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點滴(三) 開小灶
作者:太行山
初中時的物質生活是比較單調的,但也是溫暖的,這溫暖主要來自父親母親。
校園裏每天都會有來學校看望自己孩子的家長,那一身補丁衣服的打扮,那一臉透著艱辛與希冀的慈祥,這神聖的形象從那時就已經下載到了我的大腦這塊硬盤中,隨著年代的積累越發的清晰溫情,曆曆在目,叫我深深的想念。他們是給自己的孩兒送食物來的,為此食堂專門留出一節蒸籠來讓我們開小灶。
學校的蒸籠很大,都是邊長一米五左右的正方形木籠,我們那節籠每天中午都放的滿滿的,有白麵饃饃,有黃米油糕,有黃菜饃饃,有山藥餅餅,有蓧麵餃餃...有的放在茶缸裏,有的裝在飯盒中,有的用碗,五花八門,五顏六色。大師傅罕撓子看著滿籠的食物,意味深長的說過一句話:這節籠蒸的不是飯,是天下父親母親的一片心那!
蒸籠裏放的最多的是山藥,同學們用細麻繩或粗線繩結一個帶串口的小網袋,裝幾顆山藥紮了口,做個記號放在籠裏,開飯時取來,打開串口,撥去山藥皮放在碗裏用筷子紮碎,加入父母送來的炒麵拌勻,味道十分可口,也可以搭配高粱麵河撈一起吃,高粱麵河撈的澀味就會減少許多。
那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食物箱,每天都會在課餘時間為自己開小灶做準備,比較忙碌,頗有趣味,現在想來那種校園生活對青少年的成長好處多多。
同學們來自全縣各地,我的好友馮喜才、王二娃離家隻有幾裏路,十天半月就有食物送來,家在四區的王瑞遠一些,家長就趕著毛驢來。那時全縣隻有一條石子公路,交通不方便,人們出行主要靠步行,但是山高路遠阻不斷父母對兒女的牽掛,天天都有送食物的家長來,有的扛著布袋,有的揹著背簍,那裏邊裝著的都是父母親從他們的飯碗中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那時的食物比較匱乏,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家比較普遍。
我的家庭條件算是比較好一些的,那時父親在供銷合作社應事,常去縣城,正好經過東寨,順路就帶東西給我。父母親給我帶的食物有炒麵、山藥、小米、豆麵、白麵饃饃、山藥餅餅、炒豆豆、糖三尖、月餅等,很雜,還會有炒好的豬肉,裝在罐頭瓶子裏,加滿豬油。
有時我會做豬肉小米飯,按照母親教我的方法,把小米淘淨,加入適量涼水,放幾塊炒好的帶著豬油的豬肉及幾粒食鹽,蓋上蓋拿去蒸。蒸出來的小米豬肉飯那叫一個香呀,蓋兒揭開肉香米香立刻飄散開來,好朋友們圍攏上來毫不客氣的爭食,吃罷舔舔嘴唇,餘香猶在。
到了冬天,宿舍生了火爐,是用磚頭和泥壘成的朝天開口爐,沒煙筒,燒煤渣。星期天我們就圍著火爐合夥開小灶——拌疙瘩湯。
洗臉洗腳的臉盆用沙土擦擦,洗幹淨就是鍋,添半盆涼水,丟一撮鹽,山藥連皮切成指頭粗的條下鍋煮,豆麵放大碗中,少許少許的加入涼水,邊加水邊戳且拌,拌成大母指頭大小的麵疙瘩,下鍋煮,煮到豆麵疙瘩由白變青就熟了,放入蔥花起鍋。夥伴們每人舀一大碗,綿沙的山藥條配兼有蓧麥豌豆香的珊瑚狀的筋道的麵疙瘩,吃的人心舒胃暖臉燒熱汗流。
那時在城裏工作的姐姐也去看我,會給我帶去海藍色的學生製服和高腰白球鞋,所以我穿得像個城裏娃,姐姐還會帶去麵包、桃酥等點心,走時給我留下一些錢和糧票,囑咐我學校的飯吃煩了就到飯館改改口味。
學校對麵30餘米處有一家飯館。
在飯館吃飯要先到櫃台交錢和糧票買一個小小的木牌,上麵寫著菜名,跑堂的看了客人的木牌就唱山歌似的吆喝:刀削麵一碗,花生米一盤---,聲音婉轉尾音很長,讓顧客聽得心情舒坦,感覺頗有尊嚴。飯館裏賣過油肉、回鍋肉、炒粉條、炒雞蛋、炒白菜、炒豆腐和炒豆芽等炒菜,麵食有白麵饃饃、蔥油花卷、葷素包子、撈麵和炒麵等。炒麵有炒削麵、炒蓧麵河撈。炒蓧麵河撈有肉炒、蛋炒和素炒。肉炒半斤盤,半斤糧票兩毛七分錢;蛋炒半斤盤,半斤糧票兩毛三分錢;素炒半斤盤,半斤糧票一毛七分錢,我買素炒半斤。
素炒蓧麵河撈,炒鍋中加胡麻油丟入蔥段爆香,加綠豆芽、青菜、蓧麵河撈(蓧麵河撈是蒸熟的,就熱在蒸籠裏。)大火掂鍋,邊掂鍋邊用炒勺把河撈切斷。隻聽到鐵勺敲擊著炒瓢,炒鍋中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炒到青菜變色出鍋裝盤,一分多鍾就好了。
素炒蓧麵河撈,冒尖冒尖一大盤,綠的青菜,白的豆芽,油汪汪的,核桃色的細條條蓧麵河撈相互纏繞,冒著微微的熱氣,這熱氣中浸潤著蔥花香,浸潤著蓧麵那獨特的故土香,這食物無論何時都是美味,醉人心肺,饞人脾胃,飽人眼目。她是家鄉的魂,她是故鄉祖輩的智慧和那山那水靈氣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