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
太行山
我的整個童年少年都是在故鄉度過的,那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段。回想我的一生,感覺那一段時光是一生中最為開心,最為快樂,最為幸福的一段年月。童年少年之所以無憂,有許多原因,一是天真無知,二是有父母親的庇護,這些是無形的,感覺不到的,正所謂少年不知愁滋味。還有一些是直接的,比如糊裏糊塗上學,沒有什麽家庭作業,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沒完沒了,沒明沒黑的玩;比如盼著過大年;比如住姥娘舅舅家。除了這些個人樂事,還有一些大的熱鬧,其中之一是看電影。不就是看電影嗎,有什麽可稀奇的,這可是不簡單的事。那時侯看電影可是奢侈的,或者說是不可求的。尤其故鄉地處深山,離縣城140裏地,是寧武縣最為偏遠的地方,可是能看到電影,而且看的還不少,因為我們村裏的周元元在城裏的電影隊工作,是個演電影的。
當時父親在供銷社做事,經常和田明虎叔叔趕著馬車進縣城送貨進貨,電影隊要來,一般都是搭供銷社的馬車,路上要走兩天。現在叫放電影,我們的鄉親們叫演電影。村裏演電影大多在村東頭的龍王廟戲台前的廟院,在村中間的公社和供銷社門前也有個場地,也演過一兩次電影,但一般都在龍王廟廟院演。我記憶中的龍王廟沒有廟,隻有坐南朝北的一座古色古香的戲台,前邊是一個場地,不怎麽大,也不怎麽小。龍王廟背後是一道東西向的大街,東西兩側是兩個南北向的連接大街的小街口,廟院東邊一溜房是二隊的房,西南角有個公共茅子,茅子隔小街是心寬家的院子,廟院西麵是一串兩進大院,住著六家人,老喜計家住在臨廟院的東房。正北住著郭銀珠家,他家院後是一大片葦子地。我們家在廟院的西北角,而且地勢高出廟院一丈餘,看戲看電影都很方便,甚至坐在家裏就能看到。
電影隊搭供銷社的馬車來了,這對於當時文化娛樂活動貧乏,尤其是我們那個坐落在山溝溝裏的新屯堡來說是個振奮人心,轟動全村,以致全公社的大好消息。立馬消息就傳開了,人們一窩蜂的圍跟著馬車,指指點點,都搶著跟周元元說話,問長問短,爭先恐後的把那些放電影的箱子搬下來,提著抬著朝廟院西麵的老喜計家走去。老喜計姓蔚,有個兒子叫寶寶,是個半架手鐵匠。因為老喜計家就住在廟院西邊院子的東房裏,方便搬運,發電機也是在那個院子裏發電。幾個人搬抬著那些箱子,一大群人跟著,一齊湧到寶寶家看熱鬧。電影隊有幾個好看的箱子,拐角都包著發亮的鐵皮。有幾個扁扁的鐵皮盒子,裏邊裝著一卷一卷的電影片子,盒子上寫著電影片子的名字。還有一個重要的笨重的大家夥---發電機,一個很複雜的機器。還有電影幕布,一卷子黑皮電纜線,汽油桶,大口的喇叭,有時是一個大的黑顏色的音箱,鄉親們叫它話匣子,很多東西,放了寶寶家半地。人們都好奇的圍著,瞅瞅這個,摸摸那個,興奮的胡扯著。大家最想知道的是這次帶來了什麽電影片子,有幾部。一部一晚一場,一般每次演兩場或者三場。看熱鬧的人來來往往,走了一夥又來一群。出去的人就添油加醋的告訴人們自己看到的,也想方設法捎話給鄰近村子裏的親朋好友。很快放電影的消息就傳遍了全公社周邊的二十三個村莊。
村子裏要演電影,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那可是了不起的開心事,早早的就到廟場搶占地方,用石頭或半截磚壘一個台子,占個位置,算是自己的“板凳”。到了吃完下午飯,廟院裏就壘起了許多“小板凳”,一行一行倒也整齊。也有把家裏拉風箱燒灶火用的真正的小板凳拿來占地方的。小朋友們在廟場裏忙碌著,過家家似的,專注且開心。
演電影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本村的周元元。周元元放電影,另一個管發電機,我們叫他發電的。
