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宗派教化眾生的方便(八大宗派的傳道)
作者:逍遙禪
禪、淨、密、唯識、中觀、天台、華嚴、律宗八大宗派的理論依據和傳道方法:
一、禪宗: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壇經)。覺清淨自心識清淨自性,依不生滅的心性修行!
傳道方法:以心傳心、以心印心。
二、淨土:心淨則國土淨。與佛相應,體悟區別三身佛的三種心性境界,成就自性三身佛的四種淨土。
修行善心慈悲心,與化身佛相應;修行光明智慧心,與報身佛連接;用光明智慧心,照破五蘊十八界,見本心本性的法身佛;覺悟真心本性的正智如如,成就圓明常寂照的常寂光淨土;發揮真心本性的真空妙用,成就如來藏性的佛世界。
傳道方法:覺悟人帶著學人,一心念佛,與佛相應;認識三身佛,完成即心即佛的轉變,成就自性三身佛!
三、密宗:即心灌頂、即佛灌頂,打通中脈,心念根本上師,與根本上師心相應,體悟出離心和菩提心。
傳道方法:先與上師建立絕對的信任關係,依靠上師加持和灌頂,與根本上師(本尊佛)相應,成就自性三身佛!
四、唯識宗(法相宗):破除五蓋和妄想執著相,認識緣根緣塵的六識;覺清淨心,認識清淨心所見相的第七識;悟清淨自性,認識空性中的藏識(第八識)。覺悟真心本性,成就自性三身佛,用自性三身佛轉識成智。
傳道方法:先解脫妄想執著的我執,去除五蓋障礙;再認識緣根緣塵的六識;覺悟真心本性,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五、中觀宗(三論宗、法性宗):依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修行的二乘中道;悟清淨自性的空性(空)與覺性(有),即空即覺、即覺即空,即是空覺一體性的中道。
理論概述
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為此宗的中心理論。這種理論,總說世間、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這叫緣起,離開眾多因素的條件就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後說空。如《十二門論》所說:"眾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這就是說:緣起法無自性就是畢竟空,但為隨順世俗的常識,而說有緣起的事物,把緣起和性空統一起來,這就是中道。所以,不離性空而有緣生的諸法;雖有緣起的諸法,也不礙於畢竟空的中道實相。為了闡明這種理論,此宗更立有真俗二諦和八不中道等義。 (一)真俗二諦。也叫第一義諦和世俗諦。對於二諦的解釋,佛教各宗不盡相同。此宗自攝嶺興皇以來,即以二諦為言教。二諦是言教乃根據《摩訶般若經》和《中論》說的。《大品般若經具足品》說:"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行般若波羅密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中論四諦品》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百論》亦有類似的說明。這些經論說法都意味著:二諦隻是為教化眾生而假設的言教。即為著空者依俗諦說有,為著有者依真諦明空。明空不住空,為顯示不是自性實有;說有不住有為說明不是斷滅的空無。如此,雖說空沒有,為令人體悟到超越空有、言忘慮絕的諸法實相,便是法性理體。所以真俗二諦不過是為了說法教化上的方便,適時而用的假設,如標月之指,意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諦言教,體悟無所得的中道實相。
(二)八不中道。此宗依《中論》卷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八不偈之意,以顯發中道實相。認為原來凡夫二乘有種種偏執偏見,概括起來有生滅斷常一異來去四雙八類,這些偏見,是種種戲論,所以對它們一一皆用"不"字來否定它,令諸眾生離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三)二諦三中。依二諦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種中道:世諦中道,真諦中道,二諦合明中道三種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即真俗二諦也是中道,若說二諦是假,對待真俗說有中道,即中道也成為相待假。所以八不義中說:中假常通,體用無礙,若有所住,便喪失圓旨。
(四)迷悟成佛義。根據中道實相的理論,說諸法寂滅無生,本來清淨,無眾生可度,亦無佛道可成。但就世諦假名門,說有迷有悟,有佛有眾生。並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此宗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隻因迷故,為無明妄想所蒙蔽,虛妄分別無我謂有我,執外境為實有,所以成為眾生而流轉生死,若能徹悟諸法畢竟空寂,頓歇無明煩惱,除去顛倒妄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萬德莊嚴自然顯現,名為成佛。然由於眾生根性有利鈍,惑障有厚薄,成佛就有遲速。利根眾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觀,深悟諸法無生,可以頓得佛慧。鈍根眾生,經曆三大無數劫,積修萬行,經過五十二位次最終達到佛果妙覺。成佛與否,關鍵在乎迷悟。
傳道方法:認識兩種根本道路,就是俗諦與真諦;認識空覺一體性,就是八不中道;通達俗諦、真諦的十法界,就是二諦三中義;方便不離真實,真實假方便說法就是迷悟成佛義!
