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之聲

社會理性視點的深層次剖析,呼喚正義、良知。
正文

論人類的不平等(二)

(2024-04-07 04:38:28) 下一個

論人類的不平等(二)

——顛覆西方的核心價值觀

【前言】今天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到最關鍵的時刻,各方勢力都在盡力角逐,以希冀決出符合自己利益和價值觀的代理人,由此大體形成了民主黨人拜登和共和黨人特朗普的二極對持,各自持有左右傾政治鮮明的觀點。如果人們深入思考當今美國的價值觀衝突,則發現“政治正確”就是左派的立論依據,憑借流行意識形態,左派仿佛先天就占據道義製高點,有了俯視人間的優勢,而右翼黨派盡管否定“政治正確”,卻拿不出像樣的理論來反駁。

“政治正確”的核心問題就是平等主義。盡管目前美國輿論陣地上的各方都是緊鑼密鼓,呐喊鼓噪宣稱己方為“正確”、為“正義”,然而卻鮮有對於何為正確?何為正義?何為平等?這類哲學命題進行深刻反思和解說。本文就是作一番嚐試,試圖去解答。

“人人生而平等”,是美國《獨立宣言》中的名句,一經發布,立馬就成為了閃閃發光的金言玉律,香餑餑的盡善盡美,傳誦世代,傳遍世界,自以為熱捧自由的人們便紛紛趨之如騖。然而,閃爍黃色光澤的,未必就是黃金元寶,也許就是糞汙排泄;基督教的戒律信條,未必就是真理至言,也許就是荒誕不經;一句“不言自明”的修飾,未必能夠將名言“人人生而平等”打扮成其神乎其神,也許就是自負的告白!!

德國哲學家馬克斯·舍勒認為,不能把在一個時代和民族中流行或支配人們價值偏愛的評價係統所具有的“倫理結構”等同於作為價值優先法則的價值本身的客觀秩序。因為,倫理相對主義不承認有絕對的價值公理,把作為自在優先法則的價值公理視為曆史的產物,是不同的社會環境、曆史條件、經濟製度的結果,而作為道德價值的善、惡等倫理道德觀念也是隨曆史變化而具有不同內涵的主觀評價。在這之中,怨恨作為心理動力促成了現代倫理的建構,顛覆了自在的價值秩序,“使‘倫理’中的優先法則出現反常,先前為‘惡’者如今成了‘善’”。因此,舍勒認為“現代市民倫理的核心根植於怨恨。”①

由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今美國政壇流行的意識形態未必就是正確無疑,它或許就是充滿了怨恨的各種偏見,所以,我們該抱有存疑的態度,要對於“政治正確”需要進行嚴格的祛魅、除魔、審視、解構、剝離,以確定其正當性、合法性與否,審察其到底是怎樣的偏離了作為價值優先法則的價值本身的客觀秩序?!

今天我們要做的思想領域重要的啟蒙工作,也正是馬克斯·韋伯所論述的“祛魅”和“除魔”,韋伯認為現代性增長的過程就是理性化的過程,理性化的核心就是人們不斷把宗教世界觀及宗教倫理生活中一切帶有巫術性質的知識或宗教倫理實踐要素視為迷信與罪惡而加以祛除,設法讓人從巫術鬼魅中擺脫出來,解放自己,以獲得自己所能理解的世界,從而成為控製世界的主體性地位。

我在第一部分詳盡論述了,差異性是宇宙的本質存在,而差異性恰是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換言之,人類不平等在根源上來自於價值空間中事物之間的差異性。

(二)差異性映射在係統演化中就是對稱性破缺        

⑴  我們可以把人類社會視為一個具有生命活力的大係統。係統科學告訴人們,一個開放的係統將會演化;由此,一個生命的物種將會進化;一個民族將會進步;一個社會在將會發展;人類曆史將會前進。但若作深入分析,所謂的演化、進化、進步、發展、前進,隻是宏觀意義上的論述,他們在各自的範疇裏與同類、同級進行競爭,實際發生的速率很有可能不是一致的,有快有慢,有些在微觀的時間坐標段落上還有可能會暫時停滯或倒退,這就涉及到係統科學中的“對稱性破缺”命題,在生命科學中有“大進化”與“小進化”之類的論述。

