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資料:
天台宗所立之三惑,何謂三惑?
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名為三惑。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尚未證成無上佛道,因而擁有的一切迷惑。
見思惑是凡夫的迷惑,見思惑中的見惑是知見的迷惑,如身見邊見等五不正見,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如貪嗔癡慢疑等五煩惱,聲聞緣覺行人若斷了此二惑,即能證得阿羅漢果(梵語arahat),出離三界。
塵沙惑是菩薩的迷惑,菩薩化度眾生,如果不通達如塵如沙的無量法門,則不能完成教化眾生的事業,故名塵沙惑。
無明惑即根據根本無明而言,能障蔽中道實相之理,斷盡即成佛。
此三惑中,見思惑為粗,塵沙惑為中等,無明惑為細,其性質各不相同。這是天台宗將凡夫、二乘、菩薩未證成究竟果地,內心所有之迷惑,將經論統攝歸納為三惑,讓我們能正見三惑真諦,因而證悟甚深菩提。(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
三惑釋義
三毒之異稱,即貪欲、嗔恚、愚.癡等三種根本迷惑。又雲三障。台宗就界內、界外之惑分為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
1.見思惑:見惑與思惑之並稱。見惑,乃意根對法塵所起之諸邪見。即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思惑乃眼耳鼻舌身五根,貪愛色聲香味觸五塵而起之想著,即迷於現在事理之煩惱。此見思惑為聲聞、緣覺共執,故稱通惑。由此招感三界之生死,故為界內惑,須修空觀對治之!
2.塵沙惑:迷於界內外恒沙塵數法所起之惑障,稱塵沙惑。二乘斷除見思惑後,易著於空觀而未能進一步了知眾生之塵沙惑,及對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稱著空惑,致妨礙出假利生,化度眾生。此惑為二乘趨入菩薩間所斷,又稱別惑,但通於界內外,須假觀破之!
3.無明惑:由癡而對一切法無所明了,故稱無明。即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此惑乃業識之種子、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屬界外惑,唯大乘菩薩,得定慧雙修,萬行具足,方斷此惑,以中觀破之!若論斷位,則別圓二教不同。依別教之說,十信位能伏住見思惑,初住能斷除見惑,七住能斷盡思惑,八、九、十住能斷除界內塵沙惑,十行斷界外塵沙,十回向能伏住無明惑,初地以後至妙覺位能斷除十二品無明惑。
依圓教之說,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煩惱,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斷除見惑,七信位能斷盡思惑,八、九、十信結斷除界內外之塵沙惑,初住以至妙覺位能斷除四十二品無明惑。
實則三惑原係一惑之粗細而已!即惑體無別,其粗稱為見思;細者稱為無明,介於其間稱為塵沙,是故所謂斷舍當無前後異時之別。
又若以三惑對配二障,則見思惑相當於煩惱障,塵沙惑、無明惑即相當於所知障。
[摩訶止觀卷四上、卷六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卷七之四、法華經玄義五上、玄義釋簽卷三下、四教義卷一]
(《天台教學辭典》釋慧嶽監修,釋會旻主編)
===============================
逍遙禪:
我們都知道:禪宗是直接破無明,明心見性,那麽如何不經過破“見思惑、塵沙惑”而直接破“無明惑”的呢?
禪宗是“以心傳心”法,直接由禪宗祖師大德“傳光明智慧的佛心”,破無明見本性法身!
末法時代,可能找個明心見性的禪宗大德很難,可以用《楞嚴經》的方法: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楞嚴經》
也可以念佛,直接與佛相應,變佛的三身為自性三身佛!這種方法我經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