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希臘紀行(9) 提洛島,阿波羅的誕生地

(2025-08-18 05:57:58) 下一個

提洛島(Delos)是愛琴海基克拉澤斯群島中一座很小的島嶼,但是它在古希臘神話中有著極高地位,全因這裏是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和月亮與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的誕生地。

根據希臘神話,被宙斯引誘而懷孕的女神勒托,遭到宙斯善妒的妻子赫拉追殺。勒托不管躲到哪裏,總會被赫拉找到,眼看就要臨盆了,仍找不到一個絕對安全的場所生產。向來怕老婆的宙斯不敢直接幹涉便暗中請求兄弟海神波賽冬協助,於是海神從海中托起一塊外界看不清的花崗岩供勒托躲避生產,經過9天9夜難產終於在棕櫚樹下誕生一對胞胎姐弟,即為太陽神阿波羅和月神阿爾忒彌斯。

公元前3千年,提洛島就有人居住於此,但是提洛島真正成為宗教中心是在古典時期才開始的,很快,島上的阿波羅神廟成為公認的朝拜重地,僅次於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神諭,享有聖島之美譽。

提洛島雖然麵積狹小小、土壤貧瘠,但由於宗教地位崇高,又處在歐洲大陸通往克裏特島、埃及、小亞細亞的海路之間,於是航海貿易與宗教匯聚成強大的城市力量,讓提洛島不但是古希臘最神聖的地方同時也是最強大的貿易集散地之一。極盛時期的提洛島有3座阿波羅神廟和其他神廟,5座寶藏庫房,還有大型體育場,可容納幾萬人的廣場、柱廊及集會所。

公元前5世紀,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在提洛島結成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並將各城邦提撥的資金存放於此,共同抵禦波斯的威協。

公元前167年,提洛島被羅馬人統治下開放為自由港而更繁榮,但後來它轉變為地中海最大的奴隸販賣市場。公元前88年,提洛島受羅馬與本都(Pontus)王國戰爭的池魚之殃,殘暴的本都王米特裏達提六世(MithridatesVI)報複性將提洛島夷為平地,殺死或淪為奴隸的島民有2萬人,島上財物盡失,「聖島」的芳名便幾乎湮沒於世。直到1873年法國考古學家前來考古挖掘,才讓這愛琴海最神聖的地方重見天日。

提洛島不大,島上是起伏不平的花崗岩山地,小島遍布希臘和羅馬風格的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0年授以“世界文化遺產”稱號。

提洛島在米克諾斯島西邊,距離20公裏。我們在米島的老碼頭購買當天下午5點鍾那趟船票(下午8點返回),航行20多分鍾來到提洛島。

當船隻接近提洛島的時候就能看出全島的輪廓,單一山峰看似聳立,其實隻有110米,山腳下古城廢墟蔓延,頗為壯觀。

從港口出來,我們首先來到一個廣場—競技者集市(Agora of the Competialists),廣場建於公元前2世紀,是商業和社交中心。 廣場中央有一座獻給商業之神赫耳墨斯的小祭壇, 周圍環繞著柱廊和商鋪,地麵鋪有板石,目前隻剩下柱基與地基。

廣場的北邊有一座由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獻給阿波羅的腓力柱廊(Portico of Philip),建於公元前250年,僅存一根多立克柱。

往北走向阿波羅神廟,從港口通往阿波羅神廟的鋪石大路被稱為聖路(Sacred Way)。聖路的兩邊原本有大量石碑、雕像、貢品等,現隻剩下一片頹垣。

進入阿波羅神廟之前先經過山門(Propylaea),這是公元前150修建的,四排多立克柱將山門分成三道閘門, 現在隻有基座部分依稀可見。

納克索斯之屋(Oikos of Naxians)就在山門附近, 公元前6世紀由納克索斯人建造,屋內有著名的阿波羅巨像(Colossus of the Naxians),雕像高達9米,以庫羅斯(Kouros), 即裸體男子俑形式來表示。公元前4世紀,一場暴風雨導致阿波羅巨像倒塌,雕像斷裂成多個碎片。雕像碎片現分散於不同地點,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保存了軀幹和骨盆部分,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左腿的一部分,阿波羅巨像(Naxians Apollo Colossus)的右手在提洛博物館。

阿波羅聖所(Sanctuary of Apollo), 聖所內包含三座主要的阿波羅神廟,分別是大神廟(Great Temple of Apollo)、波羅斯神廟(Poros Temple)和提洛神廟(Delian Temple ),分別修建於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前5世紀。一度輝煌的阿波羅神殿連根立柱都留不下來,隻剩下基台和殘台,讓人唏噓。

阿爾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 )與阿波羅神廟相連,但更靠近港方向,建於公元前2世紀。不過現場除了基座與三根愛奧尼亞柱外,餘為殘石斷壁。

阿波羅神廟北部有公元前3年世紀所建的柱廓,Stoa of Antigons, 由馬其頓國王安提戈諾斯獻給阿波羅,多立克式柱廊設計,裝飾有公牛頭浮雕,現隻見基座部分。

意大利人巿場(Agora of the Italians)是提洛島上最大的建築,建於公元前2世紀,由意大利 (羅馬) 商人在此設立,作為商業與社交中心。市場約有5千平方米,四周有柱廊環繞,內有商鋪與雕像。建築的上半部分早已不知所終,但基底結構仍清晰可見。

