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耶穌睡著的時候
福音: 瑪爾穀 4:35-41
35在當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海到對岸去罷!」
36他們遂離開群眾,就照他在船上的原狀,帶他走了;與他一起的還有別的小船。
37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進船內,以致小船已滿了水。
38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他們叫醒他,給他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嗎?」
39耶穌醒來,叱責了風,並向海說:「不要作聲,平定了罷!」風就停止了,遂大為平靜。
40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
41他們非常驚懼,彼此說:「這人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
在福音中,我們幾乎很難看到耶穌睡著了,畢竟耶穌是那個呼喊著:“醒悟,祈禱,免陷於誘惑”的師傅。這段福音中,卻清晰的指出“耶穌卻在船尾依枕而睡”,這個似乎並不是耶穌的作風。直到船在海上遇到風浪就要喪亡的時候,手忙腳亂的門徒們才意識到去找耶穌來幫忙。當門徒們叫醒耶穌的時候,口吻中卻有一絲絲的抱怨和責怪,“我們要喪亡了,你不管嘛?”這意味著,耶穌應該為他們做點工作來幫忙他們與風浪鬥爭。
多年前,看過一個關於新約故事的電影,其中有一段正好演繹了這段聖經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當風浪席卷耶穌所乘坐的小船時,耶穌被風浪激起的浪花所攪醒,此刻船艙裏已經積滿了很多水。睡眼蒙蒙的耶穌看著手忙腳亂的門徒們在船上忙來忙去的時候,一個門徒發話說,“耶穌,你也做點什麽吧,我們在麵臨著死亡。”其實,他的意思便是要求耶穌跟著他們一起把船艙裏的水清理幹淨,或者幫忙穩住船舵,亦或者幫忙降下船帆,總之他們需要更多的人手,不然他們就真的會被海浪所帶走生命。而耶穌所作的便是,先對天祈禱,然後對著海麵大喊:“停止吧!”然後,海麵風平浪靜,又回到了曾經的安靜,隻留下那些驚呆了的門徒們。
也許,門徒們還不夠清楚耶穌的身份和角色,畢竟能夠讓海浪和風都聽從命令的隻有是神,而他們的師傅卻擁有著這樣的超能力。或許,門徒們並沒有真的準備好去看到耶穌這樣的超能力,雖然耶穌是他們的師傅,但畢竟還是一個人,那個出生在納匝肋木匠的兒子。可盡管如此,耶穌還是毫不猶豫地向他們展示了祂自己的能力,因為他們快要喪亡了。同行的還有其它小船,我想耶穌也不願意看到那些小船上的人們失去生命,畢竟海浪還是很瘋狂的。這也意味著,當我們祈求的時候,也許我們的祈求會讓其他人同樣受益,就像福音中的其它小船減少了風浪的衝擊。可是,耶穌睡著了卻是一個真實的事件。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著“耶穌睡著了”的經驗,比如說,我們的靈修世界裏感應不到耶穌的臨在或者幫助,我們的生命中找不到耶穌的蹤跡而垂頭喪氣,我們的家庭遭受不安和動蕩時卻看不到耶穌的奇跡。總之,耶穌睡著了似乎經常發生在我們的身邊,當我們無能為力需要幫忙的時候,卻發現耶穌在睡覺,那種心情和感受的確讓人無奈。可是,“耶穌真的睡著了嗎?”這是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說這段福音中提到的,最起碼就算耶穌睡著了,祂也是在船上,與門徒們在一條船上。而門徒們的惶恐和不知所措,卻著實讓耶穌感到生氣,“你們的信德在哪裏?”這裏便是值得我們去思考,耶穌提到的信德是什麽?是指,我們應該相信天主會愛我們且不會讓我們失去生命?還是去相信耶穌有能力保存每一個人的生命?或是我們自己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難題和風浪?無論任何種種,麵對波濤洶湧的門徒們,依然將自己的生死放在第一位,不論何種信德都希望自己能夠順利渡過難關。可是,在我們自己的生命中,又如何去喚醒那個沉睡的耶穌呢?
要知道,耶穌睡著了或者沉默並不意味著祂無動於衷,有時候的等待隻是為了給我們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提升我們的信德或者認清自我。換言之,如果我們還沒有用盡全力的時候,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的極限和有限在哪裏,我們也不會清楚的意識到我們的生命隻有在主內才可以安息。耶穌一個人為我們承受了足夠的苦痛,也一個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永生,卻在我們麵對難題時遭受我們的抱怨,那麽我們的信德究竟是什麽?相信耶穌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必須要時刻明確的信息,因為祂直到世界的終結。同時,祈禱和等待是迎接奇跡最好的方式,在感恩中享受耶穌基督的福樂。耶穌總是在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刻出現,或者在我們信心足夠的時候上演祂的奇跡,也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展現祂的愛,隻因為祂是我們的主。
其實,耶穌睡不睡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對祂的信賴是否會沉睡。當我們的依賴出現質疑的時候,當我們無奈而尋求祂幫助時的交托,是否能夠讓我們與我們身後的主耶穌相遇。不抱怨、不奢望,隻願耶穌能夠看到我們的渴望,將我們全部的希望放在耶穌身上,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等待“奇跡”。哪怕奇跡那麽渺茫,我們都不曾忽略耶穌對我們的付出。因為,天父大能的手總是我們強有力的依托,帶我們走出一切的漩渦泥潭,隻為讓正義得到伸張、讓公義和家庭得到圓滿。願將我們的祈禱和奉獻,真實呈現在天主台前,讓祂成為我們最後的保障。
【我不在這裏做任何的答案解析,也不做任何的理性刨析,而是將每一個問題留給自己,讓自己不同時期的信仰經驗和靈修感悟 為自己的疑問畫上一個屬於自己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