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夫妻之道(8)-- 離婚了,都是對方的錯?(從吳瑛的悲劇說起)

(2025-08-01 06:18:42) 下一個

我後知後覺,吳瑛的故事我是最近一周看文學城才知道。饒毅的名字倒是早知曉,但對他的了解隻知一二。好好地閱讀了幾篇文章,有了自己的一點直覺。都說,早知道早幸福,如果早知道,這個悲劇可以避免麽?早知道什麽呢?

網絡上幾乎一邊倒地讚美吳瑛,說,若她不是遭遇饒毅這個渣男,她就可能成為“居裏夫人”。也幾乎一邊倒地暗示,饒毅的人品很糟糕,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吳瑛的資源。

我沒有權利做道德仲裁,卻想說,如果一對夫妻一起生活了 20 年之久,哪怕斷斷續續又複合,其中一定有著它的緣由。如果說,饒毅有問題,那吳瑛也是助長或是默許這個問題的人。這是我做夫妻診療基本的出發點。即,如果夫妻多年婚姻,走到離婚的地步,不可能都是一方的錯。它是長期互動的一個結果,如果當事人或是看客,都是五個指頭對一方,症結就幾乎難以找到。找不到症結,自然也難以開藥方,類似的悲劇會周而複始。

關於饒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內容我就不重複了。我拜讀到了另一篇文章,還是部分印證了我的直覺。說,吳瑛和饒毅其實還是優勢互補的。吳瑛專業和技術過硬,但管理能力薄弱。饒毅的存在,多年彌補了她的實驗室管理的弱項。饒毅雖然精力充沛,長於管理,但他缺乏紮實技術功力去講故事,拿資源。他們早年在一起,過得還是至少外界看來平平穩穩的。後來饒毅出現了大致情感出軌的事情,雙方各奔東西。饒毅在西北拿不到更多資源,萌生歸國之意;而離開饒毅後的吳瑛,也是諸事不順,最後,兩人再次複合。我不以為,他們的複合當真隻是為了孩子。隻可惜饒饒毅歸國之心已萌動,還串夥著吳瑛加盟千人計劃什麽的。

吳瑛最後實驗室的關閉,以及校方執意送她去精神病科,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是有理由相信,這個稻草與饒毅無關。實驗室的管理漏洞和違規,尤其是她女兒可以隨意進入和使用她的實驗室,至少吳瑛要問問自己,規則和規定,當真都是虛無麽?是的,饒毅人品不行,善於搞這些,那吳瑛呢?你為什麽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那篇文章裏還提及,吳瑛和饒毅第一次分開期間,她獨自管理實驗室時,五個博士(後)先後離開,說吳瑛情緒極不穩定,對學生言語打擊,頻繁否定下屬成果。

我這裏不是在訴說吳瑛的過失,而是想說,離婚了,不要都歸為是對方的錯,而是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果離異中,或是離異後的夫妻,都能這麽去思考問題,對自己的未來生活,尤其是對子女的,會有大不同的正向意義。這個爭取未來的篇幅說。

這個案例值得我們反思之處在哪呢?

吳瑛,你如此優秀,這個世界上,難道隻有一個饒毅適合你?當你已經明確感知,你們不是一條路上的人,你敢於離開他麽?如果不敢,為什麽?如果是你缺乏能力管理實驗室,那就承認這一點,再找合作搭檔?或幹脆放棄這份,自己並不擅長的工作?而不是再投饒毅懷抱?

吳瑛,你如此優秀,但你不可能窮所有人之長。而且,但凡如是優秀,是要付出代價的。因為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周七天,一天 24 小時,你用了這麽多在你的專業上,你其他的需求有關注到麽?管理學上有個短板理論,我們人生這桶水,究竟可以承裝多少容升,不是以長板論,需盡可能平衡木桶的各板塊。如果你能給點時間和精力給到你的情感需求,或許,你就能看到饒毅以外,還有更適合你的伴侶。

吳瑛,你如此優秀,如果你為了孩子,或為了其他,但更重要的,應該是為了自己,若不想離開饒毅,那就在他第一次出軌的時候,一起去看心理醫生,共同解決問題。當他決定回中國時,要麽堅定邊界,不讚同,否則隻能分手;或是,兩個人一起離開,同進同出?幾乎沒有哪對夫妻,可以篤定地說,分居兩地不會出問題。人都是需要情感陪伴的,我們不去挑戰人性,分居一定不可以是常態。

……

這些話更是對無數優秀的女性說的。逝者已逝,我們更是要反思自己,繼而更好地活著。指責另一方毫無意義,畢竟,他們還有兩個共同的兒女。無論饒毅如何“渣”,他都是他的兒女永遠的父親。如果吳瑛還活著,我相信,她一定是不希望全員去為她聲討,而是希望她的孩子能一如既往,接納和愛戴他們的父親,而不是,你們隻能愛毫無過失的父母。這倒不是為了饒毅好,卻是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的情感生活,至關重要!

婚姻永遠是冷暖自知的。為吳瑛的悲劇難過,願我們都能更溫暖地與他/她同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Oasisfly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手一位' 的評論 : 可能是我有高要求,我和 Partner是可以互相托付的。
新手一位 回複 悄悄話 婚姻想要長期穩定,相互妥協,降低熱度,提高自娛能力,非常重要。到最後,基本上是開公司的partner啦。
likelovely 回複 悄悄話 這一篇完全同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