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濱遊記之二十五:再遊意大利(2009年3月12至19日)

(2022-05-30 02:13:23) 下一個

再遊意大利

第一次去意大利是2000年,沒有去羅馬。九年以後,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次專門去羅馬和羅馬南麵的那不勒斯(Naples)、龐貝(Pompeii)及東麵的幾個小城,如果說意大利的形狀像隻靴子,我們這次是在靴子的腳腕上轉了一圈。

傍晚五點半從華盛頓出發,直飛羅馬,八個小時飛行,五個小時時差,到羅馬是第二天早晨,機場有火車直達市中心,我們開會和住的旅館都在火車站附近,十一個歐元一張火車票,丫丫不要票。進火車站也沒有人收票查票,好像隻有外國來的人才誠惶誠恐地排隊買票進站,本國人都是大搖大擺的進站上車。車上的設備很現代化,人都有座位,悠哉遊哉看著窗外風景進城,丫丫一下子就看到了路旁的棕櫚樹,別看在地圖上羅馬和華盛頓基本上在一個緯度上,意大利一腳插在地中海上,凡是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都受益於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羅馬的氣候顯然比華盛頓要溫暖,陽光也要強烈得多。城外鐵路旁都是大片的莊稼地,不知種的是什麽,到處都是綠茵茵的春天氣息。

約半個小時就到市中心的火車站,這是近幾年翻新擴建的車站,很寬敞方便,經人指點,出來走四個街口,不到十分鍾就找到了我們住的旅館。我們旅館的街對門就是開會的旅館,丫丫測量過,從我們的門口到開會旅館的門口是三十步距離,夢華去報到,十分鍾就回來了。我們的旅館給我們的房間很高級,進門一扇牆都是鏡子,丫丫可以盡情地自我欣賞跳芭蕾舞,另外還有一間可走進的壁櫥,丫丫說是她的,她在裏麵寫字看書。旅館的飯廳在八層樓頂上,有個花園,可以在上麵觀看周圍市景,三天住在這裏是很舒服的了。

安頓下來馬上就可以出去轉,羅馬這個城市好像是給旅遊的人造的,街邊的房子都是小吃店,一看見吃的馬上條件反射,我們還沒有吃早飯呢。當地人是吃中飯的時間,照著他們的樣子,買塊發麵餅,中間夾生火腿(Prosciutto),夾生香腸(Salami),夾茄子,捧在手裏吃,其香無比。


羅馬街頭菜攤和正宗的比薩餅(丫丫攝)

羅馬是看櫥窗過眼福的好地方,賣服裝的店都是小小的,連世界級名設計師的專賣店也就一兩間櫥窗,但絕對沒有重複的樣子,色彩搭配奇特。羅馬人穿衣服好像並不講究名牌,但追求時尚。今年是黑色的服裝風行,街上俊男美女都是黑打扮,尤其是滿街飛的摩托車騎士,一襲緊身黑皮衣,一頭披肩長發,讓人不得不回頭。冬季的服裝大減價,我還真想買件意大利衣服,進了幾家店去試穿,不是太小,就是太時髦,時尚是屬於年輕人的。羅馬市區街道還是幾百年前的樣子,停車的地方幾乎沒有,多數人都乘公交車或地鐵,再加上油價貴,很流行的是迷你型汽車,路邊別的車得順著路沿停,而它隻要有個縫,可以橫對著路沿停,這也是一景。

走了大約二十分鍾的路就看見古羅馬的廢墟了,麵積非常大,如果進去轉,轉一天大概都不夠,正趕上廢墟的工作人員罷工,所有入口都不開。好在廢墟都低於地麵,站在外麵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丫丫的曆史課正學到羅馬帝國這段,她看到幾座雕塑能說出名字和故事來,這使我們有點成就感。