六、天台宗(法華宗):北齊 慧文禪師 悟 印度 龍樹 《中觀論》的宗旨,以授 南嶽慧思 ,傳於 隋 智顗(yi,上聲) 。 知顗 依據《法華經》,著作《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建立空、假、中三諦圓融並止觀雙運的修行方法,遂創此宗。 智顗 常住 天台山 ,故名。又因以《法華經》為主要的教義根據,亦稱法華宗。慧文禪師依據《中論·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一心三觀"理論。慧思繼承此說,並結合《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台宗止觀雙修的起緣。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
經典與判教
以《妙法蓮華經》為宗旨,《大智度論》作指南,《大般涅盤經》為扶疏,《大般若經》為觀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是該宗的根本典籍。
智顗判佛一代說法為五時八教。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盤時。
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
1、實相淵源於南嶽慧思。他建立"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的諸法實相說。智顗用以與十法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凡)、三種世間(即五陰世間、眾生世間、依報國土世間)等相配,構成"一念三千"的理論。認為一心具有十法界,十法界一一互具成百法界。而十法界又各具有三種世間,成三十種世間。依此推算,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種世間。這三千種世間,都不過是具在介爾(微細)一念心中,謂之"一念三千",亦名"性具",或名"理具"。依此理具三千,而有事造三千。智顗又用此三千諸法為介爾現前一念心的所觀之境,進而聯係慧文的"一心三觀"來考察,認為一切事物都由因緣所生,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即空;但從另一方麵來看,又是相貌宛然,即假;空、假原是諸法一體的兩個對立側麵,從全體看不應偏於任何一麵,空即假,假即空,空假不二即是中。空、假、中同時具於一念,叫做"一念三千空假中"。空、假、中都是真實,稱為三諦。三即一,一即三,三一融通無障無礙,是為三諦圓融。修此一念三千空、假、中的三諦圓融,見空為一切智,見假為道種智,見中為一切種智。所以三諦圓融也就是三智圓融。通過圓修三諦,達到頓斷三惑,圓證三智,此即天台宗的中心理論。
2、用此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兩層實相說作為觀法修行,即觀三千、三諦諸法具於現前介爾陰妄一念之心,心即諸法,諸法即心,心法一體,無待絕待,謂之"觀不思議境",此中能觀之智對所觀之境為第一重能所,能觀智境對所觀陰妄一念為第二重能所,這是總觀。另有九種助觀,即真正發菩提心、善巧安心、破法遍、識通塞、道品調適,對治助開、知位次、能安忍、離治愛等。合稱十乘觀法。是為天台宗的圓頓止觀(禪法)。止觀是融為一體的。止是定,觀是慧,攝(散)心入止為定,靜明觀照為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明靜",即含止觀並運、定慧力等之意。
傳道方法:從認識十法界十種心性境界開始,通達一切心性境界就是一切種智!具一切種智,就是三諦圓融,就是定慧等持。
七、華嚴宗(賢首宗):
華嚴宗,為中國(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八宗之一。祖庭是西安華嚴寺。
華嚴宗,依《華嚴經》立名,故稱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法界宗、圓明具德宗,發源地為陝西西安華嚴寺。該宗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的妙旨,以隋代杜順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年,即法順)為初祖。
華嚴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門,來闡明無盡緣起的意義。
教義
1、十玄門
真如法界隨緣轉動而成差別之諸法,諸法各各緣起圓融無礙,稱為十玄緣起無礙。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總說時空相即相入。
(二)一多相容不同門:萬有異體相入之關係,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三)諸法相即自在門:萬有同體相即之關係,空有相即,諸法融通。
(四)因陀羅網境界門:萬有相即相入不隻一重,一珠中有無數珠影,互相映現無有窮盡。
(五)微細相容安立門:極細微中,亦容攝一切萬法。
(六)秘密隱顯俱成門:表裏俱成無礙,無有前後。
(七)諸藏純雜具德門:諸法相互攝藏,一法中具一切法為雜,諸法融成一法為純。
(八)人對世隔法異成門:過現未三世,三世各三為九,攝在一念中成十世。前後差別無礙異成。