 所謂“大進化”與“小進化”,還原在係統科學中就是“層級原理”,即實際的演化在不同的層級之中所發生的速率是不大一致的,盡管在宏觀上各個層級之間及同一層級之間都是相互競爭,顯示出各個小的係統都是在演化,但由於,一個一個小的係統內部的差異性所激發的漲落閾值各不一致,使得各自的演化速率不相同,由此形成了價值意義上的優勝劣汰的格局。(下麵還要詳述)。  

⑵  在係統科學中,一個係統若能自身演化,則必須也必然要發生突變,使得其結構從低級層次進階到高級層次,該係統必須也必然是個“耗散型係統”。判斷一個耗散係統能否成立,則看其是否符合條件:開放性、非平衡、非線性、巨漲落。演化與突變,是互為因果的關係。

係統科學中,無差異就是對稱性:具體地說,是同一性、不變性、均勻、穩定、平衡、循環、輪回、保守、守舊、封閉、線性、靜態——這些若運用數學映射原理,全都可以轉換為“平等”對待關係之實質,此時係統的狀態就是處在至高的熵值,即為極高的混亂度和無序狀態。至高的混亂度和無序性映射在人類社會之中,是遠甚於卡爾·馬克思所論述的“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還要糟糕的糟糕狀態。

按“規定即否定”辯證法,差異性就是要否定同一性,這反映在由係統論發展起來的耗散結構理論上,差異性就是擔當“負熵”的功能和結構,由負熵的引入而去破解係統內極高熵值,即極高的穩定態和平衡態,這就會發生係統突變,亦即“對稱性破缺”過程,從而激發係統“巨漲落”,使係統遠離穩定態和平衡態,引向非線性區域,係統由此演化到較為高級形態的有序化。

⑶  平等論的實質就是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反映在物理學上,為二個點之間的運動須保持著恒等的量值參數;反映在數學上,是一條直線,或頂多就是一維空間;反映在生物學上,生命隻是單性繁殖,即僅由基因拷貝或克隆來延續物種;反映在哲學上,乃一元論······

一元論就是形而上學的原理,它無法描述自身的演化,因為它唯有對稱性而沒有破缺性的實質,因而不可能是一個耗散結構。傳統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都是一元論,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吹噓說,唯有他才如救世主那般解釋世上的一切之一切,詭辯,精神性隻不過是由物質性派生而出來的,這種自生自滅自說自話的“唯住物質之論”既違反了大自然的“物質不滅定律”,也違背了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即廣泛的聯係性——須聯係上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形式與內容(質料),等等的諸多“對立”要旨,更是違背了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後麵要重點講)。無產階級的唯物主義平等觀折射出其階級劣等性:小人心眼的鏟平主義!(後麵要重點講)

⑷  差異性也是生命進化之源

上麵論述了一個原初處於平衡態的係統,唯有經曆了顯著的“對稱性破缺”,才可產生巨漲落和分叉現象,這就是演化的實質。

任何生命都是一個個自主的有機體係統,自組織的進化合乎耗散結構原理,同樣地需要由主客體的不一致中產生出新的形式和內容來,總之就是需要增加差異性,以求得更為高級的進化結構和功能。進而言之,曆經進化的生命必然還將激發更多更大的差異性呈現,這就是“生命之樹”現象,生命越是往上往高級發展,便越是樹幹枝節多多,正如老子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譬如生命的最原初形態就是靠著最簡單無性繁殖,即由基因複製來繁衍,再加上“中性漂移說”來實施變異,如病毒、細菌等,單核細胞生命隨之進化,漸漸發展出微弱的性別差異來,如雌雄同序花,再往上進化,有了雌蕊與雄蕊分在兩種(朵)花上的單性花,再進化就有雌雄異株植物······ 到了人類,更為奇妙,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雙性同體的LGBTQ——這些性別上的差異性,是一層比一層更高級的對稱性破缺,都是為著生命主體在繁衍後代上試圖增強主體性和差異性來競爭、匹敵同類。同樣在社會學中,馬克斯·韋伯論道,現代性的發展必定伴隨著“分殊化”的過程,也就是差異性的不斷增大,反過來,不斷增大的差異性又成為了推動社會曆史進步的強勁動力。         