市中心街旁的古羅馬廢墟

羅馬城在公元前八百年就見雛形,它是七個山頭組成的地區,七個山頭是七個部落,最後由一個喝狼奶長大的野孩子稱王,這個王在公元前509年被推翻後,羅馬實行的是共和製(Republic),由議會每年選舉兩個領導施行管理。這種表麵上的民主施行到公元前45年,被著名的戰將朱利葉斯(Julius Caesar)廢除,他宣布稱帝。他隻稱了79天的帝就被人刺殺了,但以後的羅馬帝國就一個皇帝接著一個延續下去了。在幾乎同一個曆史時期,中國的秦始皇也在公元前221年稱帝,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一定需要這種獨裁的君王統治。不同的是出現了耶穌,公元33年耶穌在耶路撒冷被羅馬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他的門徒彼得和保羅於公元42年來到羅馬,他們一定是做了大量的傳教活動,引起君王的不滿,羅馬帝國可以容忍其它宗教,唯獨基督教不行,皇帝和奴隸怎麽可能在上帝麵前平等呢,要知道那是一個以觀看野獸和奴隸、奴隸與奴隸之間格殺決鬥為樂的野蠻社會。羅馬帝國對基督教進行了長達數百年殘酷的鎮壓,於公元67年,彼得和保羅都被殺死,彼得死時和耶穌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們所傳播的平等博愛等基督教義,順應了人們對君主王朝恣肆暴戾的不滿,如燎原星火,愈燒愈旺,到公元320年,羅馬建造聖彼得大殿來紀念他,到380年君王狄奧(Theodosius)封基督教為羅馬國教,這可是天翻地覆的平反昭雪。這次來羅馬才對這段曆史有個了解,才知道為什麽早期古羅馬遺址信奉各種各樣的神,到後期才開始有十字架和上帝,才知道基督的出現對人類進步起了多麽巨大的推動作用。原來每年看丫丫學校的聖誕節表演活動,對他們總是唱那些歌演那些戲不以為然,現在感到要重新認識這段曆史,什麽事物的存在和消亡都有它的道理,不能簡單否定或盲目崇拜。


鬥獸場

羅馬帝國的初期,有大量戰爭掠奪來的財富,戰俘和奴隸可以奴役,於是乎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道路,這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一詞的來源。再有,眾多人口聚集羅馬,井水已經供不應求,修建供水渠(Aqueduct)是羅馬人對世界做的一件創舉,以後推廣風行歐洲,我們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都看到保留至今的供水渠,當作文物景觀供人參觀。工程很大,把山上的泉水收集起來,然後逢山鑿洞,遇壑架橋,橋上橋下可以走車行人,橋的中間是密封的輸水渠道,都是用石頭壘砌出來的。丫丫學到這課時老師要求每人畫一幅供水渠的畫,別人隻能照書上的圖畫,丫丫腦子裏有看見過的真實圖像。有了取之不盡的水,就使羅馬人有條件洗澡,據說那個年代英國皇後一年才洗兩次澡,羅馬人則天天洗,公共澡堂成了羅馬人生活中的必須,難怪世界各國的羅馬廢墟裏都能發現個澡堂,小若盆塘,大若遊泳池。噴泉也是隨之而來的奢侈品,全世界最精華壯美的噴泉大概都集中在羅馬市了,每個街角廣場都會有個噴泉。


貝爾尼尼的噴泉之一摩洛(Moro)

第二天上午開會,以前的會議我也參加,但發言的內容都不記得,這次一個發言引起我的興趣,是羅馬大學的教授談垃圾處理和黑社會的關係,可惜口音太重,又沒有分發材料,許多關鍵的論點沒聽清。像垃圾處理這種問題,政府的規章製度很嚴,違反規定就會罰款,給黑社會錢他也可以幫你解決。這樣企業從經濟效益出發就有個選擇,是給黑社會錢還是交罰款。不管結論如何,有一點很明了是黑社會堂而皇之地在意大利參與社會的管理。

