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軌跡,首先必須選定一個參照係,因為一切物體的運動都是相對的,隻有光子除外。這個參照係是觀測者主觀確定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取法;它可以是一顆恒星或者一個星係,也可以是一塊礦石或者一個核素。它是定量描述的起點,在數學上可以表示為(di1, di2, di3; ti),其中,dij代表三個維度,ti是起始時刻。三個空間維度可以是正交係,也可以是任何線性無關的坐標係;時刻維度是客觀存在的,隻有間隔因人而異。
地心說並無任何不妥,因為人類最初是以地球為參照係的。日心說也不全對,因為行星和太陽本身其實都是圍繞太陽係的質量中心運轉的,隻是那質量中心在太陽附近(並不在太陽本身的質量中心處)。對於單個的行星來說,它的運行軌道一定是平麵曲線,因為在引力場中,最快滑行曲線一定是平麵曲線。不同行星的軌道平麵可以不相同,隻有在與恒星相距一定範圍之內的天體,它們的軌道平麵相同;對於遠距離的行星如冥王星,以及彗星,係外隕石等,它們的軌道平麵各不相同。
所有行星、彗星的軌道並不是固定的,因為它們連同恒星的質量中心還要繞星係(如銀河係)的質量中心(在射手座Sagittarius附近,距地球2萬6千光年)作平麵運動。站在銀河係的質量中心處去看各個恒星、行星及其衛星的運動軌跡,都是時空裏的不規則曲線,但形狀還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其曲率和繞率可以被確定。各個星係在整個宇宙裏還是運動著的,宇宙的質量中心在何處未知。如果承認大爆炸理論的話,質量中心就在大爆炸開始的奇點處,計時也是從大爆炸開始的那一刻起。如果認為有多個平行宇宙,它們無始無邊,那麽中心一說就無從談起了。
我們隻能局限於地球人類可以觀測並想像的那個宇宙,它是無始無邊的,在時空裏隨意漫行。一個宇宙中均勻地分布著能量和時刻:能量是一切存在的總稱,由最小的能量塊(量子)組合而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有人類可觸覺的質量塊,也有人類不可感知的波動,還有能夠想像的意識體。能量塊分布的原則有三條:(1)互斥性,具有相同狀態的塊不能在同一時刻占據空間同一區域;(2)壽命天定,任何形態都是暫時的,在一定的時間之後它就會變成另一種形態。(3)均勻性,即同種形態的能量體要盡可能均勻地分布在時空中。
人是怎麽怎知道這些規則的?靠觀察、計算和歸納。能量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現為力,而力可以被量化。對於有質量、占空間的物體,它們之間存在“萬有引力”,引力的大小與質量和距離有關。在假設質量不隨時間變化的前提下,可以用矢量的加法原理推出,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或者與距離成正比。由此便可推出Kepler關於行星運動的三條定律。但這不能解釋行星軌道的偏移,更不能解釋恒星的運動軌跡,我們必須考慮到恒星和行星的質量其實是隨時間而變化的,還有因為星體的自轉而產生的Coriolis力、Euler力,以及磁場力。
有了量化的力之後,一個恒星及其內部的行星、衛星、可能出現的彗星等,關於其質量中心的運動方程,就可以用一些偏微分方程表出。求解後,可以預測它們今後的走向,但我不相信這能夠對人類的命運有什麽影響;占星術可信嗎?
運動是絕對的,任何物體都在運動,但是運動的速度(快慢)是相對的。
我越來越懷疑你的身份,你能證明Goldbach's conj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