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假期有時間,影視人生有同學推薦燦爛的風和海,去貓一眼,原來拍的是澳門。
我在澳門工作過三年半。燦爛的風和海,將我帶回往昔歲月。闊別近二十年,澳門似乎還是老樣子。大三巴、黑沙環、博物館、十月初五街、崗頂前地.
是的,澳門的生活節奏是慢的,工作相對也是。工作關係,澳門香港我都呆過,我也是更喜歡澳門,雖然效率上,和香港沒得比。澳門的人大多都很淳樸,也蠻重情。澳門的東西也很好吃,比如豬扒包,比如蛋撻,比如葡國菜。還有她的芒果露什麽的。不敢說我吃過她的大街小巷,但有名的我都光顧過。還有就是她的書店,大三巴四周的小巷子四通八達,很多小店都去過。高大上的也去過,集團老板的家就在海那邊的豪宅巷邊。他宴請達貴的方式就是舉辦家宴,我僅是工作人員而已。
因為澳門,我接觸到公益。我的兩位同事,一位還曾是我的下屬,創辦了兩家資深公益機構。我曾經跟隨著他們,深入內地的公益項目。當地人告訴我,澳門的公益機構和其他的不同,他們不是做一次兩次,一做就是十年。當真改變了當地的人們的思維方式,說,陌生人都會堅持來關心他們的孩子和家庭,他們本地人更該自助互助。因為他們,我後來也回到內地,成為某公益機構創始人。一切偶然,一切也必然。很多時候,你不是被某個人,某個地方,或某個文化洗腦,而是,這個人,這個地方,或是這個文化,更是呼應了你的內心。如同美國,我以為,我上輩子就是屬於這裏的。而中國,我雖然心裏還有她,但這輩子注定,會和她漸行漸遠。
一樣漸行漸遠的,是女強人或精英人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導演李漠作品始終的主題?最近看了他的兩部作品,除了燦爛的風和海,另一部是裝腔啟示錄。談不上多喜歡,但中心思想我是認同的,即,對精英人群那種超卷生活的反思。
我其實是個半學渣,機緣巧合,也曾經貼近那樣一種生活,即,一個月能出差20個城市,幾乎不著家,差不多全國各地省府最好的酒店都住過。所有的錢都花在裝扮上,希望讓知性的外表更上一層樓。不過,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我了。
我的先生一直比我接地氣。但我的改變不是外力,不是他,而是自我的覺醒和領悟。正因為自己也有過黑曆史,所以很是理解年輕同學的撲騰生活。包括養育孩子方麵,我也曾經卷過,但我有著很強的反思能力,尤其是來美國以後。不誇張地說,小兒高中四年,我幾乎沒有操過什麽心。不是他一切都好喲,而是,我需要給他犯錯的機會,繼而領悟自己真正要什麽。
不錯的影片,不錯的風情。回顧過往,我更加珍惜如今的日子。卻也知道,沒有過往,沒有如今。接納生命一切的給予,並珍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