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
姐姐大我十歲,出生於一個書商兼具的家庭。姐姐一出生就趕上戰亂,七八歲時村裏土地改革,房屋土地等祖輩們苦下的財產盡數分給了他人,一家人淨身出戶,姐姐隨父母一時無家可歸,寄居在別人的一處厥犢小屋中。生活陷於窘困,母親不得不外出乞討,姐姐成了母親的幫手。好在祖上尚德睦鄰,鄉聲甚好,每每乞討滿載而歸。有時善物較多,還的捎話叫煥恒叔前去幫忙。
時局稍有安頓,母親就送姐姐上學。一九五八年姐姐完小畢業,考上了縣城的學徒工人。
姐姐天性穩重平和,毅力堅韌,好學耐心,待人誠實厚道,語直心柔。尤其具有不忘初心的美德,把微薄的薪金,盡其所餘補貼家用。打我記事起,就記得姐姐常常帶錢物回來,加上父親在供銷社也得到一份工作,讓母親這位持家高手,把日子打理的風和日麗,冬暖秋溫。
姐姐的工作順風順水,對家庭的資助從未間斷,對父母的恩澤銘記於心,對弟弟妹妹也格外關心。在我讀初中的那幾年,時常托人帶錢和糧票衣服鞋帽給我。初中畢業,姐姐就在城裏給我找了零工。七十年代姐姐先後幫我和妹妹在寧夏安排了工作,圓了父母親的心願。
人們都說女兒是爹媽的小綿襖,而我的姐姐可以說是家庭的頂梁柱。在我的生活閱曆中,一個閨女如此的承擔娘家的生活擔子,少之又少。可見姐姐的人品高貴,對父母的養育恩德不忘,對家庭的貢獻傾心傾力,不忘初心,不忘生她養她的那個家
人最不容易做到的事,就是把自己的辛苦錢給了別人。這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細想想我們這一輩子白白的給過誰錢,可能最多的,最心甘情願的就是給兒女,至於父母即使有這個心,也恐怕沒那個機會,至少我是有這樣的經曆,是這樣做的。這樣做都是很平常自然的事,沒人笑話你,人們說給兒女錢是投資,給父母錢是消費。其實給兒女應該是資助,給父母應該是責任,說得好聽一些是回報。
這種父母與兒女之間的所謂家務事,說起來比較複雜,各有各的說法,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有的兒女會義正詞嚴的對父母說:當初你生我的時候,又沒有征得我得同意。言外之意是父母生了兒女,就不要想著指望得到兒女們的回報,那是你自願得,我們不領情。這實在是一種可悲得說辭,無論從哪個角度都難以說得過去,於情於理於法都是講不通的,然而當下流行。做父母得隻得忍受,心中流淚,臉上還掛著笑容,因為怕兒女不開心。當初心甘情願生他們,後來心甘情願養他們,現在心甘情願受他們的氣,有的還心甘情願繼續為兒女們服務,奉獻那殘留的一點點精力。
人和人相處是會有矛盾的,家庭也一樣。有矛盾就是生活,沒有矛盾就沒有生活。矛盾有各種各樣,但家庭矛盾比較特殊,特別是兒女與父母的矛盾。兒女住在父母家理直氣壯,父母住在兒女家小心翼翼,時日長一些,兒女都不喜歡了。人們常說“一斤米養一個恩人,一鬥米養一個仇人。”就是這個意思。長久的對兒女好,兒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一但父母做錯了事,或者能力不濟,兒女就不高興了。尤其是當父母漸漸老去,成了兒女的負擔,最後就產生了怨恨,不是父母對兒女產生了怨恨,而是兒女對父母產生了怨恨。
人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反映在對待自己的爹娘上。這也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