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ke1

喜歡分享 分享喜歡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徐文立夫婦的“獄中獄與獄外獄”讀後感//畢汝諧--加「賀信彤注」之版本

(2023-05-31 10:48:32) 下一個
徐文立夫婦的“獄中獄與獄外獄”讀後感//畢汝諧--加「賀信彤注」之版本
 
2023年在布朗大學 紀念235屆畢業典禮演講20週年
 

徐文立2003年在布朗大學235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按:畢汝諧這一輩子的經曆,比天方夜譚還離奇呢。上世紀90年代的一個飯局,畢汝諧身邊是一位從香港來紐約短期逗留的算命大師,他無意間看到畢汝諧的掌紋,發出一聲驚呼:複雜的人生!

所謂存在即合理,畢汝諧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

 

畢汝諧奇人奇事之好人徐文立         畢汝諧 (作家 紐約) 

 

https://blog.creaders.net/u/8658/202109/414995.html#

 

畢汝諧——一位長期被埋沒的華人天才作家

http://www.cdp1998.org/file/2018112201.htm

——————

https://xuwenli2018.blogspot.com/2023/05/blog-post_31.html

 

徐文立夫婦的“獄中獄與獄外獄”讀後感

畢汝諧

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400/927202145028.htm

抓住一本紙質書,一口氣從頭看到尾;這是我幾十年來視為至樂的一種享受,是所謂愛不釋手。

現在年紀大了,眼睛老花,為了保護視力,除非有特殊吸引力的書,不會如此了。  

然而,徐文立夫婦合著的這本煌煌巨著《獄中獄與獄外獄》,我帶著老花鏡,不間斷地從頭看到尾了,津津有味。 

這種特殊的吸引力從何而來呢,因為我從徐文立身上,看到一種很罕有的人文現象,即一個人一輩子搞中國政治,幾十年置身於獄中獄與獄外獄,卻依然不失其優秀的人格人品。  

記得前年台灣總統大選,有個台灣朋友跟我說:蔡英文品德不端,她的那個博士論文有問題。

我一聽,反而鼓掌大笑:太好了,習近平主席的博士帽有問題,蔡英文總統的博士論文有問題;男騙子碰上女騙子,雙方扯平了,這才叫對勁兒呢。搞中國政治,不懂厚黑學怎麽行呢。  

然而,徐文立作為一位知名的政治人物,卻出淤泥而不染,與厚黑學不沾邊;使我改變了搞中國政治不能不厚黑的舊有看法。鄙人結交朋友,從不關心其政治立場,而是看重人品,看中為人。 

人生在世不稱意,一人難稱百人心。身處複雜嚴酷的政治環境,老徐的性格及行事方法、思考上的某些特異,自不免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我卻未聞關於其人格人品的微詞。 

徐文立清清白白,不貪不占;眾所周知,民運圈的財務狀況比較溷亂,在社會上惹來很多流言蜚語,然而,卻從沒有關於徐文立在這方麵的不良傳聞,這一點尤為可貴。  

老徐把個人尊嚴看得比生命還重,不屑苟取錢財。 

徐文立曾經因從事政治活動,兩度被北京當局重判15年(賀信彤注:兩次重判共28年、實際坐牢16年)有期徒刑,卻不改初衷,保持本色。

由於我對中國政治保持冷感,故不想從政治角度評價老徐,而是從人格人品的角度,對《獄中獄與獄外獄》發表一鱗半爪的讀後感。 

請看徐文立於獄內獄外點點滴滴、平凡瑣碎的事跡—— 

單位宿舍失火後,老徐最早打電話報火警,臨危不懼,冒險救災。 

平時上了汽車、電車,徐文立總是主動給老人讓座;他心地善良,助人為樂。   

老徐在監獄裏麵看電視,一貫顧及別的獄友的喜好,從不獨占頻道; 徐文立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陶醉於大自然;假釋期間,他遊覽五台山的時候,著意照顧陌生的小朋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對於人類的大愛。  

在監獄裏,他的囚室雖然簡陋,卻始終保持整潔,絕不苟且。 

老徐永遠重情重義,個人品行值得稱道;以致作為其對立麵的監獄長說,不僅服刑人員要向徐文立學習,全體公安幹警也要向徐文立學習,因為徐文立是個品質高尚的人。   

徐文立由內而外散發出人格魅力,顯得罕有而可貴,就連鄙人這樣的非主流人士,都會不由自主地被他所吸引;因此,我是心悅誠服地以徐文立為人鏡,與之對照,自我檢點。    

竊以為,追根溯源,老徐的人格人品源自其家教;早年,我剛剛來到美國,敏感地注意到台灣人吵架的時候,常常說一句大陸人拌嘴時從來不會說的話:你這個人怎麽沒有家教? 

是的,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觀念、期望,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然而,在大陸那種厲行階級鬥爭的艱難歲月,家庭成員之間、甚至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係,均被視為階級鬥爭關係的表現;彼此監視甚至彼此鬥爭被視為美德而非悖德;以致於很長時間,人們在大陸提及家教二字,隻不過當成家庭教師的簡稱罷了;隻是改革開放以後,這種反常情況有所改觀。 

大陸人終於認識到,家教即家庭教育,是子女在家庭接受的影響和教育。 

老徐的父親是抗日國軍的江西後方醫院的院長,少將軍銜的軍醫,人品、醫術雙馨。

徐文立早年喪父,所以,人生的一切奮鬥都要靠自己,從而鍛煉出堅強的意誌力;他同情弱者,嚴於律己,幾十年來,一向與人為善,從不對人惡言相向。在群體中,從來都是寧可自己吃虧,卻總是照顧別人的感受。  

