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Oasisflyi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親子之道(26)--親愛的你,為什麽會這麽不自信?

(2025-11-20 05:59:21) 下一個

診所來了個成年女性。漂亮而溫柔。她是為她的孩子而來的。但很顯然,她才是那個最需要幫助的那位。

她流著淚同意了。她說,她一直在找心理醫生。因為孩子,她也和一位聊過,但她對他人的目光敏感。像她這種情況,幾乎沒有人會不 JUDGE 她。

每次來,她都是淚流滿麵。我的心在痛。是真的在痛。這麽美的她,這麽溫婉善良的她,這麽人畜無害的她,怎麽會有這麽多“傳奇”的經曆?故事情節,當真是任何作家,或都難以想象。

她和我訴說,她想要的生活。非常實在,一點都不飄渺。她有錢,自然,都是愛她的人給她的,但她要的不是錢,自始自終。但愛她的人,可以給她的愛,就是錢。

是的,我是真聽、真看、真感受的人。不要告訴我,你太輕信他人,這不是我。我信任的是我自己,我說過,我的真聽、真看、真感受,很少會辜負我。這是個美好的女人,或許,在他人眼裏不是這樣,因為,她沒有過著世俗的日子,甚至反世俗。是的,一切都是她選擇的結果,甚至不是自主選擇的結果。我能理解世人對她的觀感,但我告訴她,這不是我的觀感。你是一個三觀很正的人,隻可惜,你的確又在過著,和自己三觀,甚至背道而馳的生活。你自然是需要心理醫生的,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盡情的傾訴自己。

我說,你有著可貴的品質,第一次見麵,就傾心相告。這在華語這個圈子,不多見。她說,我信任美國。這裏的心理醫生,會遵守他們的操守。她還說,你給我的感受,就是心理醫生該有的樣子。溫暖、可信。

她有一肚子的故事,更是一肚子的委屈。我估計,需要相當一段時間,被聽見、被看見。正如我有些客戶,滿腔的憤怒,隻要我耐心地聽著,甚至不去插話,等她發泄完,傾訴完,她就好了一大半。

聽她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她如是美好,為何又如是不自信?所幸,她生命中的男性,都算是有情有義的。除了給不了的名分,其他什麽都給。因為她美好得令人不忍心傷害。

她哭啊,哭啊,哭啊,我的心也都被她哭碎了。我什麽都沒有說,就是這麽聽著。腦海中不斷有一個聲音在反複出現,親愛的你,為何這麽的不自信?

問起過往,她說,雖然她長相嬌美,但她是她的那個家族,或是圈子裏,最普通一位。她從小周圍都是美人,無論是家裏的表親,或是自己的玩伴,個個都漂亮,關鍵是,個個都出類拔萃。

她沒有上大學,但上了比較好的職專,也去了當地很有名的外資企業。她所接觸到的,都是比她厲害得多的人。在他們麵前,她從來沒有自信,卻又從來被他們追捧。她就這般,非常不真實地,一路經曆著….

人到中年,我基本不再可能,從原生家庭那裏,去治愈她的創傷。但我自然是非常清晰地看到了,她為什麽會有如今的一切。她的父母是絕對絕對需要反思的。不僅是她的父母,我們為人父母都是一樣,我們的孩子是否被我們看見?肯定?接納?正如我諸多的青春期的客戶,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他們的不自信,雖然和他們天性中的敏感有關係,但更多的原因,是父母養育他們的方式。

是的,對孩子多說 YES, 少說NO,尤其是敏感的孩子。不要擔心會寵壞孩子。當然,邊界和規則也是需要的,但也無需談及色變。要多肯定孩子,不要把孩子和他人比較,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天生我才比有用!

父母若是過於擔憂,需要自己去看心理醫生,為什麽,你會有那麽多恐懼和擔心?而不是去,高要求,高控製我們的青春期孩子。這樣,低認知低認同,乃至低價值感,會陪伴他們終身。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