(九)唯心回轉善成門:或善或惡,皆由心之轉變。
(十)托事顯法生解門:以上所說甚深難解,故托事物令生解。以淺近事法,顯深妙之理。
事物相即相入無礙自在,而差別之相曆然分明,實具重重無盡緣起一體之關係。故觀一微塵:可舉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無礙玄妙不可思議的道理,稱十玄門。
2、六相
(一)總相:一法含多法而成。即一含多德。
(二)別相:法有色心之別。多德非一。
(三)同相:事物雖有多義,而同成一總,不相違。
(四)異相:多義相望而各異,雖差別會成一體,然又不失其各部分之特質。
(五)成相:部分相依而成全體,由差也融成一體。
(六)壞相:差別而各住自法不可移動。
3、法界觀
為顯示法界緣起,以十玄、六相表示事事無礙,相融相即。
法界有事理之別。事:法是諸法,界是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名法界。總該萬有回法界。如天台家之十法界不同。理:指真如之理性謂法界,即實相、實際、法性等答法界之異名,其體一故。界有因義,依之而生諸聖道,或性義,諸法所依之性(同一空性)。
五教分別各一個緣起:
小乘,業感緣起,即惑、業借三道展轉。
大乘始教,賴耶緣起,藏識執持種子,遇緣現行,由現行法再熏習成種子,以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三法展轉同時因果。
終教,真如緣起,如來藏俱染淨二道,染道為生滅門,隨染緣現六道;淨道,隨淨緣現四聖。以真如之體,生滅之相,因緣之用,說明緣起。
頓教,性空緣起——諸法雖性空,而不礙緣起之假有。或說頓教——知妄即真,不立緣起。
圓教,法界緣起,即是本宗的思想。即法界之事理,有為無為,色心、依正盡為一大緣起,更無單立以一法成一切法,而以一切法成一法,萬有緣於萬有而起,稱法界緣起。
法界隻是一心,此一心總該萬有,名一真法界(絕對真實的真如)。就其融攝萬有而言,便成四種法界。
(一)事法界:一一差別事法各各分齊。
(二)理法界:無窮盡的事法都同一體性。
(三)事理無礙法界:體性與差別的事法不相妨礙。
(四)事事無礙法界:諸法各自差別,各住自性而事事相望,各別緣成,一線通盡多緣,力用交涉,無礙自在,重重無盡,一一事法不壞本相而互相涉入無礙。
以事法界為體,建立三觀:
(一)以理法界立真空觀:觀諸法無性,當體即空。
(二)以事理無礙法界立事理無礙觀:觀理遺於事,事法無不是真理。
(三)以事事無礙法界立周遍含容觀: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與真理無礙。
傳道方法:建立法界觀,完成四法界的四無礙。認識不同的心性境界(十法界),完成事法界的事無礙;認識不二佛性,建立理法界,完成理法界的理無礙;通達一切心性境界,在不二佛性中觀一切心性境界,完成理事法界的理事無礙;覺悟真心本性的真空妙用,完成事事法界的事事無礙!
四法界的四圓融:通達一切心性境界完成事圓融;覺悟真心本性的真空完成理圓融;發揮真空妙用完成如來藏性的理事圓融;通達一切心性境界、變化一切心性境界、圓融一切心性境界,完成事事圓融的一切圓融!
八、律宗:律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發源地是陝西西安淨業寺。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複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
1、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
2、戒行是戒律的實踐;
3、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4、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四律五論
以《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了論》,為基本經典,通稱四律五論。
《四分律》分通大乘之說,起於慧光,道宣在《羯磨疏》裏更從律文中搜尋出五種理由來證明其說。一曰"遝婆回心",二曰"施生成佛",三曰"相召佛子",四曰"舍財用輕",五曰"識了塵境"。由"四分"通向大乘,更進一步建立三學圓融無礙說。一戒一行,圓融觀解,就具足一切行,這就成為大乘妙行。該宗又將佛所製諸戒歸納為"止持"、"作持"兩類。"止持"即"諸惡莫作"之意,指比丘、比丘尼二眾製止身口不作諸惡的"別解脫戒";"作持"即"眾善奉行"之意,包括安居、說戒、悔過以及衣食坐臥等種種行持規則。《四分律》前半部解釋僧尼二眾別解脫戒為止持門;後半部解釋受戒、說戒等二十犍度(意譯為"聚")為作持門。南山宗五大部內容不出此兩類。
傳道方法:律宗傳道分為授戒(三壇大戒)和守戒,以戒體(法體包括身體和心體)為主,以戒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覺悟真心本性)為依據,以戒行(身體力行和心行)為行持,以戒相莊嚴圓滿的法相而示現表法!律宗不是單純的戒,而是“抑邪扶正”或者說“改邪歸正”!天人道需要修行“戒惡行善”,也叫“惡來善度”;小乘道需要修行“戒妄歸真”,也叫“迷來覺度”,也叫自淨其意;大乘道需要修行“戒妄歸空”,也叫“迷來悟度”,也叫識空性;最後到了自性層麵“有來空度、空來有度”,空有不二,覺悟空覺一體性的不二佛性!
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