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參學29:
今天參學《六祖壇經》第三品疑問品 :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
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關於梁武帝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無功德的問題,六祖大師是這樣回答的: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逍遙禪:
六祖大師說梁武帝實際上沒有什麽功德,不要懷疑達摩祖師的說法。梁武帝還在善惡是非的妄想執著分別心性中,不知道覺悟真心本性的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是行善積德的福德,不是覺悟真心本性的功德,不要把福德當作功德!很多人以為做功德,就是施舍幾個錢,做點善事;很多人以為做功夫,就是念佛讀經打坐參禪。其實,功德是覺悟真心本性後,依真心本性行一切善法;做功夫是時時覺悟真心本性,不被妄想迷惑顛倒,常覺不昧!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逍遙禪:
六祖大師還說,見本性本體是功,在本性中的平等性智是德。念念沒有妄想執著障礙,念念覺悟真心本性的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內心謙卑與眾生一體,用佛心光明智慧覺照是功,外行禮貌待人,引導人走向佛道是德。
自性通達一切心性境界,萬法在自性中顯現是功,心性體如明鏡,遠離一切妄想執著分別雜念是德!
不離覺悟真心本性的自性三身佛是功,應用無礙無染是德!
功德在法身中,想要做功德,就依照上麵說的去做,這是真正的做功德!
若是真正做功德的人,自心就不會輕視別人,在一切事物中常見自性三身佛,因此常行普敬法。如果自心常輕視別人,貢高我慢,就是自我執著,這樣就沒有法身功德了!自性在妄想執著分別中,就是遍計所執的虛妄自性,就沒有法身功德了!也不會有利益於人的福德,因為自高自大,輕視一切人,人們不接受故!
善知識,念念覺悟真心本性不間斷是做功夫,心行平等正直是德;自心覺悟真心本性是功,自身戒惡行善是德。
善知識,功德需要覺悟真心本性後在自性中顯現出來,不是布施供養換來的,這是福德與功德的區別!梁武帝不識真心本性的真理,把福德當功德,不是達摩祖師的過錯!
逍遙禪於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