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閨蜜忙得幾乎失去蹤影,她與合唱團的朋友們緊鑼密鼓地籌備一場盛宴,一場江、河、湖、海,磅礡大氣的音樂饗宴。

剛從夏令時間調回標準時間,天早早的就黑了,氣溫也持續下降中,一地落葉,處處顯出秋天的蕭索。進入會場,完全是另一種景象,歡聲笑語暖融融的,還有仙女們輕靈靈的招呼親朋好友入場。我從陰冷處進來一身重裝裹的嚴嚴實實,合唱團的女士們一襲白紗禮服,每個都水靈靈的,可不就像仙女嗎?
我纏著閨蜜照相,幫忙照相的先生瞧著我和閨蜜的對比,他不知該怎麽形容,最後隻得對著閨蜜說:你這個朋友營養很好啊!
唉,幸虧我皮糙肉厚早習慣啦。
我翻著節目單,看見好幾首熟悉的曲目,益發期待開場。也明白了為什麽音樂會是《江河湖海》與《渤海春潮》。前半場的曲目包括:《春江花月夜》,《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江東去》,《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貝加爾湖畔》,和《藍色愛情海》。
後半場的《渤海春潮》,據介紹是作曲家李華典先生為慶祝天津建城615周年所創的大型合唱組曲。

這一次閨蜜在台上,不能像上次她帶我去聽戲,坐我身旁一邊解說一邊指出細微處的不同,幫助我提升了對戲曲的欣賞。這一次,我就隻能是看熱鬧了。盡管如此,這些仙女與紳士們的演唱,也能讓我閉上眼睛感受潮水的衝擊。
音樂會後閨蜜幫我補課,她說指揮是合唱整體呈現的靈魂,多聲部旋律的融合,強弱的烘托,音節的起承轉合與呼吸吐納,都是指揮對樂曲的演譯。練習時,指揮還能在幾十個聲音中聽出來誰落拍、誰搶拍,或者是誰不在調子上。
這一番論述,我聽得懵懵懂懂,隻得了一個結論,音樂家的天賦是我這凡人不能企及的。
讓我敬佩的是,這些合唱團的成員們,除了指揮,鋼琴伴奏和幾位領唱員是專業人士,其他人和閨蜜一樣,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因為熱愛音樂,在業餘時間鑽研樂曲和唱歌的技巧。隻幾個月的時間,就把《渤海春潮》這樣艱難的合唱組曲搬上舞台,用歌聲帶領台下觀眾在江河湖海的春潮湧動中,度過一個特別的夜晚。
兩個小時的演唱結束後,他們仍然神采奕奕,我看的羨慕不已。纏著閨蜜,讓她以後帶我一起玩,雖然我不會唱歌,但是我可以打雜。閨蜜大方的答應了,她說:好,下次找你來幫忙搬東西,給你買兩個大包子吃。
還有大包子吃,我當然不能錯過啦。

”她說指揮是合唱整體呈現的靈魂,多聲部旋律的融合,強弱的烘托,音節的起承轉合與呼吸吐納,都是指揮對樂曲的演譯。練習時,指揮還能在幾十個聲音中聽出來誰落拍、誰搶拍,或者是誰不在調子上。“,哈哈哈,我就是那個經常有點搶拍的,教會唱詩班,原以為自己的聲音好聽,其實合唱完全是為了大家的“合一”,誰聲音突出,就可能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