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記:阿姆斯特丹之安妮日記

(2022-04-06 07:32:23) 下一個

     遊記:阿姆斯特丹之安妮日記

              作者:太行山

    安妮小屋之所以受世人關注,不僅僅因為它是安妮的避難處所,更因為安妮在這裏寫下了21萬字的日記。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的日記純粹是為自己而寫,後來她改變主意,決定寫所有看到和聽到的事情,並寫出自己對事情的分析評論,她想著將來出一本書,把在避難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公諸於世。
    透過她的日記可以看出,安妮是一個開朗樂觀、活潑可愛、善於思考的女孩。即使是在最恐俱、痛苦的黑暗時刻,安妮也仍然以積極的心態麵對一切。她在日記中寫到:“我相信今天失去的幸福一定能從大自然裏再找回來。有信心和勇氣的人也決不會困死在不幸的遭遇裏”。
    安妮是一個善於思考,熱愛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女孩。他在日記中說:“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裏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與浪漫的情事,並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記裏這樣寫道:“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著。”
    安妮13歲進入集中營,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於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使這本《安妮日記》成為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安妮日記的最後一則,所標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1944年8月4日大約上午10點,有人打電話舉報王子運河263號藏有猶太人,隨後納粹警察帶人突襲了密室。
    安妮在1945年3月9日死於集中營,死因是斑疹傷寒,那一年安妮16歲。英軍於同年4月15日解放了這個集中營。她的親人中,隻有父親奧托·弗蘭克活著走了出去。
    戰爭結束,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決定完成女兒的夙願,將21萬字的日記出版問世。 他在以後的日子裏,一直在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共享。他於1980年8月19日過世。
    《安妮日記》,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安妮一家被捕後,日記被米普·吉斯發現並保存下來。二戰之後的1952年再次出版為《安妮日記》,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圖書之一,有多國語言的翻譯版本,拍成戲劇、情景劇、短片和電影。
    後來,安妮成了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選《時代雜誌》“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一顆編號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為“5535 Annefrank”。
   
                                       
              2019年9月18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