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聽評書,貼年畫。

(2023-01-22 11:21:08) 下一個

                                   
 
       落地凡塵春秋記, 憶起曾經那些事。 糊裏糊塗又一年,寫點東西留紀念。
   
       閑下來無事時,喜歡聽單田芳的評書,聽了好幾部了,最近聽《三國演義》。在這大年將近之時,聽著
《三國演義》想起來一件往事,過大年貼年畫。
       在故鄉時,每年臘月很忙,有許多事要做,其中之一是貼年畫。貼年畫是在一切事基本做完以後才做的
。蒸完鍋,攤完折餅,煮好肉,壓完粉,掃完塵,刷完牆,糊完窗戶後,就要在家裏的牆上貼年畫了。年畫
是提前買好的,有的從供銷社欄櫃上買,有的是從縣城裏買回來的。那時候父親在供銷社做事,經常去城裏
辦事,看到喜歡的年畫就買回來了。
       父親喜歡年畫源於他喜歡讀書,讀那些古典小說,在我的記憶中父親總是在讀書,讀書伴隨他一生。父
親讀書也說書,故鄉的鄉親們把說書叫導書。正月裏父親很吃香,總是有人請他去導書,有時候我也跟著。
經常請父親的有西頭的老在倫,有井壑廊的本家王巨紅,有周根成等,都是和父親脾性比較相投的人。
       貼年畫用圖釘,圖釘有彩色的,有鍍鋅的。貼年畫時母親在地上看著,我拿著畫,周正了,父親就在年
畫的四角各安一枚圖釘 。家裏貼上了年畫,過年的氣氛一下子就出來了,新糊的窗戶,白白的牆壁,幹幹淨
淨的房間,熱烈的年畫,還有那滿屋子的各種食品的香味,實在是讓人心瘋的很。
       安穩的睡上一覺,第二天早晨,大公雞一叫鳴,太陽就從東山上升了起來,金色的陽光灑到東牆窗戶上
,滿屋子立刻金燦燦,亮堂堂的。地下母親在燒火做飯,我躺在蓋窩紇統裏不起來,看那些貼在牆上的年畫
。有些是《三國演義》裏的內容。有《草船借箭》,畫中諸葛亮和魯肅坐在船中對飲,諸葛亮悠閑的搖著羽
毛扇,魯肅緊張的坐臥不寧,士兵們在擂鼓呐喊,船兩邊的草人上落滿了箭;有《古城會》,畫中張飛站在
城頭,關雲長和蔡陽在城下騎著馬戰在一起;有《三英戰呂布》,在一個山口外,劉備、關羽和張飛圍著呂
布鏖戰在一起;有《蔣幹盜書》,在周瑜的大帳裏,周瑜假睡著,蔣幹偷偷地拿走一封信;還有《空城計》
,諸葛亮坐在城頭安然的撫琴,旁邊站著一個小童子,拿著扇子慢慢的扇著,城門大開著,有一些士兵在專
注的灑水掃道,司馬懿帶著將士遠遠的觀望著,一臉的疑惑......還有許多其他故事裏的場景,比如 《楊門女
將》,《四郎探母》,《金陵十二釵》,《嶽飛槍挑小梁王》,《孫悟空大鬧天宮》;還有什麽樊梨花,薛
金蓮,劉金定,楊裴芬;也有喜慶的《年年有餘》,一個胖娃娃抱著一條大金魚;《花開富貴》,各色牡丹
花開的轟轟烈烈。
       說了這麽多年畫,也許有人會問:你們家是不是一次就貼了這麽多年畫?我的回答是:非也!非也!這
裏隻是總寫,每一年也就能貼八九張。年年都要新添幾張,太舊的就淘汰了,半新不舊的母親就和一團蓧麵
,用蓧麵團在舊畫上搓,橫搓豎搓,就把畫麵上的灰塵舊漬粘掉了,舊年畫就新了幾分。那年月人們畢竟收
入很有限,買年畫屬於奢侈消費。一張年畫的錢差不多可以打一斤煤油的。

                                  2023年1月11日
                                      農曆臘月二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