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代價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思考人性,展望未來
正文

話說新年,兼談曆法

(2022-01-25 00:52:10) 下一個

中國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關於“年”的傳說。古時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當除夕的時候,出來吞食牲畜並傷害人命。後來,有一老人發現“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炸響。於是,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這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傳說。

地球繞地球公轉帶給大地的四季循環,生活在任何地域的人類都感受得到。中國新年,在立春前後。立春一過,在南方馬上就可以看見樹枝發牙,梅花開放。一個寒冷而死氣沉沉的冬天的過去,溫暖又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到來,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至於這樣一個周期為什麽叫“年”,而英語為什麽叫year,俄語叫год,西班牙語叫año,希臘語叫?τος那是無法考究的。

另一種說法將“年”換為“夕”,說夕是怪獸,所以大年三十叫“除夕”。但根據說文解字,在甲骨文中“夕”和“月”是同一個字,都是半個月亮的象形。“夕”的造字本義一般認為是月亮剛出現時的一段時間,也就是傍晚、黃昏。後來引申指夜晚。再引申為一年的結束,新一年的開始。至於為什麽用對聯、爆竹和燈火來慶祝新年的到來,倒是可以作一番考究的。

爆竹,顧名思義,就是燒竹子發出的爆裂聲。生竹子燃燒時爆裂聲,會嚇著孩子,甚至大人也會躲開。人們以為鬼怪也害怕。所以爆竹作為新年驅魔趕鬼的道具。我們那一帶過年前有“掃塵”的習慣。掃塵,就是大掃除,把一個家的裏裏外外打掃幹淨,以迎接新年的到來。燒炮竹大概就是把家中的晦氣也趕走,來迎接新年吧。而用火藥製作的“爆竹”,則開始於宋朝。

中國人為什麽喜歡紅色?應該與太陽,火、血有關。一種說法是,人出於對火、太陽的崇拜和對鮮血的敬畏,他們認為紅色具有強大的力量,代表生命與希望。然後,就到了瘋狂崇拜紅色的周朝。據說周朝有一個有名的術士,他在原來“五行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五德說”,成功打入皇城內部,俘獲了皇帝的心。這個術士掐指一算,周屬火德,於是乎,紅色變成了高貴的代表色。之後各個朝代根據“五行說”和“五德說”都有相應的顏色(但皇族主基調都以紅色和黃色為主)。於是,紅色在平民百姓中也慢慢流行起來。

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以其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文所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也是長期延續下來的一種風俗文化。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宋代王安石的“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道出了春聯和桃符的關係。雖然第一幅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早於王安石的春聯,其作者是五代十國時期的一位雲陽人,名叫辛寅遜。

春聯,起源於桃符。據《後漢書•禮儀誌》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楹聯還有一條規矩,上聯以仄聲為末字,下聯以平聲收尾。

中國的曆法與二十四節氣,據說公元前104年就已確立。隻是“月”並不為“年”所整除,而且一個月也不是簡單的30天。加上月偏食、月全食,日偏食、日全食等。如何使曆法準確地預測或反映這些現象,一直是各國“天文學”研究的課題。一直到十六、七世紀,準確的天文計算才在歐洲確立。現在通用的陽曆(Gregorian calendar)也就在十六世紀末才確立,湯若望來中國的前二三十年。

中國現在用的農曆,是明末清初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修訂。湯若望明末來到中國,熟悉了中國的一些文化之後,發現中國的農曆中的很多天文現象有誤差,於是向崇禎帝提出重修,並得到首肯。修曆剛開始就經曆了戰亂及改朝換代。到了清朝,順治帝也為湯若望的知識所折服,同意修曆,並把新曆法稱為“時憲曆”。

順治帝20幾歲就死於天花。鼇拜等輔政大臣把持了朝政,提出了“率祖製、複舊章”,廢除了清政府入關以來的多項政策,傳教士所定新曆也卷入其中。幾位支持修曆的大臣被斬首。據說,湯若望即將被斬首時北京發生地震,使鼇拜一夥懾於天意沒敢下手。後來康熙掌權,才重新重用湯若望,並為支持修曆的人平反。

陰曆(或稱農曆)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周期。陰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一年就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1天,隻需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曆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和24節氣並行,用24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並沒幾年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

閏月是如何確定的?這得從二十四節氣說起。二十四節氣又可分為"節氣"和"中氣"二組:古人把從小寒起每隔黃經300(為一節氣);從冬至(北半球白天最短)起每隔黃經300為一中氣,一年有12個節氣,12個中氣。所謂黃經300,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除以24。粗略地說,就是地球公轉15度。每個位置12節氣把一年分為12個節月,每個節月各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節氣是節月的起點;中氣是節月的中點。傳統曆法對於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需要逐年逐月的推算,國家設有專門的機構從事曆法的推算。湯若望修訂的曆法才能準確的推算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每月的初一是月朔,十五為以望月(滿月),30天為大月,29天為小月。沒有中氣的月便是閏月。它前一曆日為幾月即為閏幾月。例如,2021年的閏月出現在農曆四月之後,因而叫它"閏四月"。如果這樣比較難懂的話,我有一個比較好記的,但不夠準確的辦法。如果農曆的日期與公曆的日期接近20天了,那就差不多需要閏月了。比如,2021年的四月三十是公曆的5月22,相差22天,如果不閏月,下個月就會隻差20天(閏四月29天,公曆5月有31天)。

公曆的月不再與月亮有關,雖然英語“月”(month)的詞根也是月(moon)。後來為方便起見,而改為簡單的12個月,此月不再是彼月。公曆每四年在2月加1天,每400年少加1天,這個大家都知道。陽曆雖然沒有二十四節氣,但有月望月塑(陰曆的月份);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隻不過名字不同。他們的夏天是從夏至開始的,秋季從秋分開始,比我們晚了半個季節。

今年的陰陽曆之間有一個偶合,如果不是千年難遇的話,至少是百年不遇,那就是“連續”三個月的第一日重合。2月1日是正月初一,4月1日是三月初一,五月1日是四月初一。中間跳了一個月,這已經是最難得的了,因為真正連續三個月重合是不可能的。

這裏順便介紹猶太人的曆法。猶太曆的正月比中國的一月又更晚一點,而新年卻立在七月一日(吹號節)。猶太曆也是陰陽合力,地球圍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月亮圍地球一周為一個月。

神為以色列設立了七個節期:

逾越節:猶曆正月十四(一天),陽曆在三、四月。

無酵節:猶曆正月十五至二十一(七天)。

初熟節:猶曆正月十六(一天)。

五旬節:猶曆三月六日,陽曆五、六月。

吹角節:猶曆七月初一(一天),陽曆九、十月。

贖罪日:猶曆七月初十(一天),陽曆九、十月。

住棚節:猶曆七月十五(一天),陽曆九、十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angLin64 回複 悄悄話 陽曆雖然沒有二十四節氣,但有月望月塑(陰曆的月份);有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隻不過名字不同。他們的夏天是從夏至開始的,秋季從秋分開始,比我們晚了半個季節。
YangLin6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閱讀!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多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