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宇宙由天堂、地獄和凡間組成。天堂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地獄是惡魔住的空間,凡間則是物界,是生靈們進化的所在。物界又分為動物(有意識)、礦物(無意識)和植物,植物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過度階段。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成立的,人也都有前世和今生。平行宇宙代表著二極,人隻有到了天堂或地獄,才能夠看得到。
在人類的認識中,所有學識可以分為三類:人文、自然和數學。人文研究人類文化,包括語言、法製和信仰;自然研究人類所處的環境,包括時間、空間和能量;數學研究各種物體及現象的數量關係,包括數量、形狀和變換。每一個物體都有內、外和邊界之分,每一種現象都有起因、結果和變換過程,有始有終也有中。
為了描述一個物體或現象,至少需要三個狀態變量:體積(所占空間區域的大小)、溫度(組成分子的平均動能)和壓強(邊界曲麵所受壓力按照麵積的平均)。在常溫常壓下,物質可以呈現出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在極高溫度下,氣體會離子化,成為電漿;在極低溫度下,物質會凝固,成為Bose-Einstein凝固態。典型的二極三態。為了描述一個狀態,需要質量、電量和旋轉。質量是物體趨於靜止的一種度量,也就是其保持原有狀態的趨勢,或稱慣性。電量是運動趨勢(位移)的本源。旋轉是物體的存在之道,自旋則是轉動趨勢的一種度量。
在物界,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離子和分子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電子雲和一些過渡性的、壽命隻有幾納秒的粒子組成。由於帶電粒子的運動形成一個電流環路,因而具有磁性。磁性可以用轉動來解釋。1925年,荷蘭物理學家G.E. Uhlenbeck 和 S. Goudsmit提出,電子必須有自身的旋轉(Revolve)和圍繞原子核的轉動(Rotation)。粒子的自旋概念被提了出來,它是粒子的一種內在性質。任何粒子自旋的角動量的大小是離散的,表示為h/2π的整數倍或者根數倍,可以用角動量的定義計算出來。質量、電量和自旋是描述一個粒子的三個關鍵指標。
在1930年代中期以前,物質被簡單地認為是由質子、電子和中子組成。那時候的人們還知道另外三種粒子:光子、中微子和正電子。但這不能解釋這個問題:帶正電的質子,本應當互相排斥,為什麽會緊緊地束縛在小小的原子核中?1935年,日本物理學家Hideki Yukawa給出了解釋。既然兩個原子通過交換電子實現鍵合,那麽,兩個帶電粒子可以通過交換光子實現相互作用。他斷言,強核力的大小與帶力粒子的質量成反比;並推斷出帶力粒子的質量約為電子的200倍。
1937年,Carl Anderson及其同事發現了一種粒子,其質量為 106 MeV/c^2,一個電子質量的207倍。但是後來的實驗表明,此粒子與物質的作用很微弱,它不可能是強核力的攜帶者。此種粒子現被稱為Muon,帶一個負電,壽命隻有2200納秒,瞬間衰變為電子、一個反電子中微子和一個Muon的中微子。1983年,Carlo Rubbia在CERN宣布發現了弱作用的帶力粒子:W+及其反粒子W-、Z(不帶電),它們的自旋都是1。W的質量為 80.4 GeV/c^2,Z的質量為91.2 GeV/c^2,它們主導原子核的衰變。
1947年,Cecil Frank Powell和 Guiseppe P.S. Occhialini從宇宙射線中發現了Pion。它有三種帶電狀態:-1、+1、0,帶電Pion的質量為 139.6 MeV/c^2,壽命為 260納秒,衰變為Muon和對應的中微子;不帶電Pion的質量為 135 MeV/c^2,壽命8.3 * 10^(-17)秒,直接化為兩個光子。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通過交換一個Pion而發生強核力作用。作用過程可以用Feynman Diagram來表示。再根據不確定性原則,ΔE Δt = h/2π, Δt <= c/d,強核力的作用範圍為 d = 1.5 * 10^(-15) 米,可以估算Pion的能量約為 130 MeV。
