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術館的路上,奶茶妹突然問道:小時候,為什麽送我去美術館學畫畫?
我脫口而出:學畫畫隻是借口,我根本不在乎你和弟弟在兒童班學了什麽,我隻想輕鬆自在逛美術館。
奶茶妹看我的表情一言難盡,她還想說什麽,我趕緊反擊:你和弟弟天天爬籬笆去格林家,找他家的姐弟玩,我以為你們玩啥呢,結果你們是去蹭他家的有線電視(Cable TV)。
奶茶妹今天是不肯罷休了,她回道:那還不是因為你不肯裝有線電視,我和弟弟都不知道朋友們看的熱門電視劇,每次他們討論的熱火朝天,我們在一邊一點也插不上話。
嘿嘿,我怎麽忘了。
我當年對電視劇的parents control 非常原始,就是不裝有線電視,小孩除了接受公共電視PBS或爸媽買的VHS、DVD,沒有其他選擇。記得他們還很小的時候最常看的有一係列關於恐龍的動畫片《The Land Before Time》,是質量很好的一個係列,姐弟兩反覆看了許多次。
奶茶妹第一天上幼兒園,就成了老師的小跟班。那是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蒙特梭利的一個重要概念是讓不同年齡的小孩一起學習,就好像家裏的兄弟姐妹一樣。這個觀念在我有了老二之後特別能理解,弟弟模仿姐姐,從翻身、爬行、坐正到走路,每一個裏程似乎都比老大快一些。當奶茶妹開始上幼兒園,她是班裏年齡最小的,她從蘿拉哪裏養成了對身邊大人的信任,所以她直覺地依賴老師。
當我下班後去接她,老師拉著我,很興奮的說:我當了十幾年的幼教師,還沒有碰過一個學生第一天就問我,知不知道恐龍是怎麽絕跡的?沒等我回答,你女兒就告訴我,是因為隕石(astroids)。
看老師那麽興奮,我沒好意思戳穿她的美夢,以為自己撿了一個天才兒童。其實奶茶妹隻是恐龍動畫片看多了。
後來不管奶茶妹做什麽,老師總是帶著玫瑰色的眼光看著她,讚賞不已。
難怪都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又有一次,老師拿著一張奶茶妹畫的「星空」,獻寶式的跟我說:你知道你女兒是怎麽跟我解釋宇宙星係的產生?
老師根本不等我反應,接著又說:是天外飛來一拳,打在宇宙身上,宇宙就吐出許多星星來。
這我就有點意外了。奶茶妹從哪學來的?
蒙特梭利的教學強調動手,利用串珠子教小孩學乘法。例如2×1,把兩個珠子串成一串,2×1隻需要一串,有兩個;2×2,是兩串,總共四個。依此類推。
老師設計了一本小冊子,讓小孩把算出來的數填上去。
第一頁是
1×1=
1×2=
…
1×12=
第二頁是
2×1=
2×2=
…
2×12=
依序,最後一頁就是
12×1=
12×2=
…
12×12=
兔崽子的速度總是特別快,用別人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完成了,然後開始玩自己喜歡的玩具。老師心裏納悶,下一次就特別注意兔崽子是怎麽做到的。
然後就是下班時候,抓著我抱怨,你兒子逼得我,把用了十幾年的教學方案改了。
原來兔崽子看出了小冊子的蹊蹺,基本上就是這麽一個表格。
所以他算一次,豎的橫的都可以填,當然隻用了不到一半的時間。
老師後來一直對這兩個小孩念念不忘,每年都會寫卡片寒暄幾句。
兔崽子自己也非常感歎,他五歲的時候就已經爬上了人生的巔峰,然後就開始走下坡。
可憐的孩子。小時了了。 。 。
(發現自己是寫凡爾賽文的好手,幾個月前的這一篇老實交待過了《倒垃圾,曬幸福與寫博》)
奶茶妹和兔崽子算是早慧,他們很快就發現不但被同齡的朋友追上來,而且還遠遠超過,所以知道自己必須努力用功。
哇,“是天外飛來一拳,打在宇宙身上,宇宙就吐出許多星星來”,女兒的想象力王炸,兒子則是抽象概括力通天,不凡爾賽可惜了:))
碼農好周末!
真是天才兒童,太厲害了!
碼農的文,讓我記起女兒大概2歲第一次去幼兒園,老師說前三天大哭,第四天開始做起了teacher assistant,到處指揮。小朋友還排隊讓她幫忙穿鞋。記得她那時剛會數數大概到100,老師就驚訝得不得了,美國家長不太教。
看碼農說有線電視,讓我想起不給小時候的老大接近巧克力的機會,直到他上幼兒園問老師吃的那黑東西是什麽,我才意識到過了:)你家兒子聰明!
又來個發,幾天的運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