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作
(四)
——有關「共產主義」和「正常社會」的淺談
https://xuwenli2018.blogspot.com/2025/04/blog-post_17.html
徐文立 <@gmail.com> 於2025年4月14日周一 09:58寫道:
但是,必須指出「共產主義」不是一般意義上「烏托邦」。近兩百年來,人類現實社會中的「共產主義」,卻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最虛偽、最黑暗、最暴虐、最獨裁、最邪惡的意識形態和前蘇聯、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北朝鮮、柬埔寨紅色高棉等等、等等大屠殺的政治製度。
——徐文立
***********
A K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上午1:43寫道:
似乎地球上從未出現過共產主義政權,中國也隻是借用了所謂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說法。
所有自稱社會主義的國度,實際上也從未實現過社會主義,盡管有些國家曾經很努力去實現他們自己理解的社會主義。
但是,社會主義其實是可以僅僅作為一種經濟製度存在的,這就是北歐國家。而且,它們都遠離這個稱號,那是因為怕被妖魔化。
其他號稱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個中原因十分複雜,也不可避免。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他們的發明者原本並無惡意,不過是一種激進的學術學派。
其實,無論社麽主義,都會在一定時空內被妖魔化,也都有可能被有心人用來為作惡開脫。看看如今的俄烏和加沙,回望當年的柏林,誰還敢說誰是罪人誰是上帝?
烏托邦和共產主義的區別其實很簡單。當幻想的就是烏托邦,想踐行的就是共產邪教。追求完美是有罪的。因為真正的完美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和不完美共存,而一部分人的完美很可能是對另一部分人的犯罪。
***********
徐文立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下午7:03寫道:
說得好!你思緒一貫很嚴謹,不寫書,真可惜!
我2002年在獄中成書的《人類正常社會秩序概論》中說:「有一種西方傳過來的理論,該理論的首創者起初也重視對人的研究,可惜該理論的開創者和後續的研究者都被人類社會在一時一地的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所迷惑,一味地從一時一地的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出發去定論一切時空下的人類社會的政治製度。所以無奈在實踐上,就逐步被社會現實所拋棄。」
2021年我又在《獄中獄與獄外獄》中更明確指出:「我不否認,在人類歷史上一些個別的歷史人物,會對人類的歷史進程起到極為特殊的作用和影響。
但是,政治製度的選擇對於人類社會是有決定意義的。
我堅信:一個壞的政治製度,可以讓好人變成壞人;但是一個好的政治製度,至少可以讓一個壞人不至於、或者不敢更壞。
我們再也不要相信,這個世界因為有了誰,會變得更好;我們也不要相信,這個世界因為沒了誰,就會變得更壞。
除了 上帝,既沒有救世主也沒有滅世主。
人類社會的政治製度以『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來命名是不科學的。
當今人類的社會實踐已經表明:沒有『社會主義社會』,也沒有『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製度。
『社會主義』隻是指一種分配方式。
『資本主義』隻是指生產諸因素中『資本』的因素是最主要的。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隻是社會學及行政管理學、經濟學中的二個概念。
這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
用兩個沒有可比性的『主義』來標識和區別人類社會不同的政治製度,這是荒謬的。
這既是理論界,也是人類社會的百年來的『最大的荒謬』!!!
我覺得這種荒謬應該結束了。
依我之見,人類社會隻有正常社會和不正常社會之區別;隻有不斷地選擇一個符合當時社會發展水平的較好的政治製度,人類社會才有可能在一個比較正常的社會狀態中運行。
我篤信:政治製度的選擇對於人類社會有決定性的意義。(2020年美國大選又讓我明白『製度不是萬能』的;人性、信仰才起根本作用——2021.2.6——徐注)」
結論:天下並無什麼所謂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和所謂的資本主義政治製度;都是假議題,誤了整整幾代學子。
**********
徐文立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下午8:10寫道:
深謝!
************
A K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下午7:32寫道:
正是正是,您說的更為深厚,不僅有破,更有立。
事到如今,人類似乎更期望從新的維度來解剖社會問題。新的維度可能隻能是您所創立的正常理論。
徐文立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下午4:03寫道:
謝謝回應!
彭小明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4日 週一 上午6:00寫道:
鄧小平的血債很多,更早的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西南剿匪和土改的極左。1957年反右運動的組長就是鄧小平,(副組長彭真),北京和各地的知識界高層右派名額定讞,都有鄧小平的決策意見。鄧小平絕對逃不了反右瘋狂打手的曆史罪責。
畢汝諧先生所說的三大血債也是非常正確的曆史事實。
德國 彭小明 2025 4 14
************
WC <@gmail.com> 於 2025年4月18日 週五 上午5:17寫道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幾天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講話,稱馬克思有兩大發現,一是“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即創立曆史唯物主義,一是“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即創立剩餘價值理論。
科學社會主義未列其中──它隻是從屬於第一大發現,開始所謂從“空想”變成為“科學”,未能自成為一大發現或貢獻。
筆者以為,馬克思學說三個組成部分,哲學部分最強,經濟學次之──剩餘價值理論無論其正確或錯誤如何,實際是半成品,“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過程已經展開,而該理論自身,理論的框架及“概論”基本完成,主體構造還在展開之中。相比而言,科學社會主義,其狀況更差,因為它的基礎還剛剛在形成之中,而且在其初期即與“不斷革命”糾纏在一起,雖然馬克思恩格斯逐漸糾正了他們的錯誤,卻做得不夠徹底,留下了巨大的爭議空間。
馬克思恩格斯糾正他們的錯誤,大體上是三步:
一是,從唯物史觀的高度,予以否定。
二是,從巴黎公社的經驗,馬克思指出向新社會發展的長期性。
三是,恩格斯做檢討,做總結。
恩格斯做檢討,見於他為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寫的導言。這是他逝世前約半年時寫的,可以說是恩格斯最後的重要著作,也有稱它為“恩格斯的政治遺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