換用耗散結構語言論述之,有了差異性的顯著存在,才使得係統遠離了平衡態和線性區,才是係統進入遠離平衡態的開放區域。生命進化隻能在開放的環境中進行。對於生命體的進化來說,需要外界“負熵”的引入(薛定諤語),負熵即為對於待進化的生命體的同一性(正熵)進行瓦解,也就是導致其差異性的呈現。生物與環境的負熵差引起的負熵流就是生命進化的動力所在。進而,作為主體與客體對峙的情景,其內容之中還包涵了本生命有機體與其他生命有機體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導致激烈的生存競爭,對於人類社會來說,有了競爭才有進步

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進化在於選擇,進而唯適者才生存。選擇必須有提供差異性的對象為前提,這裏顯示了優與劣、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等的客體對象差異性必然存在,無差異即無選擇,無選擇則無進化的途徑。可以說,有價值等級差別的行為選擇才是人的主體性的自由所在,才是人的進步的動力所在。同樣,講到“適者”,就有各個生命有從最不適應逐漸過渡到最適應的等級上差異性來,這些差異性提供給作為客體的大自然來“選擇”。

市場經濟理論是最講究自由和公平的商品交易,但即便如此依然存在著不平等地位的差異性,即市場上賣出方提供的是特殊的商品或服務,而買入方支付的是一般等價物:錢。除非是緊俏商品,在一般情況下,市場買賣中的雙方隻能是由買入方去挑選賣出方而占據主動位置,此即所謂“客戶是上帝”,而絕不會相反。正是有了這種差異性,使不平等的關係得以建立,讓客戶成為了市場運作的真正主體,因為有大量獨立個體的參與(哈耶克),這就與現代性政治的個人主義和民主、法治製度內在地契合上了,為現代性的民主和法治建設提供了客體運行條件。更重要的是,客戶當上了“上帝”,純由客戶挑選商品,憑著性價比和需求性等指標來指導消費,由此產生了市場競爭,於是產生商品之間、生產商和經銷商之間的優勝劣汰

哲學家尼采和埃裏希·弗洛姆都在勸人:成為你自己的人,這也可以看做是亞裏士多德的德性論優良傳統的秉承。人,如果能成全了自己,也就成全了他人和社會,這也是社會學家和教育界一再強調的。因為舉凡成全了的人,都是個性豐滿,自我意識覺醒,這樣的社會係統中其差異性就會增大,於是社會的創造性增大,社會向未來的開放性增大···

⑸   馬克斯·舍勒說:“人,就是要對於周遭環境吐出一個強力的‘’字”②。否定性行動,就表明了作為主體的人偏偏要與生存的客體環境達成大的差異性,人的主體性優勢唯有在與客體性的巨大差異性中才充分突顯起來,這就是舍勒所強調的:人賴以“對象化”而生存。

今天我們來反省中國人文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天人合一”,它算不上是絕對平等主義的主張,但盡力宣揚致中和,守太極,中庸之道,無為無欲,無執無妄,膽小謹慎,亦步亦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乃真正突顯出:原始的思維,混沌的心態,小人的氣度,婦人的格局,這正如黑格爾雲:“東方人對於大力充滿恐懼感”(《哲學史講演錄》),或如劉小楓雲:中國人如植物般的生存(《拯救與逍遙》)。這些反映在係統科學上,盡管尚不算是絕對的對稱性,單即使有一些兒“破缺”也僅僅活躍在近平衡點附近的線性區域,因此係統並不催化成巨漲落而發生大突變,即能致使大的演化,這反映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就是難以有實質性的大進步!

    基督教倫理就是一貫聲張高調的平等主義。神學士格裏高利一世在《伯約記解說》中宣稱:“人人被造而平等”,由此塑造了歐洲中世紀千年曆史的停滯不前(後麵要詳述)。

(三) 哥德爾的不完備性定理否定平等論的真理性

⑴   關於真理,怎麽定義?評定標準?似乎是眾說紛紜,至今尚無一個公眾認同的統一講法。但就其一般的意義而論,真理通常被定義為符合事實或實在的屬性。在日常語言中,真理通常被歸因於旨在代表現實或與之相對應的事物,例如信念、命題和陳述句。真理通常被認為是錯誤陳述的反麵。〔維基百科的資料③〕

