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有的溫柔如水,有的熾熱如火,有的無私偉大,有的強硬難懂,有的耐人尋味,也有的令人窒息,甚至讓孩子想要逃之夭夭。
父母的愛是真誠的,發自心底的,毋庸置疑的。但其表達方式也因人而異,多種多樣。從而造成不同的親子關係。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忽略了不同階段的特點和不同需求,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和狀態,而隻是一味地從自我出發,以愛為由,向孩子灌輸自己認為正確和應該的,那往往會用自己的愛把孩子的心越推越遠,從而產生關係疏遠。
孩子是父母的,但不管他們多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與生俱來的性格,有他們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籠統地說,幼兒時期孩子需要的是關愛和陪伴,少年時期需要的是鼓勵和空間,成年之後需要的是理解和自由。
我認為就像送禮物一樣,隻有選擇收禮人喜歡和需要的,才能真正送給人快樂和喜悅。
我們給孩子的愛也應該把出發點放在孩子的需要上。
父母的愛如果是以一味地給予,一味地指導和限製的方式表達出來,那無微不至的關懷對於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講就會成為一種壓力和幹預,讓正在尋找自我的孩子無法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
同樣,過度的善意關心和指點,會讓已成年的孩子感到束縛和幹預,左右為難,無法後顧無憂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如果孩子已成年,父母的愛就該是給予信任和自由,讓他們選擇自己的路,給他們犯錯誤的機會,也就是給他們強大自己的機會。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無悔的人生,它包括在重大的選擇麵前能傾聽內心,自主決定,並勇於承擔其帶來的結果,無論好壞。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學會再勇敢地站起來,重新出發。親自嚐盡生活給予的酸甜苦辣,經曆世態炎涼,體會人生的起伏跌宕。這樣才能有機會成長為閱曆豐富,內心強大,有定力有主見的人。才能真正過自己確定的生活,有充實的人生。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好的人生,酌情選擇表達愛的方式也是父母之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