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我第二次收到陪審合格性調查表(Mandatory Jury Eligibility Form)。三年前曾經收到過一次,上交後便沒有了下文。這次有了傳票(SUMMONS),有陪審團編號、陪審員編號。在規定時間到達規定地點後(聽起來像是被雙規了?),開始了陪審員的篩選。
進入法庭大樓時,要進行安全檢查。手機、鑰匙等金屬物品要由警察用藍子遞過去,背包要打開檢查。進入後,按照姓氏的第一個字母,排隊出示傳票、帶本人照片的身份證。這個案件需要14名陪審員,法庭傳召了150名侯選人。案件第二日開審,為時3周半。
法庭分兩批、隨機抽取了各20名侯選人,我在第一批被選中了。在抽取進行時,法官用最樸素的英語,詳細解釋了審判的全過程。她先是通報了案情(不得外泄),展示了被告,通告了與本案有關的人員姓名、辦案警察姓名,與此案有牽連的任何人都不得進入陪審團。
法官說到最多的詞是Impartial,要求不論種族、文化、教育、年齡、工作等等因素,一切隻憑證據,必須做到公正。在成為正式陪審員的前一刻,一位法庭工作人員要你宣誓保證Impartiality,你說一句Yes或者I Swear即可。
被選中的人裏,什麽膚色、年齡、資曆的都有。進入法官所在的大廳時,工作人員按照編號讓選中的人坐下,法官逐一詢問你有不有什麽顧慮(Concern)。在校學生直接被免除了陪審的義務,有醫生預約的、要出門旅行的、要照顧學生的,則被延期。我是自雇業者,每天課後要輔導學生。法官問,有大學生嗎?我說有的;她說現在正是大學生們期末考試的時期,我把你推後吧(deferred)。
就這麽過關了?那高高在上、讓人瑟瑟發抖的大法官在哪裏呢?沒有想到陪審員平民化,法官更是平民化。我在法庭裏見到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比我更加彬彬有禮,讓我自愧不如;移民前還說要成為加拿大的活雷鋒呢,在這裏,我比那個聲稱《不是你撞的, 你為什麽要扶》的中國法官,顯得更加蠻狠無禮。
希望下次能夠真正成為一名陪審員,等到假期不再忙碌的時候,盡到一個公民應有的義務。有了陪審的經曆,你才能明白公平的含義,才能體會到民主的來之不易。我希望把自己的所學所得,全部貢獻給這個國家,讓她不害怕美國的吞並,也不害怕中國的關稅。
我是對事不對人,就是特討厭一種行為,為了表現自多厲害,知道的多多,總給人這個注意那個提示,表麵看起來很為人著想為人好,其實是借機在滿足自己的表演欲與虛榮心。
我自己碰到好多這樣的人,我是文章主人又不能反嗆回去,現在我不是當事人,是旁觀者,我替博主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