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希臘紀行 漫步雅典

(2025-08-29 04:58:03) 下一個

雅典是一座濃縮了千年曆史的城市。除了雅典衛城和國家考古博物館之外,還有眾多古跡和景點供遊人觀賞。在雅典停留的3天裏,我們幾乎走遍了所有主要景點,被這座城市的複雜氣質吸引。

雅典古市集(Ancient Agora of Athens)位於衛城的北部, 建於公元前6世紀,作為古希臘時期的政治、商業和社會中心,古市集見證了雅典民主和文化的輝煌曆史。

對於實行民主製的希臘而言,古市集是他們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蘇格拉底、柏拉圖常在集市上與人辯論。在希臘的曆史上,這裏多次因戰爭被摧毀。後來,考古學家將這片區域整個從一個曾經的居民區下方發掘出來,讓今天的人們得以一窺古希臘時代的市民生活與公共空間。

古市集占地廣闊,行走其間隨時可見不遠處衛城高踞山巔的身影。市集內遺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赫菲斯托斯神廟(Temple of Hephaestus )和另一座重要建築斯多亞·阿塔斯托(Stoa of Attalos)。

古市集中最醒目的建築,當屬阿塔羅斯柱廊(Stoa of Attalos),也是整個衛城景區唯一修複得比較完整的建築。

阿塔羅斯柱廊建於公元前159年,至公元前138年完工,在那之後,這座建築成為了曆史上最早的購物中心,並用於舉辦各種重要的活動和儀式。這座長廊式建築由帕加馬國王阿塔羅斯二世(Attalos II)出資建造的。

公元267年,日耳曼部落赫魯利人(Heruli)血洗雅典,阿塔羅斯柱廊遭到嚴重破壞,隨後逐漸被廢棄。直到現代考古發掘,今天人們將它重新翻新,作為市集遺址博物館。

古市集西部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築,這就是供奉工匠和鍛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神廟(Temple of Hephaestus)。

神廟建於公元前449年至公元前415年,處於伯裏克利(Pericles)領導下的雅典黃金時代,與帕特農神廟的建設同期,屬於雅典大規模公共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神廟被改建為基督教教堂,獻給聖喬治(Agios Georgios),這一用途使其免於被毀壞,得以較好保存。

除此之外,市場集中目前存留的建築大多是一些斷壁殘垣。宙斯柱廊(Stoa of Zeus Eleutherios),這裏曾是蘇格拉底講學的地方,目前隻存留地基,還有個別斷柱,主體建築早已不見了,

雅典古市集之外,還有一個的羅馬集市(Roman Agora),是羅馬人占領並統治希臘之後建立的類似公共場所。其中最著名的遺跡是雅典娜領袖之門、哈德良圖書館和風之塔。

雅典娜領袖之門(Gate of Athena Archegetis),一座多立克式門廊,建於公元前11年,獻給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由愷撒和奧古斯都資助建造的。

風之塔(Tower of the Winds)由一位馬其頓的天文學家所建造的八角形大理石建築,建於公元前1世紀,塔上雕刻著八位該方位風神的浮雕神像,集鍾表、風向標、日晷和指南針功能於一體,是古代科技的傑作。

哈德良圖書館(Library of Hadrian)建於公元132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資助興建。圖書館的西側立麵是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七根科林斯式立柱至今屹立,成為遺址的標誌性景觀,其庭院和內部房間的部分牆體和地基依然可見。

奧林匹亞宙斯神廟(Temple of Olympian Zeus)位於衛城以南,距離憲法廣場不遠。這座神廟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但直到公元2世紀羅馬皇帝哈德良時期才最終完成,曆時約600多年。宙斯神廟原本由104根高達17米的科林斯式大理石柱組成,其中僅有15根保存至今。其規模宏大,象征著對宙斯——眾神之王的崇敬和敬畏。但很可惜的是,今天隻能從占地廣闊的地基想像這個神廟的規模,建築主體已經幾乎蕩然無存。