下午我們就走到羅馬市的另外三個區去參觀,參觀的景點實在是太多,如果按照旅遊書指引的路線走,光羅馬市玩一個星期還不夠。我們是找重點,先看萬神殿(Pantheon),中國人翻譯成萬神殿是把它和教堂區分開來,公元前27-25年建造它的時候還沒有基督教,到公元609年教皇把它改成教堂,以後有許多教皇死後埋在這裏,無數個墓碑排在牆邊,最吸引人的是畫家拉斐爾(Raphael)的墓碑。他雖然沒有教皇的身份顯赫,但是他的藝術創作為人景仰,1520年他死時要求葬在萬神殿等於和教皇平起平坐,也被許可了。葬禮時禁止他多年的情婦、也是他多年的模特參加,但是他墓誌銘是他的未婚妻、也是他的庇護人教皇的外甥女寫的,等級觀念還是有的。

十五、六世紀羅馬的藝術達到頂峰,和教皇慧眼用人也有關係,像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拉斐爾(Raphael)、貝爾尼尼(Bernini),都是在二十歲初頭就被教皇委以重任。我們這次看了許多貝爾尼尼的作品,他22歲就開始在羅馬搞藝術,直到他82歲死,60年的藝術生涯,先後服務過八任教皇。他的作品遍及羅馬的每個角落,大到教堂、廣場、橋梁,小到畫像、身上的佩飾,他的作品把唯美主義推到了極限,人們說沒有貝爾尼尼就沒有羅馬,羅馬是貝爾尼尼的羅馬。接著觀看的噴泉就是貝爾尼尼的1651年的傑作,四個巨人象征著四條河:尼羅河、多瑙河、恒河、還有一條我們不知道中文名字的(River Plate)河,那時的人大概還不知道亞馬遜河和長江。往下走到羅馬市區的第伯爾河(Tiber)邊,過天使橋,這是羅馬最美麗的橋。橋上有十座天使雕塑,也是出自貝爾尼尼之手。


古堡和貝爾尼尼的天使橋

下麵我們去著名的景點西班牙台階。當時西班牙駐羅馬大使館就在旁邊,以此得名,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大使館。羅馬是個山包林立的城市,台階很多,但這個是最長最寬的。早年狄根斯訪問羅馬時,這裏是藝術家的模特聚會的地方,模特們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希望能吸引有錢藝術家的眼光。電影“羅馬假日”裏,赫本在這裏有吃冰激淩的鏡頭。現在大批批地遊客來到這裏,隻是在台階上坐著曬太陽,吃冰激淩,看過街電影,我們也在其中。


西班牙台階前

都說羅馬的教堂比一年的天數多,我們第三天一整天都貢獻給教堂,去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參觀。一早去乘地鐵,地鐵的人很多,我們事先說好要提高警惕,羅馬的扒手是有名的,東西都由夢華背著,重要的錢包證件都在他的兩個褲兜裏。車上人擠人,我就讓他把書包挎在前麵,然後我眼睛盯著他的褲兜,還真看見一隻手在摸他的褲兜。是他身後的一個小夥子,戴副墨鏡,挎一個書包,他用書包當掩護,手在書包底下活動。幸虧夢華的旅遊褲兜在腿的膝蓋兩側,比較低,又有拉鏈,沒能得逞。丫丫也看到了那隻罪惡的手,她說真想用相機照下來,夢華本人一點都沒感覺。