然後朝北開始進入獅子區, 獅子台(Terrace of the Lions)是一組雕塑群,建於公元前6世紀,是提洛島最具標誌性的遺跡,由納克索斯人奉獻的。5隻成排的白色大理石獅子雕像群蹲在台階上,忠實地守護著聖池,這是聖島中最神聖的地方。

這是公元前6世紀繼阿波羅巨像外,納克索斯人在島上的另一傑作,強化了納克索斯在島上的影響力。

獅子台對麵的聖湖早巳幹涸。提洛島曾是古希臘的三大祭祀中心之一,雅典人為確保提洛島的神聖地位,曾經兩度凈化這座島嶼,一次是下令提洛島不允許有人出生和死亡;另一次則是把神殿區附近的墳墓全都移葬他處,並建造全新的阿波羅神殿。

貝魯特波塞冬信徒會館(The Building of the Poseidoniasts of Beirut) 位於獅子大道北麵盡頭,建於公元前2世紀,它就是來自敘利亞的腓尼基商人的僑社。這些來自東方的異國商人信奉主神巴力,Ba’al, 也供奉海神波塞冬,因此被稱為Poseidoniasts, 整個建築包括神龕、倉庫、船東住家及旅舍。1904年在廢墟中找到著名的阿芙洛狄忒、羊神潘及愛神厄羅斯的雕像群,現存於雅典考古博物館。

狄俄尼索斯神廟(Temple of Dionysus),入口兩側各有根像征生育的陽具方座,底座浮雕描述酒神的故事。酒神除了教導人們栽種葡萄和釀酒的方法,也是掌管自然界孕育及生產之神。

現在進入博物館參觀,以躲避外麵酷熱的太陽。博物館從1904年為存放考古發掘的文物而設立的。麵積約2千平方米,共有9個展間,展出雕像、馬賽克、陶器、????畫等,涵蓋基克拉澤文明(公元前3000年)至羅馬時期(公元4世紀)。

獅子雕像(Naxian Lion Statues )來自獅子台,公元前6世紀雕刻而,高1.5米,造型簡撲雄渾。

阿波羅巨像(Naxians Apollo Colossus)的右手,公元前6世紀雕刻,出自於納克索斯之屋。

在阿爾忒彌斯神廟裏發現的石獅。

羅馬士紳Gaius Ofellius Ferus 的雕像,公元前2世紀,從意大利巿場中發掘的。

酒神雕像,從酒神神廟發現的。

伊西斯雕像((Fragments of Isis Statues),公元前2世紀雕製,從伊西斯神廟發現的。

描繪拳擊、騎馬的壁畫。

陶瓷器皿。

博物館旁邊有一條山路,可由此登上提洛島的最高峰,我們因時間不夠而放棄了。從博物館出來後,向南走向劇場區。

伊西斯神廟(Temple d’Isis),坐落於山坡上,建於公元前2世紀,神廟是由提洛島的埃及商人與朝聖者興建的,作為祟拜伊西斯的宗教中心。伊西斯是古埃及女神,被視為母親和妻子的典範,也是自然和魔法的守護神。可惜占地龐大的祭祀區大多殘缺難以分辨。

阿波羅無疑是提洛島的主神,但多神信仰的希臘人也不會忘記祭祀其他神祗,島上可說是眾神雲集。後期當來自各國的富商們各自引入自己的宗教信仰,提洛島也一並接受。

再往下走就來到希臘化時期的豪宅區了,現留存的住宅遺跡大多修建於公元前2至1世紀。島上的住宅多為庭院式房屋,這類房屋一般會以中央庭院為核心,院裏有蓄水池,周圍環繞房間和柱廊。自提洛島繁榮後,在島上上興建居所的大多是富商和金融家,因此這些宅邸布置得美侖美奐,地板常以馬賽克裝飾,牆上則有壁畫,藝術水準相當高,可與意大利龐貝古城媲美。

海豚之家(Maison des Dauphins), 建於公元前2世紀左右,富商住宅區的一部分。因屋內保存的一幅著名馬賽克地板而得名——畫麵上四隻躍動的海豚環繞著愛琴海的守護神之一、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

三叉戟之家(Maison du Trident), 得名於其庭院地板上著名的馬賽克圖案——一隻巨大的海神三叉戟(Trident)。

再走過來就是克婁帕特拉之家(The house of Cleopatra)。建於公元前137年,屬於這是位名叫克婁巴特拉的本地富裕婦女的宅邸,與埃及豔後同名,到訪的遊客比較多, 庭院立著兩尊無頭希臘式雕塑。

酒神之屋(House of Dionysus)是一座豪華的私人住宅,中庭馬賽克地板以狄俄尼索斯騎在老虎身上而聞名。

提洛古劇場(Ancient Theatre of Delos),建於公元前4世紀,可容納約 5500 人,半圓形,沿山坡修築。劇院的前方留有全島最大的蓄水池,利用劇院的斜坡來匯集雨水,現已成為一片廢墟。

從劇場區岀來後, 來到港口區,這裏一度是輝煌的住宅區,現在隻能見到斷壁殘垣,但街巷、庭院清晰可辨。

提洛島,這座古希臘最神聖的島嶼,雖然現在幾乎為一片廢墟,但是不管是曆史意義上,還是留存的建築遺跡,都會給我們帶來對這座島昔日輝煌的無限遐想,曆史層層疊疊,像海風吹過的波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