哈德良拱門(Arch of Hadrian)是一座融合了古希臘建築風格的古羅馬式凱旋門, 是為了紀念這位熱愛希臘文化的羅馬皇帝於公元132年訪問雅典而建造的。拱門的上半部分類似希臘神廟門楣,下半部分則是典型的單拱式羅馬式凱旋門。拱門則標誌著老城區與新城區分界線,區分了由古希臘人建的老雅典和古代羅馬人建的新雅典。從拱門處可以看到衛城。

泛雅典娜體育場(Panathenaic Stadium)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完全由大理石建造的體育場。其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時期。那個時候這裏每四年舉辦一次泛雅典娜運動會——這是雅典 最重要的宗教節日和慶典之一,以紀念城市的守護神雅典娜。這裏最初就是一個賽馬場,經過一係重建,逐漸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結構。

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修建,是公元2世紀羅馬時期,雅典富豪希羅德·阿迪庫斯(就是前麵提到在衛城修劇場的那位)主持擴建,使用與衛城一樣的潘特裏克白色大理石覆蓋,座位區擴展至5萬人容量。

但在那之後,這座全世界第一座也是唯一的 大理 石體育場,因為羅馬皇帝頒布的宗教活動禁令而被廢棄, 逐漸淪為雅典市民的建材購買商店。直到19世紀末期,顧拜旦(Coubertin)提出恢複奧運會的想法,時任希臘國王奧托一世下令對該體育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複和重建,以備戰第一次奧運會。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這裏舉行。可以說,這座體育場見證了顧拜旦奧運夢想的實現,也經曆了奧運會從古代延續到現代的坎坷曆程。

今天的泛雅典娜體育場,除了作為旅遊景點之外,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體育場地,經常用於舉辦各種體育賽事、音樂會、文化活動和慶典,是雅典馬拉鬆比賽的起點和終點。與此同時,它是每屆奧運會傳遞聖火中的重要場所,聖火往往會從古代奧林匹克遺址點燃,傳遞到泛 雅典娜體育場,然後在這裏將聖火轉交給下一任主辦國。

相比於現代體育場多見的封閉圓環形狀,這種一頭圓一頭方的體育場就顯得特別的古希臘 。此時的體育場裏遊客非常少,加上周邊無窮無盡的泛黃的大理石座椅,真的給人一種置身古代競技場的錯覺。

競技場的一端,衛城山遙遙在望,這裏可以清晰地看到帕特農神廟。

從體育館出來後,我們沿著大街一路走去,來到了雅典市中心最有文化的地方:所謂新古典主義建築的三部曲,分別是國家圖書館、雅典大學和雅典科學院,這三座建築都是希臘獨立後仿照古希臘建築建造的。

第一部是希臘國家圖書館。立麵采用多立克柱式,入口處有寬大的階梯和對稱的柱廊,氣勢恢宏。圖書館裏麵收藏著大量希臘早期的珍貴手稿。不過,我們沒有時間進去瞻仰。

第二部是雅典大學。建築正立麵是愛奧尼柱式,入口處有彩色壁畫和雕塑。這是巴爾幹半島上最早的一所大學,有將近兩百年的曆史。這座大學雖然不是很著名,建築卻很氣派。雅典大學有時也被稱為“雅典學院”,但與柏拉圖學園無直接曆史關聯。否則把校史直接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前的雅典學院?那有多牛逼呀!

公元前四世紀,在地球上許多地方還尚未開化出時候,在雅典還真的興辦起一所大學。這就是由柏拉圖主持創辦的一所綜合性學校,教授哲學和自然科學;後人通常稱其為柏拉圖學園(Plato’s Academy)。這是歐洲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校,眾多的有誌青年都渴望來這裏深造。柏拉圖學園不僅開辦得早,而且持續時間長,有九百多年的曆史。

第三部是雅典科學院,建於1859-1887年,外觀富麗堂皇,既漂亮又古典。這是模仿了雅典衛城伊瑞克提翁神廟設計建造的。石柱是愛奧尼亞柱式,6根石柱頂著山角楣,門楣裏麵雕刻著11位古希臘大神,中間是宙斯。