在量子力學的標準模型中,所有粒子可以分成三大類:玻色子(Gauge Bosons)即帶力粒子, 它們的自旋都是1;輕子(Leptons)即弱核作用的參與者,也就是W和Z的驅使對象。它包括三類帶電粒子,可正可負,帶一個正電荷者為其反粒子,分別為電子、Muon和Tau(1975年發現);以及三類對應的中微子(Neutrinos)。輕子的自旋都是1/2,質量為W/Z的百分之一或更小,中微子的質量幾乎檢測不到;硬子(Hadrons)主要通過強核力實現相互作用。所謂強核力就是把原子核內各粒子綁在一起的力,人類並沒有一個表達式;也許可以通過結合能的大小去估計。硬子又分為介子和重子。介子有Pion、Kaon、Eta、Rho, 等,其質量介於電子和質子之間;自旋為零。重子(Baryons)的質量大於或等於質子的質量,自旋等於1/2。現已發現幾百種重子,包括質子、中子、Lambda、Sigma、Omega、Xi。Enrico Fermi希望自己能夠像一個植物學家,記住所有重子的名稱;人們相信,硬漢子們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組成。
1964年,Murray Gell-Mann和 George Zweig獨立地提出了誇克模型 (後者稱之為Aces) ,把hadrons設想為由誇克和反誇克組成;誇克由色力(Color Force)緊緊地綁在一起,而色力是由膠子(Gluons)所攜帶。Gell-Mann按照三種風味(Flavors)來區分誇克:上(up)、下(down)、橫(sideways);後來因為Sideways與奇異性(Strangeness)有關,便改稱為Strange類。
在Pion與質子和中子的強相互作用中,Kaon、Lambda、Sigma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性質。當Pi-與質子相撞時,會出現一個中性的Kaon和一個中性的Lambda; 但中子卻從來不會出現。另一方麵,這些粒子的衰變很慢,半衰期從1/10納秒到10納秒不等;而強相互作用的粒子壽命卻僅有10^(-23)秒。這三種粒子被賦予了奇異性-1, 而Xi的奇異性為-2。它們的反粒子的奇異性為正。
所有誇克的自旋都是1/2; u和d的奇異性為0,s為-1,反s為+1。帶電量,u為+2/3,d和s各為-1/3。一個質子p = uud帶一個正電,一個中子n = udd為中性。質量上,按照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可以算出u的質量約為2.3 MeV/c^2,d的質量約為 4.8 MeV/c^2。按照K+ = u(s-), K− =(u-)s, K0 = d(s-)的組成,可算出s的質量為 95 MeV/c^2。
三種誇克還不能解釋一些粒子的衰變速率。當時的核物理學家們認為,既然有四種輕子(電子及其中微子、Muon及其中微子),根據對稱性,就應該有四種誇克;於是就有了誇克c,Charm, 是Strange的搭檔:電量為+2/3。1974年,一種新的介子,J/Phsai被發現;它的質量遠大於已知的介子(3100 MeV/c^2), 壽命也遠比其它強作用粒子要長。Psai的誇克組合為c及其反粒子。
1975年,Stanford大學的研究者們報告了輕子Tau(又稱Taon)存在的證據。於是,又提出了兩種新的誇克:t(Top 或 truth)和 b(Bottom 或 beauty)。t帶電+2/3,質量170 GeV/c^2; b帶電-1/3, 質量 5 GeV/c^2。1977年,Leon Lederman報告發現了一種很大質量的介子,其誇克組合為b及其反粒子。
至此,輕子才是基本粒子,沒有下層結構、不可再分。介子由一個誇克及其反粒子構成;重子由三個誇克構成,其反粒子由相應的反誇克構成。然而,沒有一個孤立的誇克被觀察到。物理學家們堅信,誇克被禁錮在了普通粒子內,因為一種很強的色力(Color Force)或色荷,它與距離成正比。色力由第三種玻色子—膠子(Gluons)所攜帶。膠子沒有質量、沒有電量,自旋為1,純屬虛構。人們設計了三種色荷:紅(r)、綠(g)、藍(b)及其反色;一共可組合出3 * 3 = 9種膠子,但隻用上了8種組合。具有同色的兩個誇克互斥,相反色荷者則互相吸引;三個不同色的誇克互相吸引而形成種子。
為什麽是三種誇克、三種輕子、三種帶力粒子(核內)?為了實現分布的連續性,除了兩個極端,必須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中間力量。在任何一個地方的長治久安中,必須要有三方均衡的勢力,使得任何兩股勢力的聯合大於第三方。正如一個三角形為什麽具有穩定性:因為任何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在數學中,這是任何結構定義的三公理之一。任何一個國家必須要同時有三個主要政黨,其中兩個勢均力敵的大黨,一個稍弱的小黨。一黨獨裁是不可能長久的,因為民心思變,萬事萬物都需要在輪回中變化。立法、司法和執政,必須三權分立,一個國家才能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