天擦黑就開始做演電影的準備工作。戲台前豎起了一個高高的門字形的木架,幕布四個角拴著繩子扯在木架上,大喇叭吊在木架一側的杆子上,大喇叭屁股上有一根花線從空中拉到場地中間的一根杆子上,杆子綁在一個桌子的腿子上。廟場中央放著兩張桌子,都是從學校搬來的學生的課桌,並排放著,一張放電唱機,那根杆子就綁在放電唱機的桌腿子上,杆子上還吊著個電燈泡,另一張桌子放放映機。桌子周邊圍了一圈人。周元元把一個一個的箱子打開,有放映機,有電唱機。電影機分上下兩部份,由許多奇形怪狀,大大小小的零件組成,明光錚亮很複雜。另一個人在寶寶家院子裏舞弄發動機。發電機是一個很重的鐵疙瘩,有一根指頭粗的黑皮線一直拉到電影場的放映機那裏,把發電機和放映機連起來。發電機周圍也圍了很多人。發電前要先給發電機加汽油,汽油當時是稀罕東西,有些關係好的,幫了忙的就給灌一小瓶,打火機用,也可以洗衣服上的油漬,也可以洗小平車的軸承,都是關係戶,一般人不給,是搞不到的缺貨,特別告誡拿到汽油的不能用汽油點燈,那樣會攢鬼的。啟動發電機時用一根繩子猛勁一拉,機器就啟動了,嘟嘟嘟的聲音很大,震得耳朵嗡嗡響,排出的廢油味也很好聞。
發電機一響,廟場中央掛在杆子上的燈泡就亮了,昏暗中焦急等候的人們立刻“嗷----”的歡叫起來。借著燈光環顧四周,看到的都是臉,四鄰八村的人來了不少,中間坐著一大片,周圍站著一大圈,伸頭探脖子,把廟場占的滿滿的,上千人是有的,光我們村子就有一千多人呢。人們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放映台。一張桌子上放著一個匣子,周元元揭開那個匣子,打開匣子的開關,匣子裏邊的圓坨坨就轉動起來,周元元在圓坨坨上放了一張黑色的圓片片,那個圓片片也就隨著圓坨坨轉了起來。他又把一個胳膊似的,頭上有一根向下紮的針的棒棒小心的放在轉動的圓片片的邊邊上,喇叭裏就有了聲音。先是發出呲呲呲難聽得雜聲,少許就傳出了高亮的歌聲。那時候一般都是歌唱毛澤東和社會主義的歌子,人人都會唱,但很少像今天這樣響亮的聽到,也很少像今天這樣有這麽多人聚在一起聽著,小朋友們激動的也隨著喊唱了起來。
發電機嘟嘟嘟的響著,匣子裏的圓坨坨轉著,掛在杆子上的電燈泡亮著,喇叭唱著,人們都看著周元元裝機子上片子。放映機有兩部份組成,下邊一個,上邊再加一個,上邊那個有兩隻胳膊,前邊的那隻高,後邊的那隻低。打開放映機開關,鏡頭裏一道光射到前麵,周元元調整機位,讓鏡頭的光正好對準幕布中間。關了鏡頭,拿出一軲轆電影片子安在前邊舉起的胳膊上,後邊那隻胳膊上安一個沒有片子的空軲轆,然後從前邊拉片子在機子上的許多圓柱柱頭頭上繞來繞去,最後連到後邊的那個空軲轆上,這個過程是裝膠片。那是一部16毫米的小放映機,因為膠卷的寬度是16毫米,這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不懂。裝好機子安好片子,關掉杆子上的燈泡,關了唱匣子,啟動放映機,那兩個軲轆就緩緩的轉起來,機子發出颯颯颯均勻細小清晰的聲音,漆黑的夜幕中一道梯子似的光柱投到幕布上,幕布上就有了影像,電影開始了。廟場裏立刻起來一陣騷動和驚喜聲,瞬間就一片安靜。
放電影中偶爾也會發生一些意外,有時候發電機壞了,這個比較麻煩,有時候要修理好長時間;有時刮風下雨啦,刮風還好,下小雨就得在機子上撐雨傘,那時候的雨傘是那種竹骨油紙傘,或者油布傘,村裏人少有;有時膠片斷了,就要等到接好片子再演,接片子倒是比較簡單,用膠水粘上就行了。無論如何人們都不走,等著,不管多晚,直到解除故障,把片子看完。也有看不完的時候,比如大雨不停,或者發電機壞了修不好。發電機修不好,那就等第二天修好再看,可以多高興一天,也不是壞事。
電影放完一般在十點十一點,人們從四個街口紛紛離去,外村的還要行三五裏,或十幾裏的夜路,翻山駕嶺,也是一個樂趣,一種記憶。
影終人散,廟場空空,小板凳們東倒西歪,掛在杆子上的那盞燈發著清冷的光,廟場裏寂寂寥寥。發電機突突突喘了幾口氣停了,電燈泡熄了,四周一片黑暗,隻有天空吊著的無數小星星眨著調皮的眼睛。有幾個鄉親幫著收幕布,抬桌子,畢,進入夢鄉的村莊一片安靜。
由於有周元元的緣故,在故鄉看過不少電影,有《雞毛信》、《鐵道遊擊隊》、《上甘嶺》、《秋翁遇仙記》、《馬蘭花》、《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狼牙山五壯士》、《我們村裏的年輕人》、《哥倆好》、《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大鬧天空》、《平原遊擊隊》、《樸不滅的火焰》、《劉三姐》、《白毛女》、《智取華山》、《董存瑞》、《柳堡的故事》、《劉巧兒》、《六十一個階級兄弟》、《五朵金花》、《寶蓮燈》、《李雙雙》、《冰山上的來客》、《寶葫蘆的秘密》、《朝陽溝》、《霓虹燈下的哨兵》、《戰上海》、《野火春風鬥古城》、《智取華山》....
