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中國歷史文明隨想: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革命之一(共三集)

(2022-08-28 07:22:21) 下一個

中國歷史文明隨想: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革命之一(共三集)

 

真應景。最近我正在寫本文時,偶爾在(中國觀察網)上,看到《這就是中國》第132期:“科學革命的密碼”一文。文中看到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與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聘的研究員文一教授在一起,一本正經的探尋“李約瑟之問”的謎底和文一教授的“科學革命的密碼”一書,並將科學革命出現在歐洲而不是中國,歸結於歐洲有戰爭的動力,而中國沒有戰爭的動力。我啞然失笑。

一個文明產生科學革命的最根本問題,不是戰爭動力,而是這個文明自身是否有產生科學革命的潛能。回看中國和西方的歷史,兩者都不缺少戰爭,曆史上大大小的戰爭也都有記載,都不存在缺乏戰爭動力的問題。但是,戰爭是否能夠成為產生科學革命的動力,這就要涉及到你的文明本身,是否具有產生科學革命的潛質,潛能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因此,戰爭的動力如果是產生科學革命的重要動力,那也不是決定性的,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助動力。那什麼是產生科學革命的決定性因素呢?在我看來,這個決定性的因素,就是你的文明本身必須具備極嚴格邏輯思維能力的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才具有產生科學革命的潛質,潛能。這是產生科學革命的大前提。沒有這個大前提,戰爭動力再多,再強,也不會有產生科學革命的可能。

當初中國槍杆子打天下和坐天下的春秋戰國時期,在烽火連天的兼並戰爭中,產生了秦始皇的“大一統革命”(我認為那是一個偉大的“革命”)。這個“大一統革命”產生了數千年一統天下的秦政-長期專政政製,和數千年一統天下,但缺乏極嚴格邏輯思維能力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它們決定了之後兩千多年中國歷史的走向,直到清末。兩千多年來,中國人一直沾沾自喜的躺在秦始皇“大一統革命”的大國紅利上麵,但同時也困在缺乏極嚴格邏輯思維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之中,無法自拔。因此,秦始皇的“大一統革命”,在贏得大一統天下的同時,其維護大一統中國的兩大利器,一統天下的秦政-長期專政政製,和一統天下,但缺乏極嚴格邏輯思維能力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也抹殺了中國人曾經有過的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思想狀態,磨滅了全體中國人極嚴格邏輯思維的能力,高能思維的潛能,產生科學革命的大前提,直到清末撞上了歐洲文明的科學革命。這是秦始皇的“大一統革命”正負的一體兩麵。

中國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和西方的字母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都具有悠久的曆史。但前者不具有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具有產生具有極嚴格邏輯體係的科學革命的潛質,潛能,後者具有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具有產生作為極嚴格邏輯體係的科學革命的潛質,潛能。換句話說,如果你的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中沒有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那就缺乏產生(作為極嚴格的邏輯思維體係產物的)科學革命的可能性,因為科學革命有一個邏輯思維能力和高能思維潛能的長期累積、上升、然後爆發的漫長過程。因此,一個歷史悠久的,具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是科學革命的根本。如果一個文明沒有歷史悠久的,具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簡單邏輯)不管戰爭動力怎麼推動,也推不出科學革命。說到這裡,就牽涉到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的問題。

在歐洲,以蘇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為代表的邏輯推理哲學,就已經證明當時歐洲的語言文字係統就具有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換句話說,從蘇格拉底的哲學開始,維持了數千年的科學知識的持續創造與廣泛使用,期間經歷了兩千多年漫長過程,經過兩千多年各種動力的推進,和高能智慧的累積,提升,到十五,十六世,,歐洲具極嚴格邏輯思維能力的語言文字係統,才爆發出近代的科學革命。因此,在我看來,在科學革命為什麽在歐洲而不是再中國產生(其實是爆發)這一個問題上,兩位教授將其主要原因,歸結為歐洲有戰爭需求的動力,而中國沒有戰爭需求的動力,還一本正經的聲稱他們解答了“李約瑟之問(為什麽科學革命在西方而不是在中國出現?),這勇氣可嘉,但並不合理。試問,世界歷史上哪個文明區域,哪個文明國家沒有戰爭需求的動力?大中華地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外對內就戰爭無數。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文明區域,每一個文明國家都擁有歷史悠久的,具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語言文字表達係統,那是科學革命得以爆發的大前提。坦白的說,在我看來中國的文言文不具備極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因為它曆史悠久,兩千多年來磨滅了中國人的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高能思維的潛能。因此,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係統不但不具備產生科學革命的潛質,連大規模學習,複製科學革命也不行。那是後來的現代白話文革命所要決解的問題(這是後話)。當然,坦白的承認這一點,對於極具大一統心結的中國人來說,是個極其難堪的曆史心理問題。

