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楞嚴經》看“明心見性”的過程
作者:逍遙禪
“如是清淨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楞嚴經》
從這裏可以看出:首先是清淨持戒人讓自心見相離相、反觀自心,解脫緣根緣塵的眼識作用,進入一心六用的“一心境”;然後是自心的見聞嗅嚐覺知六種功用不妄覺妄知妄行(六用不行),才能反觀自性——離能所、絕有無的見聞覺知性(空性);最後是體露真常“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含寶月。”這是明心見性的三個重要步驟,也是明心見性的乾慧心(幹慧心),也可以說成佛的因地。
要成就佛果,還要在此基礎上經曆五十五真菩提路,“如來逆流而出,菩薩順流而至”,接如來法流,才到等覺妙覺的乾慧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道(合道)。當然了如果逢如來出世或者得道祖師的“以心傳心、以心印心”,從乾慧心到乾慧地,接如來法流也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
有很多人把身體六根的見聞嗅嚐覺知六種心識作用,當成了明心見性。這恰恰就是“長沙景岑禪師”所說的:
學道之人不識真,隻為從來認識神,
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