⑵  “平等論”若渴望成為自己成為千真萬確的“真理”,那麽它起碼不要與人們的生活常識相悖,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它根本做不到。原因在於,其實它隻是一個最為簡單的形式化描述係統,故判為不完備性。從哲學上說,如此形式係統隻是內含了自身的自洽性,實質為一元論,亦即唯有對稱性,但無破缺性,故無法演化。若演化則定會產生“分叉”,無演化即無分叉,無分叉即無法由本係統再度表達另一個維度的性質:完備性。自洽性與完備性,位二個不同維度之“元”,當由二元論來表達。

真正能夠做到嚴格的數學證明,是哥德爾的“不完備性定理”④,它向人們揭示了:任何一個一階謂詞邏輯形式係統,若包括了簡單的初等數論描述,必定具有不完備性。完備性,這個概念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即緊密性,若用日常語言來表達,就是嚴密,完整。而不完備性就是其相反的性質,即有漏洞,有遺漏,有缺失。試想:假如一個宣稱是無可非議的“真理”的陳述,但實際卻是漏洞百出,破綻遍地,掛一漏萬,盲人摸象,那怎麽能讓人們去相信呢?今天西方社會裏高揚的作為“平等輪”的公正(正義)觀念就是如此!

中國倫理學學者何懷宏在他的《平等二十講》⑤中論述到:“關於平等,兩個問題一直糾纏著我,讓我對平等懷疑到骨子裏去。一是,人生而差異。即使可以通過改造社會製度,調整人出生時就有的窮富賤貴的屬性,也不能改變人的天稟,諸如美與醜、聰明與魯鈍、勇敢與怯懦。再加上後世的種種遭遇(主要指運氣)的不公,所有的差異都導向了不平等。如果差異無法消除,人能夠平等嗎?二來,人的內心有不可遏製的對不平等的渴望。因為人需要愛情,所以就有了嫉妒;人需要自尊,就有了虛偽;人需要安全,就有了狡詐;人需要舒適,就有了貪婪。為了獲得異性的含情款款的凝視、朋友的歎為觀止的仰視、敵人的驚恐觳觫的側視以及無窮無盡的物質占有,人是多麽渴望自己能和別人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上啊。如果人心如此,平等可達嗎?”

何懷宏在該書中還提到:“在《民主新論》中,薩托利做了許多根本性的闡釋。比如,他認為平等是一種‘抗議性理想’,體現並刺激人們對命運、偶然差異、特權和不公正的反抗。這就繞開了我的第二個問題。另外,他認為平等即相同,而平等必然是相對於某幾個特征而言的,而追求其中的一個特征的平等,很可能會損害其他的平等。據此,他歸納出五類基本的平等:法律-政治平等;社會平等(即受到相同的尊重);平等利用的機會平等;平等起點的機會平等;經濟平等(這個平等會導致可怕的結果)。他還總結出兩個平等的原則,即追求平等的對待和追求平等的結果的原則。對這兩個原則,我聯想到了前一陣有些風靡的‘占領男廁’運動。”

何懷宏繼續論道:“如果考慮第一個原則,即追求平等的對待。那麽,每一個人,不論是男人和女人,占有的公共資源的量應是平等的。如果我們假定每天上公共廁所的男性和女性人數大致相等,那廁所的麵積應當按1比1來建。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公共資源平均到每個人的量是平等的,即每個人被平等地對待。如果考慮第二個原則,即追求平等的結果。那麽,如果假設男性解決如廁需要的時間是3分鍾,而女性是5分鍾。在人數上同上一個假設。那麽,廁所麵積應該是3比5。這樣做到了公共資源的按需分配,即分配向天然不利方傾斜,以達到平等的結果。然而,如果單獨使用這兩個原則都會出一些難以接受的問題。例如,按照第一個原則,我們應該向所有人,不管窮人還是富人,征收相同的稅額以達到平等的對待。而如果按照第二個原則,那麽教授子女、富人子女就應該享受這個社會最少的教育資源,以達到平等的結果。可是,這又是多麽荒謬!作者提醒到,兩種原則的運用,或者說再分配政策的使用,應該考慮‘哪一些不平等的特征是可以接受的’。然而,這個問題有答案嗎?”