這“科學革命的密碼”一文,連發表評論的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sedfadj

這個理論讓人難以理解啊。

如果要說戰爭,“國服”無論從戰爭的強度(參與兵力規模,社會資源動員程度),到烈度(人口波動)看,都比“歐服”刺激多了。

春秋戰國、三國、五代十國...以及後麵一輪一輪的改朝換代,都打的“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了,按張教授的觀點,到19世紀咱應該開著高達去打英國蒸汽船了啊。

 

思維實驗室

文一教授提的是(戰爭的)需求產生歐洲的科學。但是需求本身如果沒有希臘公理體係和實驗這兩個基礎,也不會產生科學。中國古代戰國和世界其他地方也有過戰爭集中的年代,都沒有產生科學,正是因為沒有基礎。

 

我原來隻是想在本文中談論文言文和白話文革命的問題,也忍不住一本正經的論說“李約瑟之迷“,並提出我的“李約瑟之迷“的答案,這個答案具有可重複測試和重複實驗的證據。

在我看來,是有一些需求可以解釋為推動科學革命的附加動力,對科學革命的爆發有推動的作用。例如全球殖民,財富掠奪,還有兩位教授所說的的戰爭需求。但是,我們看到,作為首創的,其成果呈現出鋪天蓋地,遍地開花,延續了數百年的科學革命,無論在什麼需求功能的推動下恰逢歷史機遇爆發,它歸根結底得依靠一個能夠完成這個需求的文字語言表達和理解係統,以提升人的嚴格的邏輯思維能力,推高人的高能智慧水平。這個文字語言表達和理解係統必須具有極嚴格的邏輯思維的能力(按網友“思維實驗室”的說法是基礎),而且還要歷史悠久,持續了千年以上,才有可能引爆科學革命,並成為全人類學習、複製的共同財富。但是,中國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自身不但不具備極嚴格的邏輯思維的能力,甚至連植入極嚴格的邏輯思維的潛力也不具備,也就是說連大規模學習和復製現成的科學革命成果的能力都沒有(後麵我會拿出能反複測試和實驗的證據)。

但是,鑑於首發科學革命已經成為了過去時,中國式的科學革命首先解決的不是戰爭動力的問題,而是首先要解決大規模學習,複製和深化科學革命的能力問題,也就是解決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缺乏極嚴格邏輯思維能力的問題。然後才有可能從零開始,大規模學習,複製和深化科學革命的成果。當然,中國式的政治革命也可以與科學革命同步從零開始,大規模學習,複製和深化馬克思主義,民主革命,政黨政治,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等等一大堆成為全人類共同學習、複製和創新的共同財富-政治革命的知識。這也是中國人發起以新文化運動為標誌的現代白話文革命的根本原因。要不,你使用缺乏極嚴格邏輯思維的文言文語言文字表達和理解係統,連科學革命的文獻,政治,經濟,法律,馬克思主義的文獻都無法精準的解讀和理解,現代中國哪來的科學革命和政治革命?哪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政黨理論,毛澤東思想,民主革命,政黨政治,社會主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

不過,張維為教授與文一教授出於大國崛起歷史自信和大國崛起的認知戰爭的剛需,搞搞虛無主義的曆史,單向的認知戰爭,情有可原,可以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蕙田 回複 悄悄話 單一決定論本身就有問題;你這裏認為語言決定文明甚至有很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循環論證
一個人的公知論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謝謝回複。
非常感歎你說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兩種語言。這也是白話文革命的必要性。但是,中國人是從文言文走進白話文的。
我更真實的感受是,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同一種語係,但是兩種絕然不同的(邏輯與非邏輯的)思維方式,兩種(人權的和非人權的)世界。猶如毛澤東所說:換了人間。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文言文和白話文是兩種語言。同一套字母而已。比英語和法語的差別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