子繼續下一個餅。我想兩種餅的口味/口感各不同,卷上菜都好吃。實在不會做或沒有時間做的,最後的選擇才是老莫的餅。
有緣的讀後感真好。
包餃子的視頻看了,很不錯!
三文魚那個視頻也看了,就是不知道前麵加的到底是什麽,嗬嗬。
我認為《春梅的幸福》揭示的道理就是,平淡是真,平安是福。隻要家人平安咱們就是幸福!
問好水沫,周日快樂!
謝謝啦。
水沫的蔥油餅和曼姐的食譜都很棒!
蔥油餅,蒸餃。。。。還有春餅,都做的好漂亮,真想吃啊!^o^
雖然圓爪不靈活,圓版很捉急,我一定偷,偷偷試試。。; )
水沫,不要誤會,我不是說要偷你的,我是說要偷偷學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