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希臘紀行 凱法利尼亞島,菲斯卡多小鎮

(2025-09-11 04:58:00) 下一個

來到凱島的第二天,我們從阿索斯出發,驅車沿著盤旋的山路向北。沿途山海相映風光旖旎,在燦爛的陽光下,心情好到極點。半小時後抵達菲斯卡多(Fiskardo),把車停放在港口附近的停車場,步行幾分鍾便來到小鎮。

菲斯卡多(Fiscardo)坐落在凱法利尼亞島北部的一個天然海灣,精美的威尼斯建築依山而建。這裏不僅深受遊客歡迎,也是愛奧尼亞群島最受歡迎的私人遊艇停留地之一,小鎮亦被稱為“帆船之鄉”。

菲斯卡多擁有悠久的曆史,它是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us)所記載的古城帕諾爾莫斯(Panormos),在古羅馬時期它曾是重要港口。

小鎮得名於諾曼公爵羅伯特·吉斯卡爾(Robert Guiscard),1085年他占領了這座島。今天看到的建築都是威尼斯人在18世紀時建造的,保存至今。

凱法利尼亞島在1953年發生了一場毀滅性的大地震,幾乎摧毀了島上的所有村鎮。然而,菲斯卡多卻奇跡般地幸免於難。這裏也是價格較貴的國際化度假小鎮。

小鎮沿著馬蹄形海灣展開。房屋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粉色、黃色、淡藍色的外牆與紅色屋頂交織,在綠色山坡和藍色海水映照下十分迷人。

走在小鎮狹窄的街道上、多彩的房屋,滿布鮮花的窗台和門檻,一個轉角也許就撞上一片傾瀉而下的三角梅。

小鎮港口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隻,木質漁船與豪華遊艇並列停靠。

海濱長廊上的商鋪、餐廳與酒吧人聲鼎沸,彌漫著活力與閑適的氣息。

順著路徑前往 Zavalate 海灘,它是菲斯卡多灣內一處小海灘,白色卵石,碧綠色的海水清澈見底。海灘沒有太陽傘、躺椅或酒吧等現代化設施,保留了自然原始的狀態,

在海灘的旁邊,有一處羅馬墓地(Roman Cemetery of Fiskardo),是1993年在菲斯卡多港口附近意外發現的。

墓地可追溯到羅馬帝國晚期,墓地緊鄰海岸,墓地內發現了許多未受破壞的墓葬,包括石棺、土葬和甕棺。和菲斯卡多鎮一樣,這片墓地也幸運地躲過了1953年毀滅性的大地震,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沿著海濱小徑繼續前行,穿過鬆樹林,大約10分鍾就來到海灣北側的威尼斯燈塔下。

這座古老的燈塔建於16世紀威尼斯人統治時期。它是一座圓形石砌塔樓,盡管經曆了地震和時間的考驗,它依然屹立於菲斯卡多港口。

燈塔附近的拜占庭教堂遺跡僅餘殘牆,但依舊能感受到它曾經的肅穆。

站在燈塔旁遠望,可以清楚看見對岸的伊薩卡島輪廓,那片海域曾在荷馬的史詩裏出現。

最後,我們來到 Emblisi 海灘。這裏比鎮上的港口安靜得多,被綠色山林環繞,海水清澈如鏡,海灣開闊,是個能讓人停下腳步的地方。

這裏遊人不多,海水清澈見底,仿佛能直視到海底的石塊。幾個女孩在水中玩耍,她們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離開費斯卡多後,我們直接駛向島嶼的東部。剛開出小鎮,路上迎來了不速之客—山羊,兩隻山羊沒有絲毫躲避之意。

在凱島東部有個神奇的洞穴——梅麗薩尼洞(Melissani Cave)。它由一個巨大的溶洞和一個地下湖組成。1951年的一場大地震把洞穴的頂部震塌,驚豔的地下湖才被發現,1963年對遊客開放。這是整個凱法利尼亞島唯一的收費景點。

這個洞穴也有一段古希臘的淒美故事,傳說寧芙仙子Melissanthi曾在這裏向潘神求愛,遭到拒絕後投湖自盡,岩洞也因此得名。

洞穴的另一個神奇之處是,它的水位高於海平麵,卻是一座地下鹹水湖。直到1963年經過顏料追蹤實驗才發現,海水來自島西部首府阿爾戈斯托利附近的卡塔沃斯(Katavothres)。

遊客通過人工隧道下到洞底,乘小船遊覽,不大的湖麵上幾艘小船,船夫邊劃船邊講解。午後陽光穿過洞頂,海水被照成夢幻的寶石藍色,整個洞穴都被映照在一片藍綠色薄霧中。

洞穴被一塊石頭分成兩個部分,乘船可以進入裏麵,奇形怪狀的鍾乳石形成了天然的回音壁。船夫不但負責劃船、講解、還能幫遊客拍照,船至深處還得高歌一曲。

離開梅麗薩尼地下湖,很快便到達安提薩默斯海灘(Antisamos Beach), 沿途依然風光迷人。

Antisamos 海灘環境優美,被鬱鬱蔥蔥的群山環繞,遍布白色鵝卵石,海水碧綠清澈。這裏與菲斯卡多的熱鬧截然不同,帶著一種遼闊與安靜。

海灘因作為好萊塢電影《科雷利上尉的曼陀林》(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的拍攝地而聲名遠揚。電影中的浪漫場景,使得這裏成為許多影迷的朝聖地。

幾位遊客在海邊安靜地曬太陽,也有人下海遊泳。坐在海灘上,望著天與海的交匯線,時間似乎放慢了腳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