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各種道的修行(整理篇)

(2021-11-15 08:31:19) 下一個

各種道的修行

作者:逍遙禪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人道和天人道,是修行“戒惡行善”的善心善念善行,是修行“善心圓滿”的至善,是人有善心,必然感召善神諸佛菩薩相助和護佑。與諸佛菩薩相應,就能隨佛往生,成就往生道。

聲聞小乘道,是修行聞思修的“自淨其意”。修行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知、八正道的三十七道品,修行苦集滅道的四諦法,修行四禪八定(前四定),最終成就“常樂我淨”的光明智慧的真心(佛心),依光明智慧的佛心成就阿羅漢道。

緣覺二乘道,是從十二因緣開始修行。也就是要明白人的生老病死過程: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就是說人都是隨無明業識的業力牽引而行,找到自己的業力因緣而投生(識),入父母精子卵子結合體而作胎(名色),胎兒長成六根具足,出生後開始接觸外界,接觸外界就會有感受,有了不同的感受就有喜歡和排斥,喜歡的就抓取,貪戀獲取就會形成新的業力,新的業力生成,我們就會繼續不斷的被業力牽引而不斷的生死輪回。因此,要想免除六道輪回,就得破除貪戀的愛取有,也就是破除貪嗔癡慢疑的我執,破除了我執,切斷了善惡業力的牽引,覺悟真心(佛心)光明智慧,最終破除無明妄想業力,才能跳出六道輪回。因此,緣覺二乘依破見惑、思惑、無明惑三惑為主,以戒定慧對治貪嗔癡,以覺悟光明智慧的心性,破除無明妄想業力,最終成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辟支佛。

大乘菩薩道有二種:一是從光明智慧心的覺照開始,也叫“般若行”,“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心經)”即是本心本性;“用智慧心觀照,照徹內外,即見本心本性(壇經)”。二是從空入手,身空、心空、性空、法空一切空,但意識空、心空並不是“性空”,因為“性空”離不開“智慧”,“空性”離不開“覺性”,也就是說“空性”與“覺性”是一體的空覺一體性,空性與覺性智慧是一體的,因此才說“性覺必明”“一切諸如來、皆以智慧覺”。。。。。。“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道關。”

禪宗是上乘道或者說是佛道,而禪宗頓法是一種特殊的法門: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當年釋迦牟尼佛在傳這個法門時,迦葉尊者已經是覺光明智慧心性的阿羅漢了,在佛的加持下“一悟至佛地”,也就是用光明智慧心照徹內外,馬上到達了“無上大涅磐、圓明常寂照”的圓滿心性境界。

而唐宋以後,禪宗變成了從凡夫地修行的禪宗,大多數覺悟了真心的小乘道,或者覺悟了本心本性的大乘道而已,因此禪宗有了“禪門三關”之說,也就是覺真心、悟本性、覺悟真心本性三種心性境界的不同道!

釋迦牟尼佛講的很清楚: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而解。還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六祖壇經也告訴我們:“不論禪定解脫,唯論見性。”還說“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麵目?”

而有些愚癡學佛人,不懂裝懂自欺欺人,把人道天人道、聲聞小乘道、緣覺二乘道、大乘道的修行方法和知見,拿到禪宗版塊來指責別人,其實就是用愚癡凡夫知見惑亂佛法,害人法身慧命!

這些人不懂禪宗宗旨,不明禪宗的“見性法門”,以我執我見自以為很高明,其實是造下無間地獄的罪業!這事不能不知。。。。

有緣人好好看看。。。。各種道的修行,好好看看“唯識、心法、見性法”的修行!

21070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