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夫妻之道(18)愛情,信則有,不信則無

(2025-08-15 05:42:46) 下一個

我是喜歡觀察生活的。我的人生閱曆/素材,的確如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外加看無數文藝作品。我渴望了解人性,我渴望通過我的感知,去真聽、真看、真感受這個世界。

今天說什麽?說愛情。我肯定是相信愛情的,雖然我也遭遇過失敗。其實,也不能說是失敗,就是相愛容易相處難。抑或是,年幼的我,對愛的理解還是膚淺。可盡管如此,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我那曾經轟動校園的愛情。哪怕後來成了笑話,即,我們沒能善始善終。我還因此有了一個年幼的孩子,生活也因此,幾經蹉跎,故事可以寫幾籮筐。

可盡管如此,我還是相信愛情。其實,我更相信的是自己,當初是因為愛,走入這段感情的,與其他一切都無關。因為是愛,所以無悔自己的歲月,更不會因為最後失去了愛,就去傷害曾經自己愛過的人。愛中有無痛?肯定會有啊,怕痛就別去愛。不能因為有了痛,就否定這份愛;如果否定了,其實更是否定了自己的曾經。感情的事情更是在當下,是無法回頭看的。

就好比診療中,有十年 Homeschooling 孩子的母親,因為孩子後來的一些選項,比如,LGBTQ,就認定自己是失敗的媽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讓她明白,她是一位相當好的母親,但我們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們都需要成長。愛情也是如此,不能因為愛情到了最後是失敗,就無限地否定自己,當初的真實感受,繼而不再信任愛。

我愛看劇,也因此“結緣”了一些藝人。比如,陳喬恩,比如,張馨予。我對藝人私生活沒有好奇心,所以,很長時間以來,我不是很了解這兩位藝人。就知道,似乎媒體對她們不是很友好,說她們的私生活這個那個。機緣巧合,我看到張馨予的愛情故事。她結婚的時候,配文一段很感性的文字,說,我是個任性的人,這一路跌跌撞撞的走來,發現人生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曾經想過,如果我要嫁人了,一定不是因為年紀到了,更不是因為彼此條件適合,隻有一個原因:嫁給他,嫁給愛情!

這段文字很動人,也讓我知曉這位姑娘的性情。就是,相信愛情,活真實的自己。同樣性情的是陳喬恩,她在 差不多 40 歲的年紀,在一檔戀愛綜藝裏,愛上了一位年輕於她的素人。她是一位很有智慧和個性的女子,敢於信任自己的真聽、真看、真感受。她的結局也很美好。除了性情,更多的是她的信念,即,我要嫁給愛情。

是的,很多說要嫁給愛情的人,最終並未走到走後,但這不是相信愛情的錯。正如同那位十年 homeschooling 孩子的媽媽,這不是 媽媽陪伴的錯。還有一些全職媽媽的悲劇,那也不是全職媽媽的錯。如果我們因為曾經的錯誤,就輕易地否定她,說明我們心中,並沒有真正的內核,即,不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麽。

那天,我的幼年客戶參加親戚婚禮歸來,我問她有無想過,未來自己的婚禮?這個剛剛才 7 歲的孩子,說,她不相信男人。我和孩子的母親說,你都幹了什麽呀。當然,我能說出這些,一定是我們都有了很好很信任的關係。短短幾次診療,這個孩子就轉換了過來,因為年紀小麽。而她的媽媽,怕是需要漫長的時光了,我會慢慢來。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渴望愛情的。最終未能得到,一定不是他人的原因。還是那句話,抑或家族傳承,即,家族裏發生的故事,自小如我的客戶被教導,不要相信愛情。抑或青春期失去二次機會,完成自己的身份認證,即,青春期的時候,父母始終全方位伴其左右,無法自由做自己,去發現和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結果人生更多的,不是活在家族陰影裏,便是,活在他人的眼光或話語裏。

問自己,想要愛情嗎?如果想要,首先自然得去信任她。她是真實存在的,請去真聽、真看、真感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