梵蒂岡整個是用圍牆圍起來的,麵積可能還沒有故宮的大,對外開放的一處是大教堂,還有一處是博物館,另外一些小辦公樓是不對外的。我們趁著早晨精神好,先參觀博物館,租了兩台錄音機,一個是英語,一個是華語,所有展廳展品都標有號碼,輸入號碼就能聽講解,從古埃及、古希臘、到抽象派現代藝術,世界頂級珍品都在這了,隻能用美不勝收,歎為觀止來形容。最令人震撼的是西斯廷殿堂(Sistine Chapel)的壁畫和屋頂畫,均出自米凱朗基羅之手,屋頂畫“創世紀”(Genesis)用了近四年半的時間,壁畫“最後的審判”(Last Judgment)用了六年時間,他從十三歲進作坊當雕塑學徒,25歲完成了“聖母瑪利亞膝上抱著基督屍體”(Pieta)的雕塑一舉成名,後來還雕塑了“大衛”,他最喜愛的是雕塑,所以當教皇委任他來羅馬畫壁畫時,他並不情願。想象那時的條件,沒有燈光,隻有油燈照明,還要爬到架子上仰著脖子往屋頂畫,屋頂是弓形的,還要考慮到上麵的畫像地麵上的人看不會變形。但是一經他的手畫出,就是驚世之作,幾百個人物的圖畫,個個神情兼備,栩栩如生。但他畫畫從來不用女模特,也從來沒畫過芳鄰少女,畫中的女人都是體健身碩的中年婦女,而且是用男模特畫的。他終身未娶,和一個寡婦曾有一段友誼,寡婦死了以後他悲痛不已,特別是對自己當寡婦在世時不曾親她的手和額頭追悔莫及。他最喜歡的是一個貴族公子,為之傾倒,專門為他寫了幾十首情詩,“大衛”就是以他為模特的。米凱朗基羅到八十九歲才死,漫長的一生都奉獻給宗教藝術,他的藝術成就至今仍被稱為是不可逾越的巔峰。西斯廷殿堂旁邊是拉斐爾(Raphael)屋,以畫家的名字命名,裏麵都是他的畫。他與米開朗基羅是同時代的人,但晚生早死,隻活了37歲。他畫的聖母瑪麗亞都特別美。有一張畫他的情婦的肖像一點不比蒙娜麗薩差,神情俱備。

進聖彼得教堂除了過安檢以外,還規定不許穿短褲和露肩膀的衣服,好在還不是熱的季節。我們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為了登上教堂的圓頂,排隊的時間是值得的。圓頂71米高,是羅馬市的最高點,但爬樓梯時要有心理準備,有心髒病的人建議多花兩個歐元乘一段電梯,但還要爬三百多級台階,上去了以後就沒退路,都是一人單行的窄道。


從聖彼得教堂圓頂上往廣場看

這座教堂公元325年建在彼得的墓地,到十六世紀教皇決定原地翻修,用了120年才完工,是個集世界建築、美術之大成的作品。裏麵每件雕塑都是名人傳世之寶,特別是前麵提到的聖母瑪利亞膝上抱著耶穌的雕像,夢華說是使他這種不信教的人看了以後都會靈魂升華。現在這座雕塑用玻璃保護了起來,使人不能近距離觀看了,效果相對差了點。富麗堂皇的華蓋和門前廣場都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來參觀的是人山人海,大部分是旅遊的,但其中不乏朝聖的信徒。我們路過一群信徒在樓下不知哪位教皇的墓前,一邊唱一邊哭泣。到處可見穿著修道士和修女衣服的人。羅馬不愧為天主教的聖地,處處展現著教皇的神聖、富有、包羅萬象。就像是五嶽回來不看山,黃山回來不看嶽,我們可以羅馬回來不看教堂了。


聖母瑪利亞膝上抱著耶穌的雕像(夢華攝)

還是說說意大利的吃吧。兩天中我們去吃了餐館、路旁小鋪、和超級市場買現成的,感覺意大利餐很對口味。像披薩,並不是我們在美國吃的那樣厚厚的,塗滿了番茄醬的,而是很薄,放幾片肉、幾片綠色的菜、灑點橄欖油,其香無比。一是肉香,二是那種青菜香。我們特地在菜攤買回來吃,以補旅途蔬菜的不足,這種菜我們隻買給兔子吃過,炒來吃不好吃。在羅馬的最後一天晚上去餐館吃了一頓正餐,這家餐館是書上推薦的,就在我們住的附近,晚上七點開門,我們到那裏時是還沒開門,陸陸續續已經有幾家人在門口等著了,可能都是讀書的遊客。按照意大利人吃飯的規矩,我們要了酒、台頭、第一道菜、第二道菜、量一道比一道多,到第二道菜時肚子已經飽了。看見旁邊一家日本人比我們聰明,沒有要第二道菜。東方人吃西餐胃口都比較小。

各種形狀和色彩的意大利麵條以及美味無比的寶塔菜(丫丫攝)

