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化學反應的機製是化學家們的畢生任務,而弄清一種分子的結構是整個化學的中心主題。前麵我們已經從幾何和物理上搞清楚了這兩個問題,但化學家們不相信推理,隻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發明了四種儀器/方法來探測分子的結構:紅外線探測、紫外線可視探測、核磁共振(NMR),以及質量探測。據說在一台NMR上,一個人10分鍾所學到的東西,比一個化學家一年所看到的東西還多。
紅外線探測(Infrared Spectroscopy)是1900年代,在Cornell大學,由William、Weber、Coblentz等人自造設備,做了成千上萬次實驗,遍及所有化合物,一點一滴地手工驗算波長,在1905年發表結果。他們再把設備用於天文研究,探測火星表麵的溫度。現在可以用於質量控製、二氧化碳監測等。
紅外線探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紅外線(頻率10^11到10^14Hz)去激化(Excite)化合物中的分子;被分子所吸收的紅外線的頻率/波長具有一定的模式(Pattern),取決於化學鍵的振動模式;把這些特定的頻段記錄下來,就可以知道化學鍵的構成。
紅外線的能量不致於拆開化學鍵(要斷開化學鍵,需要紫外線以上的能量),但足以讓分子振動(Vibrate)。化學鍵並不是固定不動的,一個單鍵兩端的原子可以繞鍵轉動,鍵本身也可以伸縮。原子中的外層電子可以吸收特定的輻射能量而改變軌道;原子核也有自旋(Spin)。由n個原子(n – 1個鍵)組成的非線性分子,可以有3n – 6種基本的振蕩模式,包括伸縮、彎曲(Bending)、Wagging、Twisting、Rocking、Deforming等等。遠離可見光的低能的紅外線,波長25到1000微米,用於探索旋轉;中端的紅外線(波長2.5到25微米)用於探索基本振動模式;靠近可見光的高能紅外線(波長0.25到25微米)則用於激發組合振動模式。
一個分子要吸收電磁輻射,振動的鍵必須是極性的(Polar),極性越強,吸收的能量越多;振動引起二極矩(Dipole Moment,電量與位移之積)周期性的變化。輻射能與頻率成正比;振動鍵隻吸收與其振動頻率相一致的能量(正如電子隻吸收恰好等於兩個能級差的能量)。把一個極性單鍵想像為一根彈簧連接著兩個帶電球體,根據Hooke定律,可以計算出振動頻率:niu = sqrt(K/miu) /(2Pi c)。其中K是鍵力強度,miu是簡約質量(m1m2/(m1 + m2)),c是光速。計算結果表明,數值都在紅外線的波段。
質量探測是測量離子(通常是陽離子)的質電比(mass-charge ratio, m/z, z是離子所帶電荷數,m是質量數即質子數加上中子數)的一種分析技術。其原理在1898年就已被發現;在1911年,Joseph John Thomson,那個最先發現電子的人,記錄下了氖原子(Neon)的質譜;他發現Neon可以分裂為二,最多份量的同位素Ne-20,次之則為Ne-22. 他的學生Francis W. Aston通過改進儀器,發現自然出現的元素都是同位素的混合。比如,氯元素是大約75%的Cl-35和25%的Cl-37。
一台質譜儀要做三件事情:(1)離子化,即把中性的原子或分子轉化為陰/陽離子,(2)根據質電比分開離子,(3)測量每種離子的相對冗餘度(Relative Abundance)。質譜儀有很多種,但工作原理是一樣的。離子化室保持高度真空,氣體、揮發性液體可以即刻被氣化;不易揮發的液體或固體,可以先加熱再氣化。氣化室的盡頭是一個電場,在正極板處,樣品分子被電子槍轟擊(高能電子束可來自於熾熱的燈絲),分子的電子被剝離,剩下帶正電的陽離子。隻失去一個電子的分子,稱為分子離子M+。在電場的另一端,是一係列的負極板,用以加速陽離子。電場兩端的電勢差可以達到70伏特,這剛好超過有機分子的鍵能,從而驅除一個或多個電子,還可能引發更小的碎片。不穩定的碎片又會分裂為更小的碎片。