1964年我考上了東寨中學,離家80華裏,住在學校。東寨比我們新屯堡規模略小些,也是公社機關所在地,村中也有個場地,時不時也演電影,不同的是每次演電影要出廣告,有一張就貼在中學大門外幾十米處的一麵牆上。在東寨看了幾部電影不記得了,但有一部電影記憶深刻,至今還記得那部電影的廣告,是用廣告色寫的,上邊有一行字:驚險反特故事片,第二行幾個顯眼的大字:古刹鍾聲,下邊是演出日期時間。這個片子也真是名副其實的好看。說的是深山密林裏有座古廟,裏邊住著一個老和尚,一個小和尚,還有一隻大鵝。廟的地下有個暗室,有三個地道出入口,一個在廟裏,一個在山坡上,一個在山裏的樹洞裏,暗室是特務們匯聚開會的地方。廟裏來了兩個偵察員,一個官,一個兵。經過驚險曲折的鬥爭,捕獲的全部特務,取得了勝利。
1974年到寧夏參加了工作,工作單位是一個特大型的國營農場,職工家屬一萬多人,我住在場部。場部經常演電影,條件比較好,有專門的電影隊,四個人,老李兩口子,小李和老段,都是有些背景的人。她們除了在場部放,還要到各個站上去放,有一輛車專門供她們使用。場部中心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放電影場地。場地靠北有三間放映房,裏邊有兩台35毫米的電影放映機,每台機子前麵有一個窗口,放電影時打開窗口,影像的光就從窗口投射到掛在南麵的銀幕上。不用搬動放映機,也不怕刮風下雨。兩台機子放映沒有了換片子的空場,這需要兩個放映人密切配合,銜接無誤,不留痕跡,觀看者不受換片幹擾,這當然是一個進步,也是一種好。但對於我來說,在那個小山村,在那個孩童段,一部機子演時那個換片子的空當也是一個美好的時刻,大家可以借機緩緩情緒,出去撒泡尿,也可以看著周元元如何換片子,延長了看電影的時間,都是一個記憶,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沒有什麽好與不好。單純好不好,好,成熟好不好,好,就和許多人說那時候怎麽樣怎麽樣的苦,現在比那時候如何如何的好,像活在了天堂上一樣,這是真的嗎?我不這麽認為。時代是不能比的,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好,也肯定有它的不好,因為人心是個無底洞。當然,這裏邊也有個情感問題,你喜愛你的故鄉,你就覺得那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缺陷也變成了美好,正所謂愛屋及烏,是不是這個道理。
文革中老電影不讓看了,幾部樣板戲電影看來看去。新電影也有但不多,新的片子好像有《春苗》、《決裂》、《閃閃的紅星》、《青鬆嶺》等,其它的記不起來了,總之那些片子都夕寡沒味不好看。文革後老電影解放了,一時間銀幕繁榮,欣喜的我還特別訂了《大眾電影》雜質,常常關注電影的動態。這一解放不僅可以看到許多好看的老片子,還可以看到一些國外的影片。80年代初,老師們到縣城電影院看了一部印度故事片,寬銀幕,那是我第一次看寬銀幕電影。那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故事好,情節曲雜,特別是從頭到尾貫穿著歌舞,其中有兩段比較長的歌舞,很是看的讓人熱血沸騰。這部片子給我留下了好印象,是我所喜歡的影片之一,時長了就在網絡上看一遍,解解饞,過過癮,這部電影叫《大篷車》。記憶深刻的還有幾部,一部是《賣花姑娘》,朝鮮的,就是哭哭啼啼。一部是《少林寺》,這是一部武打故事片,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武打影片。這部影片剛拍出來轟動全國。靈武縣電影院拿到了片子,隻給了一天的放映時間。於是靈武電影院整天一場接一場的循環放,場場座無虛席,一票難求,根本輪不到其它幾個國營單位看。最後農場終於和縣電影院協商好答應給機會,但要等到午夜淩晨,而且是跑片子。所謂跑片子就是電影院放完一軲轆拿回來放,然後再去等第二軲轆,第三次去拿第三軲轆時把第一軲轆送回去。農場專門派了一輛車往返縣城與農場,來回跑趕時差。記得我們一直等到午夜十二點。想看那部片子的人特別多,以至於銀幕正反兩麵都坐滿了人,不少人是聽到消息從附近農村來的。那是一部寬銀幕電影,為此農場還專門買了一塊寬銀幕。