老徐時時事事注重仁義和人性,與人分享是最快樂的事。  

老徐表麵上溫和有禮,卻又堅韌不拔;既有北方漢子重然諾、講義氣的特點,又兼有南方人知進退、懂通變的優點;麵臨重大關頭,他敢於擔當,敢於麵對,不愧為堂堂正正、坦坦蕩蕩的男子漢。 

1979年十一前夕,老徐和他的朋友們,決定在30大慶國慶節這天,在北京舉行史無前例的“要藝術自由 要政治民主”的維護憲法的遊行。這是中共於1949年進入北京後,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群體事件,吉凶難測。 

有位藝術家的母親扯後腿,而徐文立對這位憂心忡忡的母親說:伯母,請您放心,遊行一定是我走在最前麵,如果要打死打傷也是我們這幾個人,我們一定會全力保護這幾位藝術家的。  

老徐言必信,行必果,是漢子,是爺們;但是,我在這裏略感不滿的是:他不該把7歲的女兒也帶上參加這次遊行;因為事實上,這就等於置女兒於險地了。(賀信彤注:畢汝諧兄批評的有道理。但是,那次徐文立作為總指揮,遊行前的一天一夜都沒有回家,帶孩子去是我和“四五論壇”朋友們決定的;事後徐文立說,就是他,他也會同意在“四五論壇”朋友們集體嚴密保護下帶孩子去的。)

作為父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失職;要知道,“四五流血事件”殷鑒不遠,當局搞血腥鎮壓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次遊行於成年人尚有風險,少兒委實不宜。   

再後來,民主牆運動失敗,有的朋友因政治原因被捕,老徐堅持看望其家人,這是很不容易的;在大陸那樣險惡的政治環境,這樣講義氣,徐文立因而贏得了包括王若水在內的尚有良知的共產黨官員的同情。 

老徐認為,做人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這是最基本的為人之道。 

作為非主流人士,我難以判別在中國政治圈如此行事是否太書生氣了,卻不能不對老徐的為人表示擊節讚賞。      

凡與老徐打過交道的人,隻要不帶偏見,都認為他有親和力、明事理、敢擔當、有言語感召力;無論對妻女,對朋友,對工作,對政治上的同誌都敢於負責,真誠熱情;用老百姓的大實話來說,老徐是個好人。而在政治圈,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當個好人是多麽不容易呀。 

幾十年來,筆者冷眼觀望政治圈,閱人多矣。徐文立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因為他擁有人格魅力, 在當今社會,為人處世的基本點就是要具備人格魅力。而老徐的人格魅力,係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特征的總和,具有較高的境界——於逆境不自餒,於順境不自傲。 

心理學認為,人格是一個人整體精神麵貌的表現,是一個人的能力、氣質、性格及動機、興趣、理想等多方麵的綜合表現。  

即使是在獄中,老徐也能控製自己的言行舉止,從不做有失自己的風範的事;即使在獄中,老徐也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自信地麵對慘淡人生。 

徐文立的優秀人格是一點一點表現出來的,持之以恒;無論被命運置於何種逆境,始終保持堅定的思想觀念,樂觀的生活態度,體現自己的人格魅力。  

盡管遭受監獄生活的長期磨難,老徐的內心依然非常柔和敏感;我曾經在紐約火車站送老徐回羅德島;在候車室裏,老徐久久地凝望一位典雅的白人老太太,向往地說:她長得很像我的母親。

 

徐文立母親

徐文立父母

人世間所有孝子的心都是相通的。我甚至有些肅然起敬了。 

作為中國大陸知名的政治犯,老徐對獨生女兒的言傳身教自有其特殊性。 

1981年的一個深夜,老徐因政治原因被捕,在天塌地陷般的嚴重變故麵前,他鎮靜如常,心思縝密,首先想到用身體擋住9歲女兒的視線,以避免惡形惡狀的警察,刺激孩子幼小的心靈。 

筆者也是做父親的人,讀到這裏不免掩卷沉思:如果我遇到同樣情況,又當如何呢?  

當今中國的家庭教育,基本上還是由長輩傳授自身的經驗、人生的曆程給晚輩學習;

作為知名政治犯及其家屬,老徐夫婦盡其所能,在禮儀、道德等方麵對獨生女兒進行教育;

老徐於漫漫刑期在家信中對獨生女兒諄諄教誨,還利用親屬接見的有限時間,關心女兒的成長。 

老徐作為父親,並沒有因為入獄而喪失了在女兒心中的威信;老徐身陷獄中,堅韌不拔;而其妻女則是於獄外獄備受煎熬。 

他給女兒命名為瑾,秋瑾的瑾;事實證明,徐文立的女兒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小小年紀便作為政治犯的家屬奔走於家庭和監獄之間;出國後,勇敢地向美國國會作證,呼籲世人出於良知拯救自己深陷囹圄的父親。 

而今,老徐的獨生女學有專長,且繼承了老徐夫婦的美德,使之在美利堅大地上賡續發展;老徐的風範和家教後續有人矣。  

竊以為,《獄中獄與獄外獄》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共產黨人和民運人士閱讀的好書;政治立場可以迥異,但是,人的基本人格人品,卻萬萬不能丟棄;畢竟,共產黨人和民運人士就其本質而言都是人,而搞政治是人與人博弈,而非獸與獸相殘。

*********

購書和試讀訊息

(「博客來」試讀)

獄中獄與獄外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4429

 

(電子版)

https://readmoo.com/book/210190955000101

 

(「誠品線上」試閱)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73982682030512005

 

購書訊息

 

https://www.kobo.com/us/en/ebook/KRn2__59BjyzPr778ujJmw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596/5948461

 

徐文立夫婦2023年 七種書在布朗大學書店出售
********

徐文立2003年在布朗大學235屆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