何懷宏對於平等論的深深懷疑,及所受之糾纏,其實質所反映的就是形式主義不完備性所致的困擾,盡管他沒有提及不完備性這個概念。

可例舉平等論不完備性更為簡潔的例子:美國黑人一貫喋喋不休抱怨,稱遭受美國主流社會的歧視而不公正對待,人們不禁要問:今天有那麽多來自非洲和海地的黑人偷渡來到美國討好生活,而美國黑人的生活比起偷渡客要優越得多了,為什麽美國本地的黑人不願意與同種偷渡同胞們去搞平等?!再如,為什麽怨氣衝天的美國黑人就是不願意不返回到你們的非洲老家,去上山下鄉?去改造你們家鄉的“糞坑”(特朗普語)?而老是賴在“罪惡”的美國耍嬌?假如你們真的做到了,與你們的父老鄉親們去打成一片,中國的紅太陽指引汝等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那豈不美哉!真的達成了共產主義!——看吧,這就是一階邏輯中的自洽性與完備性不能夠兼容!

⑶  許多擁抱自由主義理想的人士,不願接受結果平等,但是幻想著美輪美奐的“機遇平等”之境遇,但是我該說,同樣地要遭受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打擊!

須知,凡是人的行為無不是一連串的因果長鏈條,譬如說,某個人的具體行動從階段A到B再到C、D,我們用符號來表示:ABCD。我們該知道,凡是遇上“機會均等”的事情,它既不可能是空穴來風,也不可能是飛來之石,它必定有著前因後果的。我們設定“機會均等”之事為整個行為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那麽它必定是繼承了以往的一係列的行為之後,所達成的後果,這樣經過遞歸的程序,又轉化成為了結果平等。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隻要把“機會均等”視作為強的社會公正的要領,最終還是歸結為平均主義的路線,必是不完備性。

⑷  平等論隻能算是新時代的宗教

我相信,定會有不少人跳出來爭辯:平等論盡管算不上真理,但是值得,可用作作為宗教信仰來敬畏之,對此我該說,這種低劣的信仰完全漠視和扼殺了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價值:超越性崇高性(後麵要詳述)。 

即使算作為宗教信仰,按照自由主義的原則,那也得尊重非信教人的自由,絕不可強行推銷平等主義及相關政治,使之上升至美國國家的意識形態高度,而在公共領域中擔任執行官和主判官的角色。

)不平等即價值坐標上事物等級差異性

人類社會是個人文價值係統,人們對於事物的評判,勢必要帶上自己個性價值觀的“有色眼鏡”。馬克斯·舍勒建立起價值類型學理論,他認為,人類欲望的世界是一個價值世界,在這裏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價值的等級秩序和樣式、類型,秩序井然。他寫道:“因為所有的價值本質上都處於一種等級秩序之中——即是說,因為所有的價值都相互聯係,都是較高的或較低的——而且,因為這些關係隻有‘在’偏好它們或摒棄它們的〔行動中〕才是可以理解的,價值的‘感受’有其基礎,就其本質必然性而論,也隻有在‘偏好’和‘置後’中,這些關係才是可以理解的。”⑥

舍勒認為,價值的等級秩序既是一種質的結構——因為它隻能為對價值的本質直覺才能認識;又是一種與主體的價值情感相關的關係結構——因為作為關係秩序的價值是一種實質性的價值,它通過人的情感而顯現。

不平等之實質,即事物在價值尺度上呈現差異性,尋求差異性即為尋求不平等。既然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呈現差異性,那麽提供在人類主體在情感價值尺度上的選擇就呈現無數的等級不一致的差別來,這既是必須、又是必然——不平等地對待和處置世上的萬事萬物。

     辯證法說: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是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我們亦說,不平等是事物的普遍、必然和永恒狀態,而平等則是不平等的特殊狀態,顯示為價值無差異性。

     人是情欲動物,人的有意識的行為是由欲望作為原初動機來激勵的,每個人基於自身偏好對各種類欲望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各異的。對於同一類性質價值的欲望,各人又都是各自各異,環肥燕瘦,各取所好。進而言之,人的欲望多種多樣,各種欲望在性質上、在數值上、在權重上必然是有差別的。人對於客體世界萬事萬物的觀察、觀照、欣賞、分析、審視、評介、批評、批判無不帶著自己的欲望的。從主觀上說,由於各人對於各種欲望的性質和程度各不一致,都帶著以自身個性的價值觀為尺度,對於同一客體進行價值評介導致的結論普遍不大會有一致,因而造成了價值形態和價值評估上的種種分歧,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在被評介的客體上,即使人與人之間主觀評介上也是存在不平等,可是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流行“政治正確”,其勒令人們都得削足適履,強求統一格調的平等,由此帶來的後果是:虛無主義,價值禁用,不辨是非、混淆一切、良莠不分、龍蛇混雜——泛濫成災······人的情感器官退化。

