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很美

評論時事,發表觀點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從“鴉片”到“芯片”----中國是如何輸掉二場戰爭的?

(2023-02-26 11:57:14) 下一個

從“鴉片”到“芯片”----中國是如何輸掉二場戰爭的?

 

  • 鴉片戰爭是大炮轟開了國門
  • 芯片戰爭是拿來主義遭到了知識產權的阻擊
  • 軟體戰爭是落後民族被先進文明所拋棄

 

 

180年前,中國輸掉了鴉片戰爭,二次。5年前,中國輸掉了芯片戰(中興事件,華為),2023年,中國正在輸掉軟體戰(人工智能)。好像列寧與馬克~吐溫都曾說過“曆史不是簡單的重複,但卻有驚人的相似”。

當中國人還沉浸在為180年前的那場蒙羞的戰爭而對天長嘯時,最近有一本書,叫《芯片戰爭》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 by Chris Miller ,講述了中美之間圍繞者芯片,被稱之為新時代原油,進行的深層次較力。

            把時鍾撥回2008年,隨著二個重要事件,北京奧運會與金融危機,這個世界似乎正在東升西降,一顆東方明珠正在冉冉升起,然而,僅僅過了10年,到了2018年,隨著貿易戰的升級,中國上升的勢頭被遏製,三年疫情下來,中國嘴裏喊著大變局,但自身卻無可自拔地向下滑落。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中國是否進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曆史漩渦?這是一個相對宏大的主題,但這裏試圖用簡單的筆觸探討一下。

仔細考察曆史,你會隱隱約約感到,中國的命運,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2020年的芯片大戰,在180年間,經曆了一個世紀輪回。中國從閉關鎖國,到動態清零,西方從轟開國門,到圍堵中國,中國從嚐試接觸西方,到自以為超越了西方,結果被西方反製。

簡單回顧一下那段曆史,1840年到1900年,60年間,封閉的中國受西方列強的衝擊,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直接導致了1911年辛亥革命,最終推翻帝製。 1860年開始的洋務運動,雖然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畢竟是開始了向西方學習的啟蒙。

            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鴉片戰爭。實際上是二次。

第一次1840年,是中英貿易衝突,發生在南方的廣州。標誌性事件虎門炮戰,結果是《南京條約》。第二次1860年是中國與英法貿易戰,發生在天津,北京,以火燒圓明園為標誌,結果是《北京條約》。期間還有一個插曲,就是沙俄趁機逼迫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奪走了東北的大片土地。鴉片戰爭使中國承受了巨大恥辱,但沒有後來的賠款大。

所謂的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當時國內仇外情緒高漲,義和團趁勢起兵,殺害外國傳教士與外國使節,西方諸國聯盟討伐,有點像今天的反恐,所謂的八國聯軍,實際上是11國聯軍,八個國家實際出兵。雖然名字叫多國聯軍,一共隻有2000多人,一路殺進北京城,皇室倉皇出逃,看守政府被迫簽署城下之盟----《辛醜條約》,簡稱庚子賠款,中國賠償4億5000萬兩白銀,39年,本息合計9億8000萬兩。直到民國政府,實際賠付5.76億,占總額的58%。賠款對象是13國,其中俄國占28%,德國占20%,法國占15%。

            隨著二次鴉片戰爭的失利,促使國人反思。自1860年開始,有識之士開始探索洋務運動,推動中國接觸西方文明。再看今天的中國,改革開放就像一場新時代的洋務運動。

如今的新洋務運動,在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滋生了民族主義,引起了西方的不適與反感。其結果正在逐步走向其初衷的反麵。

中國的困境在於,不是沒有人看到問題,而是意見無法傳導至高層,也不能傳播,引起社會的討論。在一黨專製的壓迫下,民眾受到信息的誤導,產生了錯誤的認知,加劇了這種危機的醞釀。好比一輛滿載的巴士,朝著懸崖狂奔,沒有人敢於提醒司機,也無力勸導乘客。

40年來,雖然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甚至稱為是奇跡,但百姓思想毫無進步,這與一黨專政與老百姓的認識水平都有關係。最可笑的是人人持有手機,都以為自己一機盡覽天下,殊不知自己在被動接受政府想讓你知道的黨文化宣傳。中國一味發展經濟,天生的捷徑思維與藐視規則,導致了與普世價值漸行漸遠,在經濟小有成效後,犯了以下幾個明顯的錯誤。

一,不經意間開始翹尾巴了,而且把目空一切的思潮付諸行動,對世界安全構成威脅,比如南海建島,威力威脅台灣等,

二.縱容民族情緒高漲,煽動一係列的排外事件,如反日運動,韓國樂天事件等;

三,不遵守協議,隨意挑戰國際秩序,如不遵守WTO入世協議,

四,用意識形態挑戰西方主流價值觀,如親俄反美;

五.在新冠病毒問題上隱瞞真相,阻止國際調查,最後結果可能會是另一個庚子賠款。

 

麵對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勢,西方世界采取了與舊鴉片戰爭手段不同,但目的相同的戰略。

A.從過去的打開國門,到主動圍堵中國,外資撤離中國,做好徹底脫鉤的準備;

