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到普娃,還是需要慢慢學。

(2022-10-08 23:22:23) 下一個

理科天賦有差異,可能牛娃聽一遍馬上能聽懂,普娃就是似懂非懂,這時老師著急上題,普娃趕著記住公式,往裏套數字。看起來普娃和牛娃都做對了,但其實是不一樣的,題目改變一下,普娃就會卡住,不會舉一反三。普娃其實概念還是沒有真的聽懂想明白。這時還是要對普娃多講概念,講好幾遍,換幾種講法。

 

上題目一開始也不要難,拿基礎題多做幾遍。然後出點變化的題。不能一上來就難題。因為天賦,每個人學習速度不一樣。普娃就是慢一點,最後也能學會。

 

學數學就是這樣,以會不會做題來區分,愛說經驗的都是牛娃,普娃都不怎麽說。普娃一定要概念多講幾遍,基礎題不能不做。甚至要重複性的多做幾遍基礎題來體會概念。花時間長一點也是沒有辦法的,不要跟牛娃比。第一遍學就要多做基礎題,難題可以隻做一兩道。

 

普娃的思維能力要提高,比牛娃更花心思,比如課本例題,不要直接講解法,最好遮起來答案,讓普娃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來,給一點提示,繼續想。再想不出來,再給點提示,就是不要一股腦講解法。這樣學就更慢了。但是還是要自己想一想,想不出來也不能省略這個自己想的過程。不想思維力提不上來。會越學越吃力。

 

我發覺普娃學理科,必須有閉環。閉環就是從概念理解,到習題操作,必須形成一個閉環。如果光有視頻講概念,沒有配套那個概念的習題。或者光做題,不係統引入概念,普娃都學不會。找學習資料,一定要找有閉環的。概念配上練習,缺一不可。

 

普娃的數學感不好,學過的概念還容易忘,不會舉一反三,知識點也串不起來。好老師會經常複習概念,歸納知識點串講。如果沒有好的老師在課上做,普娃要自己做複習。經常腦子裏複盤概念。做錯的題再做一遍,挺花時間的。

 

普娃要不要學競賽數學,我想還是去學,但不是為了競賽。說到競賽,普娃根本比不過牛娃,無論如何練也是比拚不過牛娃的思維速度,抱著競賽目的學,達不到目的有挫敗感。就當推思維,精做幾道競賽題也是可以的。競賽講究解題速度,如果不是為了得獎,就不用求速度,慢慢想,想幾天也是可以的。想不出來也是可以的。沒有負擔,當興趣好了。

 

每個人的學習天賦不同,不要比速度。跟著自己的節奏,能學會就好。我自己是普娃,孩子也是普娃,天賦不好,其實挺能理解普娃怎麽學的。看多了別人超前學,上競賽題,比不過別人,就自己跟自己比。如果太有競爭性,老是挫敗感,會失去想學理科的熱情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