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克勤大師是宋朝臨濟宗楊岐派著名僧人。
他開悟的機緣尤為奇特,是從一首豔詩悟道的。
克勤自幼稟賦聰異,一日能記千言,過目不忘,有神童之稱。一天偶然到妙寂寺遊玩,看到案上的佛經,再三翻閱,愛不釋手,遂出家為僧。他參訪過許多著名禪師,後來投到五祖法演的門下。
數年之間,克勤精進不懈,時有所悟,並且將自己所寫的詩偈呈法演印證,但師父卻始終認為克勤還沒有見到自性。
後來,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職的吏部提刑大人,剛巧辭官返回蜀中,特來向法演問道:“什麽是祖師西來意?”
法演回答說:“提刑大人,你少年時代可曾讀過一首豔詩?‘一段風光畫不成,洞房深處惱予情。頻呼小玉元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後麵這兩句和祖師西來意頗為相近。”
古時男女授受不親,一個女子是不能主動對男性表示愉悅之情的,縱然是洞房花燭之夜的新娘子,也不能大聲呼叫自己的夫婿。隻能枯坐洞房、等待夫婿的新嫁娘,自不免愁惱之情。她隻能頻頻使喚貼身丫環小玉拿茶倒水的,無非是要引起丈夫的注意,讓他知道自己正在房中等待。
曆代的諸佛祖師就是這位用心良苦的新娘子,而眾生就是那位感覺遲鈍的檀郎。祖師們的語錄公案、諸佛的教示言說,就是那頻呼小玉的弦外之聲。法演引用這首豔詩,自有其深意。陳提刑聽了,心解意會,口中頻頻稱諾,滿意地回去了。
克勤剛巧從外麵回來,聽到這段公案,滿臉疑惑地問道:“剛剛聽到師父對提刑舉一首豔詩,不知提刑會也不會?”
法演回答說:“他識得聲音。”
“他既然識得聲音,卻為什麽不能見道呢?”
法演知他開悟的機緣已經成熟,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聲:“什麽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呢!”
克勤豁然開解,跑出方丈室外,看見一隻公雞飛上欄杆,正鼓翅引頸高啼,克勤笑道:“這豈不是‘隻要檀郎認得聲’的‘聲音’嘛!”於是將自己開悟的心得寫成一偈,呈給師父:
金鴨香爐錦繡帷,笙歌叢裏醉扶歸。
少年一段風流事,隻許佳人獨自知。
詩意謂悟道如熱戀中的情事,隻能自證自知,旁人是無法知道個中況味的。悟境言語道斷,不立文字,好比少年的風流韻事,如人飲水,隻許自知。
五祖法演見了,欣慰萬分地說:“見性悟道是曆代諸佛祖師們念茲在茲的大事,不是小根劣器的凡夫眾生所能造詣的。今天你能和諸佛聲氣相通,我真為你高興!”五祖於是對蜀中的禪門耆舊傳出消息說:“我的侍者終於參禪悟道了!”
克勤成了法演最傑出的弟子。
——轉自百度
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