少林寺雖然好看,我也就看過那一次,因為後來好看的電影越來越多,港台的,進口的,國產的也不少。那時候經常放電影,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有電影。一下班看到牆上的電影廣告就來了精神,就有了期待。有一個女孩子,姓宋,叫靈凡,當時也就十六七歲,沒有怎麽上學就早早參加了工作,和我在一個班組。一有電影,她早早吃罷飯就來我家拿板凳,去電影場幫我占位子。為了看電影,我自己按家庭人數專門做了一條長板凳,所以每次看電影我們都有好的位置。有一次在電影場意外的看到一位電影演員,《英雄兒女》中王成的扮演者,那好像是九十年代左右的事了。他是為拍一部電影來農場取景的,他是導演,也有角色。政治處的王文昌陪著,給他搬來一把椅子,翹著二郎腿坐在後邊的人群中。年輕人對他不怎麽在乎,我們這一代的人可是深刻的記著他那句名言:為了祖國,向我開炮。他坐在那裏人們也隻是看看,少有人和他交談,那時也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人和他合影,隻有王幹事和他閑聊。再後來有了電視,且隨著電視的迅速普及,看電影也就越來越少了。
在西安時住在第四軍醫大學,偶爾有電影,平時就是在電視上看電影。當時我們有一台33英寸的長虹牌電視機,有好多頻道,其中有一個電影頻道,一天24小時放電影,這為我提供了看電影的方便。當時我主要看港台的,特別是周星馳的。周星馳的電影,很搞笑,看的人很開心,但這種開心的同時往往會引起你的沉思,故事背後總是蘊涵著一些人生的哲理,特別是對一些底層小人物的酸甜苦辣鹹的演繹,常常使人落淚。這是我喜歡他的電影的緣由所在。
2003年到了芝加哥,住在芝加哥大學。大學有個華人社團,每個周末放電影,主要是國產影片,每次兩場。我有時也去看,那是一個很好的階梯小廳,大約有二三百個座位,還有免費的點心飲品。在那個小廳看了多少部電影不記得了,留下印象的是《霸王別姬》。當時對這部片子也沒有什麽感覺,之所以記著,是因為和加拿大來的張教授女士坐在一起。期間她談到演員張國榮,那是我第一次看張國榮演的電影。我和她聊著,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戲中哪個是張國榮,嗯嗯的應付著,充了一次大,感到慚愧,於是記住了這部電影,也認識了張國榮。後來我專門看了張國榮演的幾部片子,很不錯的演員,值得看。
有時也到電影院看,不多,有記憶的是《功夫熊貓》,還有《阿凡達》第一部,第二部也看了,不如第一部好看。在芝加哥去電影院看電影很有趣,買一張票可以在裏邊呆一天,裏麵空間很大,有吃有喝,不是免費的。而且每一個廳都可以進去看。有些家庭常常帶著家人在電影院消閑。一大袋爆米花,一大杯飲料,吃著喝著看著,這是他們的喜好,還可以點便當,服務員會送到你的座位上。座位都是寬大的沙發,有一個小茶幾。由於手機電視的影響,電影院的觀眾越來越少,一個廳也就十幾個或二三十個觀眾。剛來時還好,現在比以前冷清了許多。
我喜歡看電影,閑暇得空就在電腦上看。我喜歡的電影有周星馳係列,有《大篷車》、《尼羅河上的慘案》、《卡桑特拉大橋》、《悲慘世界》、《橋》、《指環王》、《活著》、《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這裏的黎明靜悄悄》、《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加勒比海盜》、《辛德勒名單》等,時不時就看一看。我喜歡一個人看,泡上一壺茶,或衝上一杯咖啡,坐在電腦前安安靜靜的獨享清閑,感覺很享受,常常會有一些人生啟悟,對我來說這看電影好像也是一種自我修行。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