第四天早晨,到火車站租了車,一路往南開,不到三個小時就到目的地那不勒斯(Naples)。我們是哼著柴可夫斯基天鵝湖那不勒斯之歌出的高速公路,還沒進城,就給堵在山洞裏。那布勒斯是背山麵海的城市,新修的路都是穿山而過,那是星期天的中午,外麵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在三條線的山洞裏堵了半個小時,在汽車的廢氣中熏著,白天鵝都變成黑天鵝了。摩托車在大車中間擠來擠去,它可以上人行道開。開始還以為出了交通事故,結果什麽事都沒有,就是天氣好,大家都想進城到海邊玩。隨著車流一直開到市中心海濱公園。


A-羅馬(Rome),B-那不勒斯(Naples),C-阿瑪爾菲(Amalfi),D-曼弗雷多尼亞(Manfredonia),F-泰爾莫利(Termoli),H-Fiumicino(達芬奇機場)

那不勒斯是個比羅馬還早、公元前1000-900年由希臘人建的城市,有天然良港,眾多島嶼,一度是意大利的首都。但幾經征戰,加上意大利二戰以後恢複重點放在北方,造成南北貧富不均,不可思議,現在的那不勒斯是個貧困城市,年久失修的居民樓上掛滿了晾曬的衣服,這是那不勒斯市的形象。我們找旅館頗費了一番周折,首先雅虎地圖上就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新開發區,盡管書上的照片把那拍得像香港新界一樣。去個大旅館,問了會說英語的服務員才知道方向,是在原來港口的貨區。海港的商業作用已不複存在,隻停泊著幾艘大型遊輪,在貨區的大片荒蕪的倉庫集散地修建了非常現代化的開發區,有高樓大廈、辦公樓、公寓、商店、就是沒人,我們住的假日旅館二十多層高,大部分是空的,晚上從窗戶望出去,偌大的廣場,燈光照明,隻有幾個小孩在踢球。


那不勒斯典型的街景(丫丫攝)

下午我們想開車到市區轉轉,旅館服務員堅持說我們會迷路,一定要旅館的班車領我們去,我們跟著他走才知道要穿過一片貧民區和火車站,迷路不至於,但有點危險。到了市區大部分商店因為是星期天不開或者已經關門,我們趕緊找個開門的店買晚餐,店門口到處都是停車位,我們剛停好一個人上來要我們三歐元的停車費,我們覺得不對頭,明明是隨便停的地方,就又換了一個地方。後來發現車被人砸了一拳,估計就是那個要錢的人。總之那不勒斯是個很好的地方,但是不擺脫貧困就好不起來,很可惜。

從那不勒斯向南到龐貝(Pompeii)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龐貝之大和維蘇威(Vesuvius)火山之小都出乎意料之外,路過維蘇威火山時,怎麽也不相信這個不起眼的1200米高的山包,在公元79年爆發時氣吞山河,不僅頃刻之間掩蓋了周圍方圓幾百公裏的土地,還把海岸線擴張了一百多米。當時刮的是西北風,所以火山灰和石都落到東南方向,有五、六米厚,緊接著下暴雨和泥石流,把北部地區也通統掩埋,有二十米厚。這以前的曆史就消失在地下長達1700年,直到1709年,山北部的居民挖井,發現地底下有個劇場,以後也陸續發現了下麵的住房和雕塑,但北部的埋得深且結實,發掘工作進展緩慢,有些地方上麵已經住了人,也不易開發,隻有南邊龐貝一帶進展比較順利,把地麵上五、六米的火山灰和岩石翻開,露出了曆史的本來麵目。


龐貝廢墟和維蘇威火山

龐貝是一個有相當規模的城市,現在開發出來的有64公頃麵積,有城門和城牆、教堂、廣場,劇場就有大,中,小三個之多。這裏靠近火山一直以溫泉有名,所以公元前700年就有居民了,街道都是大石頭鋪路,路麵有車轍壓出的痕,路旁有人行道,比街道要高,路口都有石礅,供行人過街用,看樣子街道還有排水泄洪的作用。每個街口還有個水龍頭,說明人家還有自來水。