兩旁兩根精致的愛奧尼克式立柱上站立著宙斯兩個最優秀的子女:智慧女神雅典娜和太陽神阿波羅,而台階旁的兩座雕像是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師生倆,他們天天沉思著坐在這裏,注視著科學院的人們的進進出出。

告別那三座充滿希臘風格的文化建築,繼續前行,就來到了著名的憲法廣場。這裏是希臘國會所在地;而對遊客來講,更吸引人的是廣場上的士兵換崗是雅典一景。

憲法廣場(Syntagma Square)位於雅典市區的中心,為紀念1843年希臘實施的第一部憲法而命名的。廣場的南麵是國會大廈,也是原來的皇宮。國會大廈的台階下,是著名的無名戰士紀念碑(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而衛兵換崗儀式,就是在無名戰士碑前舉行的。

快到11點鍾的時候,議會大廈前的人漸漸多起來,遊客們圍成一圈。突然,三個希臘士兵邁著正步走來。世界上最別開生麵的士兵換崗儀開始了。

整個換崗儀式持續十分鍾。希臘士兵的裝扮很奇特:頭戴紅色的無沿圓帽,從頭頂還垂下一綹黑色的流蘇,身穿白色裙裝,白襪加大頭鞋,鞋前麵還有一個黑色的毛球。

希臘士兵邁著緩慢的步伐,一舉手一抬足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誇張的動作讓人忍俊不禁,與士兵們的嚴肅表情形成鮮明對比,這恐怕是全世界最獨特的士兵正步了。

憲法廣場對麵是當地一條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女人街(Ermou),這裏集中了各種時裝專賣店、皮草店,還有刺繡品和手工製作的服裝出售。

雅典最古老的東正教堂(Church of Kapnikarea)就在女人街的盡頭。這座11世紀的拜占庭教堂是獻給聖母瑪利亞,幾經戰火破壞,教堂幾乎損毀,在19世紀修複後,教堂外觀斑駁厚重,內部有精美的聖像牆。

雅典最美教堂—大都市天使報喜主教堂(Mitropoleos Cathdral),建於19世紀。大門門楣上的金色壁畫,宏偉的鍾樓和拱門,廣場上有君士坦丁十一世和大主教的雕像。

教堂內部金碧輝煌,聖像屏精美,穹頂描繪全能基督,穹頂懸臂上有四福音使者。

主教堂是旁邊還有一座雅典最小教堂,這座精致的拜占庭教堂(Church of Agios Eleftherios),始建於13世紀,采用潘特立克大理石修建,精巧別致。

蒙納斯提拉奇廣場(Monastiraki Square)位於衛城北側,與雅典古市集毗鄰。廣場周邊有許多服裝精店、紀念品店等等,街頭商人的叫賣聲與咖啡館的喧鬧交織,遠處衛城的身影若隱若現。

普拉卡區是雅典最古老的街區,保留中世紀蜿蜒小巷格局,千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這裏也是著名觀光區,有大量的紀念品商店。

在雅典街頭,常常會被一種矛盾感擊中:一邊是略顯髒亂的街道和平庸的樓宇,一邊是遙遠記憶中的文明光輝。於是很容易生出錯覺,仿佛古希臘早已隨勝利女神振翅飛去,帶走了屬於這片土地的榮光,隻在廢墟與石柱間留下她飛過時散落的羽毛。然而,當我靜靜凝視這些遺跡時,又不得不承認:古希臘並沒有真正遠去。它通過羅馬帝國的法律製度,進入了歐洲的根基;通過文藝複興的思想藝術,點亮了近代的心靈。直到今天,它仍然流淌在我們的生活和血液中——在大學的課堂,在劇院的舞台,甚至在我們思考自由與理性的那一刻。也許勝利女神確實飛走了,但她並未消失,而是化身成一股無形的力量,至今仍陪伴在人類的精神世界裏。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