在這些碎片化的陽離子形成後,離子束被引入一個磁場,其方向與電場方向垂直。磁力不對離子做功,但會引起離子束偏移。質電比越小的離子,偏移越多。通過改變電場強度或磁場強度,具有相同質電比的陽離子會聚集到一塊偵測板的同一區域;在那裏,離子產生的電流被記錄下來。現在的偵測器可以記錄單個的陽離子,並且可以在數十分之一秒內掃描特定的質電比區域。
出現最多離子的區域設為強度100(Abundance 100%)並稱為Base Peak, 其它離子區域表示為相對於Base peak的一個百分數,一個分子的質譜就得到了。比如Octane分子C8H18 = CH3(CH2)6CH3, 分子離子M在m/z = 114處;base peak在m/z = 43處,對應離子為C3H7+; 還有離子在m/z = 29(C2H5+), 57(C3H7+), 71(C5H11+), 85(C6H13+) 處。
兩個美國人Felix Bloch和Edward Purcell在1946年首先檢測到了核磁共振現象,他們在1952年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核磁共振現象是指,當某些原子核(如H+,C-13)被放置於一個磁場中時,它們會吸收特定頻率的電磁輻射;受激的原子核產生能級的轉換,這個振動信號可以被靈敏的無線電接收器檢測到。通過核磁共振,可以確定樣本分子中各種環境下的H原子,顯示所有的H-Cl鏈接。
具有奇數個質子或奇數個中子的原子核,如H-1,C-13, 具有自轉,就像一個陀螺或者一顆行星,其自轉軸描繪出一個圓錐狀的曲麵。自轉具有一定的頻率,即每秒轉多少圈,稱為進動頻率(frequency of precession)。自轉生成磁矩(magnetic moment), 進而產生磁性角動量(magnetic angular momentum),有別於曲線運動物體的軌道角動量。量子計算表明,自旋角動量的大小為S = sqrt[s(s+1)] h/2π, 其中h是Planck常數,值為3.99 × 10^(-10) J s/mol;s為自旋量子數,取值n/2, n為整數。當s為半整數如1/2, 3/2時,這類粒子被稱為費米子(Fermions);當s為整數如0, 1, 2時,稱為玻色子(Bosons)。H-1, C-13的s值為1/2, H-2, N-14的s值為1,C-12, O-16, S-32的s值為0。
角動量是矢量,還有方向(自轉軸的指向);沿此方向,S的分量隻可以取一些離散值kh/2π, k = -s, -(s-1), …, s – 1, s,共有2s + 1種不同的狀態。如s = ½時,k取-1/2或1/2;s = 1時,k取-1, 0, +1。對給定的一些原子的集合,各個原子核的自轉方向、以及取何種分量,完全是隨機的。如果把它們置於一個強磁場B的兩極S-N之間,就隻有某些確定的方向才被允許。
對於s=1/2的核子,就隻有順著B的方向(從S到N)或者逆著B的方向(從N到S)兩種狀態。順磁方向稱為低能狀態,對應k = ½;逆磁方向稱為高能狀態,對應k = -1/2。兩種狀態的能量之差與外加的磁場強度|B|有關。實驗表明,當|B|=7.05T時,H-1的兩種狀態的能量差為0,12J/mol, 相當於頻率為300 MHz的電磁輻射能量(按E = hf計算);而C-13的能量差為0.03J/mol,相當於頻率為75 MHz的電磁輻射能量。紅外線中,實現振動模式轉變的能量通常為 8 KJ/mol到63 KJ/mol;紫外線探測中的電子能級之差通常為 167 KJ/mol到585 KJ/mol,核狀態轉換所需要的能量是非常微小的。