廢墟裏的展品和一戶富人家的浴室

開發出來的廢墟一家一戶都編了號碼,房子的格局大致相同,都有一個小四合院,院子中間或是噴泉,或是雕塑,富裕的家庭院子周圍的房子有大理石的柱子,房間地麵是彩色石子鋪成的圖案,牆上是壁畫,壁畫的圖案和色彩還很鮮豔。有幾家是必須看的,其中一家房間裏的澡盆之大,牆上裝修的雕塑(擺油燈的)之精美,是兩千年以後的今天都望塵莫及的。還有一家是不開門的,但是有工作人員在裏麵工作,我們就推門而入,那家的壁畫就像是博物館的展品。此外,大量發掘出來的壇壇罐罐,和後來用石膏灌製的死人和死動物的形狀,就堆放在倉庫裏。龐貝還有個大澡堂,像遊泳池那麽大,它旁邊是小的澡盆,有熱水的、溫水的、和冷水的,再旁邊是個妓院,妓院的牆上是黃色壁畫,可以想象那時龐貝人的生活是多麽驕奢淫逸。


牆上的壁畫和地上的馬賽克

發掘出來牆上的許多書寫文字還保留著,有市長候選人名單,由富人團體每年推選兩個人來管理城市,是希臘式的民主。火山爆發以後龐貝的死亡人數有4-6千,當時的目擊者是一個船上的水手,他留下來兩封信,他的伯父是船長,船長企圖上岸去救人,但是被火山灰的煙塵窒息而死。總之龐貝是個曆史標本,活生生地表現出兩千年前人類的生活情景,非常值得參觀。

從龐貝到我們當晚住的地方阿瑪爾菲海岸(Amalfi Coast)不是很遠,但有一個小時的路是在曲裏拐彎的山崖上開,一邊是陡峭的山石,一邊是懸崖絕壁,下麵就是大海,風景是美,可我們哪有心思觀景呀,隻顧提心吊膽地開車,我們開得稍微慢一點,後麵的車就不耐煩,看到是黑色的車,戴黑墨鏡的人開,我們就趕緊給讓路,生怕是黑幫,終於到達目的地。這是世界有名的度假勝地,房子都修建在山崖上,背山麵海,我們的旅館也是。這是個家庭管理的旅館,重新翻修一新,領我們進房間的老頭大概是爺爺,很凶,告訴丫丫背包不能蹭牆,蹭壞了得賠錢,房間裏也貼著告示;不許在客房裏吃東西、喝飲料等等,嚇得我們都沒敢抱怨客房的油漆味太重,我們叫他墨索裏尼。


從旅館的陽台望小鎮

晚上經墨索裏尼指引到鎮中心一家很好的餐館吃了晚餐,好像餐館裏一半吃客都是我們旅館住的人,吃的東西很地道,但是我們不應該點米飯,他們的米飯我們吃起來都覺得是夾生飯,這是習慣問題,我們在西班牙吃的米飯也是夾生的,他們認為米粒裏硬的好吃,意大利的麵條也都很硬。小鎮五髒俱全,教堂很大,還有一個修道院。市中心隻有一條街,兩邊都是商店。居民們安逸地生活著,我們奇怪他們除了旅遊業,靠什麽生存,出入就是一條路,多數人沒有到外麵的城市去過,我們問墨索裏尼到中部的一個城市路好不好走,就三個小時的路程,他說他從來沒去過。丫丫則奇怪他們的小孩怎麽可以在街上自己走路,跑來跑去沒大人領著。其實世界上大多數人不都是這樣安逸地生活著嗎。

我們感覺保護傳統文化是根植於意大利人心深處的東西,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都有值得驕傲的教堂、古堡,並不是為了招攬遊客賺錢,而是他們願意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以此為榮,以此為樂。

黃昏時的阿瑪爾菲鎮

我們用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從意大利這隻靴子的前腳腕開到後腳腕,亞平寧山脈到這一段平緩下來,路好走並有高速。我們一下子就插到東邊亞得利亞海的濱海城市曼弗雷多尼亞(Manfredonia)。這是個新興的城市,不是旅遊季節,我們在海濱碼頭轉了一圈,沒有多少人。中午找地方吃飯,幾個餐館都關門了,一個旅館接待員很熱情,領我們到隔壁的餐館,敲開他們已經關上的門,讓我們進去吃。