B.小院高牆,設置貿易壁壘,阻止中國獲得具有競爭優勢的技術與設備,芯片戰略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C.從推動中國民主化進展,到防止中國紅色文化滲透西方,如打擊孔子學院,千人計劃等;

D.從期望幫助中國經濟發展,以帶動世界發展,到把中國的國力增長看成是零和遊戲,徹底認清了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安全的隱患,認清了中國發展與世界安全不可調和的矛盾。

芯片戰背後還有一個軟體戰,有二個層麵,一個是就是科技全麵封殺,讓中國失去製造芯片的基礎支持,另一個就是以人工智能全麵甩開中國。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上中國將徹底落後於世界。AI不僅是科技進步,更是一場思想革命,在這個領域,中國更加暴露了軟肋,即中國的“血栓點”太多,信息到處阻塞。太多的思想禁區,六四,文革,民主,大饑荒,病毒起源,俄烏戰爭。不用多久,隨著AI領域的迭代,中國會出現一個代差。雖然這種代差今天看來不明顯,但到了一定程度,差別就會變成可視,就像火車與馬車的區別。

因此,今天的芯片戰爭,是180年前鴉片戰爭的翻版。內容及形式不同,但目標與結果會驚人地相似。中國正在被世界文明所拋棄。中國的問題,早已超越了是否換掉習近平的爭論,也許當初是他個人問題,但今天,中國與西方的矛盾與衝突毫無疑問地達到了國家層麵。不是更換國家領導人,甚至不是共產黨下台能夠改變的,西方對中國的看法已經定型,外資撤離中國的計劃,不可能讓搬家的卡車走到半路再掉頭回中國。各國意識到,把自己的經濟命脈押注到中國有多麽危險。

芯片戰早已不是科技戰,而是思想戰,價值觀戰,國家利益戰,國際格局戰,世界秩序戰。中國不掌握技術核心,又不站在世界潮流一邊,失道寡助,必敗無疑。中國人有能力學習工藝,但無能力割舍自己身上的毒瘤,改正頑疾。

不要聽國內喊,掀起一個個AI趕超運動,都是在那裏做樣子。在AI領域,中國無法追上,今天的搜索大王Google完敗在ChatGPT麵前,按照這個邏輯推理,以百度搜索量占比5%的起點,中國在新軟體麵前,作用將被清零。ChatGPT還隻是開始,再發展一步,一定會對世界帶來巨變,同時排除了中國追趕的可能性。

隨著美國與荷蘭,日本達成封堵協定,芯片占實際上已經落幕了。軟體戰正在開始。不管熱戰是否發生,中國的衰落不可避免,這是一場新的鴉片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Wafik 回複 悄悄話 西方主流價值觀,對外排斥穆教,佛教,儒教,對內迫害猶太教,東正教。
現代西方文明經濟基礎就是建立在十字軍聯盟的堅船利炮對全世界的掠奪上的。

幾百年來,隻有中華大地,有著延綿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隻有中華民族有從失敗被奴役中再次崛起的歷史。鴉片戰爭是中華民族在被外族統治四百年後的最後一根稻草。

西方主流國家,意識形態上處處雙標,口頭上維持正義,暗底下處處煽動戰火。把自由經濟的大門設置上高高低低的門檻,自己國家內政問題重重,單邊製裁,卡別人脖子隻能加速自己的衰敗。
BananaeEggs 回複 悄悄話 攻台戰爭可能會步上清廷的北洋水師對日本海軍戰爭的後塵。拿破崙和希特勒,在陸地上橫掃歐洲,但兩人都麵對英吉利海峽,思慮再三,最終兩人都放棄渡海攻英,轉西深入俄境。共軍在路地上打韓戰,可以靠士氣和人海戰術,但一旦渡海搶灘,不但暴露了艦艇位置,且涉及渡海後勤補給,和陸戰完全不同。
dane_2022 回複 悄悄話 隨著美國與荷蘭,日本達成封堵協定,芯片占實際上已經落幕了
------------------------------------------------------------
美國先把自己的芯片製造搞上去再吹牛吧。美國已經不是占世界GDP50%的美國了。不用優越感那麽強,自以為能夠領導整個西方世界。尤其非歐裔的華人有這種沾光的優越感挺奇怪,不就是在美國多了些臭錢和自以為民主素養比較高麽。現在的情形是論錢不比一些國人強,論自由民主不比歐洲強,憑什麽聽你的,好處都讓你美國人拿走。

美國自己的問題是羅馬帝國式的衰敗,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還總是找蠻族的理由。消滅了一個蠻族還有下一個,帝國的衰敗還是避免不了。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一個個體沒有自由和基本權利、活的如圈養動物一樣隻知吃喝的國家,不可能有真正的創新和領先。不會有任何可以例外的領域。即使或有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也就是趕上了風口。運氣不錯趕上風口的豬,都可以飛得很高。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寫地非常有理、有據、精煉,令人心服、口服。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The chip movement in China is good fight. Unfortunately it is lost. China should focus on his strength.
簡單一點好 回複 悄悄話 確實如此。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發了一把,但底子還是比美國差。
doldentate1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評論文章

兄弟查一下你的QQH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