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記憶(九)進城趕考 ( 上)
作者:太行山
高小一直是吳成佩老師教我們,他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高小畢業要考中學,要到縣城裏去考試,也是吳老師帶著我們去的。
我們村子離縣城140裏。一九六十年代初,從新堡向東一道溝出去,到石家莊村有15裏地,沒有什麽像樣的汽路(注1),汽車馬車就是在河灘上找比較平的地方走,即使日久劃拉出一個車路,夏天一發大水就被衝的沒影了。冬天河灘上結了冰,車上去不是打滑,就是車軲轆陷進冰窟窿裏被窪住。行人倒是有一條小路在靠一溜南山下的農田裏,一直到林底村,有七裏路。從林底村到石家莊村八裏路,也是走河灘邊上的石子小路。從石家莊村起到城裏有一條石子公路,也是到處坑坑窪窪,一下大雨有的路段就被洪水刮斷,斷了交通。那時候汽車也很少,馬車也不多,村民們的日子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物流也不是十分的要緊,所以對於公路的養護也不很重視。尤其到了寧化城(注2)要兩次過汾河,當時的寧化對麵山上沒有公路,是好幾丈高的峭壁山崖,山崖和寧化中間夾著一條汾河,人車都要在山崖南麵過了汾河到寧化,在寧化的一段城牆下向北走一段路,從寧化再過汾河到山崖北麵,那裏有個村子叫蒯屯關,從蒯屯關就可以一直北上到寧武城了。
俗話說“硬走十裏平,不爬一裏山”。按理我們應該走平地的大道,可是當時正逢雨季,汾河水暴漲,流急浪大,最深處可以淹沒騾子,且汾河上無橋無舟,我們過不去。然縣城裏的中學招生考試日期已定,我們必須按期到達,為此,吳老師帶我們走了一條山路。這條山路崎嶇難走,要翻越四五座山,山路都是羊腸小徑,行走起來很是費勁,父母親也頗不放心。但我們別無選擇。當然,走山路也既有它的好處,一是走山路不繞彎,可以少走十裏路,更關鍵的是不用兩次渡汾河,讓我們進城趕考成為了可能。
我們從村子北麵出發,過北河,經過大廟坪、從大廟向北開始鑽山溝,爬山,逐步走上一條窄溜溜的起起伏伏的山道,到大寺岩,又走山路到石壩村,又走山路下去到了夥夥溝村,走出夥夥溝村到了貫圪蛋附近,前麵就是一個一裏多寬的河灘。河灘上有一條河,由於是雨季,洪水過後的河水裏泥沙很多,河水渾濁,黃漫漫的。河麵比較寬,但水流平穩,也不很深。我們揙起褲腿提著鞋,趟水過去,就到了西馬坊村。西馬坊村背後又是一座山,我們爬上那座山,經過一些雜木森林,林間都是些少有人走的羊腸窄徑,曲曲彎彎,坎坎坷坷,上上下下,少有人煙。下山就到了一個溝口,那裏有一個村子,叫蒯屯關。蒯屯關東麵就是波濤滾滾的汾河,河下去一些對岸就是寧化城。這就是我們走山路的好處,避免了在寧化城兩次渡河。
從蒯屯關踏上了進城的正途。蒯通關村子東麵是約一裏寬的平地,平地上一條簡便的汽路伴著東邊的汾河一直向北延去,汾河向南流,我們循著汽路向北走。一路上西麵是連綿的山地,東麵是濤濤的汾河,正是:夏日炎炎,四野碧綠,路途長長,河濤隆隆,一群孩童,進城趕考。一條汽路如線一般把蒯屯關、川胡屯、化北屯、頭馬營、二馬營、三馬營、東寨等七個村莊串了起來。一群追夢的童子走在這條線上,穿越了一個一個村莊。童真無慮,不愔世事,卻在經曆著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站點。
化北屯有一個糧站,二區三區交公糧,買商品糧都在這裏。二馬營是一個大村子,據說是全寧武縣最大的村子,我們新堡第二。汾河川的村子有個特點,就是所有的村子裏的房屋都基本保存完整,沒有被燒毀的。不像我們新堡,抗戰時房屋被日本人燒毀不少,特別是村東,整座院子被燒毀,殘垣瓦礫,滿目瘡痍,比比皆是,這些後來都被鄉親們開成了菜園子,倒也成了村子裏的一道風景,有些收獲,貼補生活。
這一天我們走了大約七十裏(新堡距東寨80裏,由於我們走了山路,說是少走了約十裏路。),晚上就住在東寨。
東寨是汾河的源頭。東寨村西約一裏有個寺廟,叫雷鳴寺,雷鳴寺建在山坡上,汾河源就在雷鳴寺外東南角的山下。那裏有幾個很大的冒泉,不停的往外冒水,形成了一條河流,向東流去。河水把三馬營和東寨分隔開來,河南是三馬營,河北是東寨。我們在這裏要過汾河,不過這裏的汾河水不是很大,比家鄉的北河水大一些。從三馬營村東順路下去,河上有一個便橋,是用兩根木頭並在一起的那種橋,隻能一個人通過,走上去搖搖晃晃。過了橋順坡上去就是東寨村子的東頭。村子東頭有個很大的院子,大門上掛著一個木牌,上寫“車馬大店”四個字,這就是我們要住宿的地方。院子很寬敞,有車有馬,人聲嘈雜。院子北有一眼水井,水井旁有飲牲口的石槽。井水不很深,井口架著一個提水的轆轤,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個轆轤,很是好奇,都想試著搖幾下。水井北邊不遠有一間大房子,地上鋪了一塊大大的苫布,就是我們晚上睡覺的床鋪,好在是夏天,倒也涼快。小孩子家就像一塊大街上踢來踢去的石頭,頑皮的很,睡覺不知顛和倒,吃飯不知饑和飽。在那個車馬大店裏到底吃了什麽,睡的怎樣,第二天如何起來吃飯出發等,都被忘記得一幹二淨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