亞得利亞海濱的漁港和海濱城市泰爾莫利

這個半島在意大利地圖上很像靴子上的馬刺,是國家森林保護區,靠海的山坡上種滿了橄欖樹,山頂上是古老的森林,我們翻過山頂,來到馬刺上端的另一個濱海城市泰爾莫利(Termoli)尋找住處,這是我們這次出來唯一的一天沒有預訂旅館。泰爾莫利是個中等城市,海邊旅館很多,但不是夏季都不開門,轉了一圈沒辦法,故技重演,求助於政府。我們找到市政府,夢華進去說了我們的要求,市政府的人不會說英語,但是幫忙幫到底,不但打電話問好了旅館,還走著帶我們去找,找到的第一家旅館沒有大房間,他又找到第二家旅館,使我們順利地住下來。我們感到意大利東部地區雖然經濟上比較落後,基本上沒有外國旅遊的,會說英語的很少,但人樸實、熱情,是真正的意大利人本性。我們利用晚上和一早的時間在市中心和海邊玩,海邊的住房都是白牆紅頂,街道像水衝過一樣的幹淨,一兩個人在水邊釣魚。


亞得利亞海上的打魚人家(丫丫攝)

我們離開泰爾莫利沿著海岸線往北走,不上高速公路,穿過一個個小城市,一邊是湛藍色的亞得利亞海,一邊是綠茵茵的田野,再遠是亞平寧山頂上白皚皚的雪峰,比起西部的大都市,我們更欣賞東部這種不加修飾的田園風光。優哉悠哉開到佩斯卡拉(Pescara)就要向西轉回羅馬了,麵臨的選擇是上高速公路還是走小路,一打聽,上高速公路兩個半小時就到羅馬了,走小路則八個小時,高速公路是明智的選擇。


葡萄園,橄欖樹和雪峰

亞平寧山脈的兩座高峰,一座2800多米,一座2900米,我們走的高速公路要從兩山之間的山穀裏開過去,兩座山峰像劇場的天幕一樣一左一右拉開,感謝高科技鑿山洞架高橋,公路就像一道彩虹在山峰間伸展出去,往下可以看見火車和小路上的汽車在迂回盤山而行,這條快了幾個小時的高速隻多收十一歐元的錢,省下的汽油遠遠超過這些。可悲的是四月五日淩晨意大利地震的中心,就在這條路往北不到一百公裏的地方,不知損失如何。


丫丫不但有了自己的二層,還有個大陽台(丫丫攝)

回到羅馬我們就住在Fiumicino達芬奇機場附近的旅館,給我們三個人上下兩層的房間,丫丫不但有了自己的二層,還有個大陽台,不亦樂乎。我們充分利用空間,買了許多東西在房間裏吃。我們在意大利應該說吃得很好了,但是到華盛頓在回家的路上,知道家裏沒吃的,先去中國超市買菜,我還沒買完,夢華已經買了一盒米飯和現成的菜,兩個人到車裏吃起來了,好像餓了一個星期似的。中國人的胃永遠改不了。

我們這十幾年差不多去了歐洲的十幾個國家,意大利這是第二次,意大利總給人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可能是溫暖的陽光和盎然的春意;可能是地理,西邊第勒尼安海(Tirreno Sea),東邊是亞得利亞海(Adriatico),中間是山,變化多端,走到哪都能見山見水;可能是人文,意大利人人喜愛歌劇,這點就說明他們的性格裏,有那種隻有歌劇詠歎調能表現出來的浪漫、抒情、和激昂。更有那讓人讚歎不已的文藝複興的繪畫和雕塑。

離別意大利前的晚餐(丫丫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圓夢瑤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詳細,也最喜歡意大利,人文曆史,美食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就是當地人很少說英文,很難溝通。回來後打算學意大利語了,以後呆的時間長一些,玩得更盡興些。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深度遊了意大利,學習了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墨索裏尼”, 笑死了。 寫得很詳盡有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