進動著的原子核(有的低能,有的高能),如果受到電磁輻射的刺激,而且電磁輻射的頻率與進動頻率相同,輻射即被原子核吸收,自轉的狀態就從低能變成高能。刺激信號是一個無線電頻率的短脈衝信號,大約10^(-5)秒, 這足以同時翻轉所有原子核的自轉狀態。隨著原子核逐漸回複到原來的平衡狀態,它們釋放出一個正弦波,其頻率等於共振頻率(進動頻率);正弦波的強度逐漸衰減,並在回到原平衡態時歸零。一個計算機記錄下這個強度—時刻關係;一個數學程序/算法通過傅立葉變換,把上述關係轉換成強度-位移(Chemical shift)關係,用時不到1秒鍾。
在樣品的有機分子中,氫原子核周圍環繞著電子。運動著的電子產生一個磁場B1, 方向與外加磁場B的方向相反,從而部分屏蔽氫原子核。這些環繞的電子被稱為逆磁電流(diamagnetic current),而產生的屏蔽稱為逆磁屏蔽(diamagnetic shielding)。盡管B1遠比B弱,但在分子層麵,影響還是足夠大的;屏蔽越強,外加磁場B就得越強,才能引起共振(自轉狀態的翻轉)。
屏蔽的程度用化學位移δ--氫核或碳核在不同環境下的共振頻率之差--來衡量。在外加磁場|B| = 7.05T的場中,H-1在氯甲烷 (CH3Cl) 中的共振頻率 ,與它在氟甲烷(CH3F)中的共振頻率,相差360Hz。如果施加300 MHz的無線電輻射,頻差隻占 360/(300 000 000) = 1.2 ppm (Parts per million) 。通常以四甲基矽烷(Si (CH3)4)作為比較的參照物,一個氫原子或碳原子的化學位移,定義為它在某個環境/分子結構中的共振頻率,與它在四甲基矽烷中的共振頻率之差,除以施加的無線電頻率。
一個原子核在不同環境下的化學位移,取決於三個因素:周邊原子的負電性、相鄰原子的混合鍵(hybridization)、π鍵的逆磁效應。在CH3-X中,X的負電性越大,H的化學位移就越大;因為負電性大的原子,降低了與它鏈接的原子的電子密度,也就是增加了周邊的磁場強度。sp2混合的Sigma鍵比sp3混合的鍵具有更多的s電子特性,因此其中的碳原子具有更高的負電性。對於sp2混合鍵及sp混合鍵,化學位移還與π鍵的電磁感應有關。
在核磁共振的譜圖中,輻射能的吸收發生在化學位移處。比如,與sp3混合碳原子鏈接的H,吸收通常發生在δ = 0.8到1.7之間;而對於sp2鍵,則在δ = 4.6到5.7之間。吸收信號的個數,等於樣品分子中處於不同環境的氫原子的種數。例如在異丁烷 (CH3)3CH中,有兩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3組CH3,一組CH。又如在異戊烷CH3CH2CH(CH3)2中,有四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一組CH3,H接到一個C;兩組CH3, 一組CH2, 每個H所鏈的C與另外兩個C相鏈接;一組CH,其中H所鏈接的C與與另外三個C相鏈接。
對於一個有n種不同氫環境的分子,在1H-NMR圖譜中,有n個信號。對於每一個信號,如果一個氫原子有m個不同環境的其它氫原子,而那些其它氫原子是等價的,那麽此信號就將分成 m + 1個高峰。比如,在CH3CH(Cl)2中,有兩種不同環境的氫原子;在組CH3中,每個H有1個不同環境的鄰居,即CH中的H,它的信號在δ = 2.1處分裂成兩個高峰;在組CH中的H,有3個不同環境的鄰居,而這3個鄰居所處環境相同,因此信號在 δ = 5.9處分成4個高峰。
對於這m + 1個峰值,強度是按照二項式係數排列的:mC0, mC1, …, mCm。在兩個相鄰高峰之間的間隔,稱為藕合常數J(Coupling constants)。這些值表示了相鄰氫原子的磁矩的屏蔽效應,通常以Hz作單位。在1H-NMR中,質子(H-1)的J值在0到18Hz之間。J的值與外部磁場B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