    人是實踐的動物,實踐就是人類的存在方式。實踐的人必須對實踐對象做出自由的選擇,選擇須有前提:對象之間存在著價值的差異性,也就是真善美的等級度上存在不平等。

     價值是有方向性的矢量,這方向本身表明了矢量對於時空對稱性的破缺,就是肆意要打破平等和均衡。某種意義上,生命欲望的實質就是主體對於“負熵”矢量的渴望,人的進步(進化)需要負熵,需要價值,尤其需要不平等,譬如,生存的人需要許多動植物作為自己進食的養料,即為捕食者,然而倒過來,不願意讓自己的肉身成為其他動植物捕食者的養料,即不願為被捕食者,這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存策略上進行不平等的區別和對待。

    生命界充滿了競爭,就以同一物種來講,各個競爭個體對於同一時空中某個優越位置的占位、對於優質養料資源、對於理想生殖配偶、對於同族內高級地位和階層的獲取就不可能一起同時實現,亦即不平等必然要產生競爭,其結果必然要產生出先後、高下、優劣、好壞、善惡、美醜等的價值差異性來。至於不同物種之間的競爭,那就更為慘烈。正是因為經曆激烈的競爭,產生出更大更多的不平等,於是優勝劣汰,物種進化!

    正是由於人對於價值強烈的不平等追求,就成就了人類進步之源,成全了我你您他她它的種種優劣、善惡、好壞、美醜、甜苦、等等的等級秩序區分,衍生出“他者”意識,也成全為各個社會,各個國家,各個種族、民族、國民、各個文明、各個製度、各個文化之間的區分,區分尤其體現在主體的精神特質上,可是當今西方的“政治正確”愧然以對,強行霸道地勒令人們漠視之。秦暉先生斷言“文化無高下”,已成為中國學術界的著名笑柄。

    正是由於人們在價值上的種種差異性普遍而深度存在,使得政治學中的“阿羅不可能定理”成為現實的存在,該定理可以推導出:社會偏好的絕對平等、平均主義不可能達成!

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實質是無分無執、不辨是非、和稀泥的出世態度,想要讓人“覺解”而退行至無我的境界,但如此去盡力遏製住生命本能的情欲衝動,可想而知,促使生命進化的主體性生存意誌(叔本華)和權力意誌(尼采)都被剪滅,就如去勢的牲口,哪有生命的創造力高度可言?可以還原的實質就是,激勵人進步至精神高端層級上所需的生命係統的開放性、非平衡、非線性、巨漲落全被扼殺,難怪馬克斯·舍勒論道:中國宗教(佛教和道教)缺乏提升人通往精神高地的力量。

再如佛教的“永恒輪回”,即在時間坐標上周而複始的循環,因而缺乏進步的蘊含,呈現高度的時間周期“對稱性”來,所以如同中國文明,佛教文明的曆史也是“停止”的,但是尼采的“永恒輪回說”非如此,尼采以“超人”的姿態要肆意打破基督教和理性的枷鎖。

(未完待續)

文獻來源:

① 〔德〕馬克斯·舍勒《舍勒選集·上卷》[M].劉小楓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第439-440頁。

② 〔德〕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陳維政 李伯傑譯,貴州人民出版社,第40頁。

③  維基百科:真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7%90%86 

④  維基百科:哥德爾不完備定理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5%BE%B7%E5%B0%94%E4%B8%8D%E5%AE%8C%E5%A4%87%E5%AE%9A%E7%90%86 

⑤  何懷宏《平等二十講》,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

⑥ 〔德〕馬克斯·舍勒《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非形式的價值倫理學》,M·S·弗林斯和R·L·馮克英譯本,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1973年版,第89頁

附件:  施衛江:《論人類的不平等(一)》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0/11/9/n12535700.htm

 

                                                       施衛江

寫於美國紐約市 2024年4月6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