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經濟學的書,裏麵說:technological progress was sometimes skill-biased, at other time unskill-biased. 20 世紀後半期以來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對於就業和收入至關重要。但是從更長遠的曆史來看並不是一直這樣的。19世紀工業革命發生著名的反技術運動是有skilled-labor 發起的。原因是機器被發明以前,很多工作需要高技能的人才能做。機器發明以後,工作變得容易,童工就可以做。
現在的人工智能也讓很多工作變的容易。比如說data analytics, programming, 這些曾經大熱的專業,因為AI 很可能變的不再那麽熱門。
我自己是一個努力勤奮的讀書人。可是我讀書的動力來源於生活的壓力。因為我手無縛雞之力,不讀書沒有別的活路,生活的壓力也隻讓我關注怎樣才能謀生,而不是怎樣才能幸福地生活。我努力了半輩子以後,希望自己的孩子將能能夠靠天賦生活,而不是勤奮,利用自己的熱情和對理想的追求為社會創造財富,而不是痛苦地把自己錘煉成社會需要的人,
現在不一樣了,我預言將來娛樂業會有大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娛樂業幾百年來一直在擴張,增長,人們隻要想法子讓自己高興,然後把這種幸福輻射給別人就可以謀生。不用逼著孩子好好念書上學了,會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