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察到的世界是這樣構成的: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核子(內)和電子(外)組成,核子由誇克組成,誇克和電子由(內)靜子(最小的存在實體,其質量定義為一個單位,mo)和(外)力子(最小的、能動的虛體,沒有質量,其動量定義為一個單位,mg)。往上呢,物質構成各種物體:首先是天體(星體、隕石、雲團),天體再聚集成星係,星係組團成為宇宙,各宇宙的集合就是全部的天地。上下一共十層(重),不多也不少;再往上或往下都沒有了!
靜子和力子是永恒的存在,它們沒有形狀。我們可以把靜子想像為一個“點”,在天地裏占有一個位置;力子則是一段弧(叫弦也可以),漂浮在天地間,是離散的。由它們結合產生的物體都有一定的形狀,在天地裏占有一個區域。物體的結構都有內外之分,也就是說都有一個邊界(一個物體隻是天地的一部分,不是整個天地);邊界是所有靜子的外圍,內部區域由部分力子暫時穩定地凝聚在一起;外部區域彌漫著富餘的力子。兩個同層次的相鄰物體的外部力子區域互相重疊,從而相互影響。當一個物體的總力量與總靜量的比值達到一定範圍時,物體就產生了第十種存在:意識(叫記憶或者精氣、神都可以),是一種對其它物體的感知能力。
天地是無限大的,也就是說,它超越了任何有意識的物體的感知範圍。天地中的物體所在的位置,數學上可以想像為一個幾何形體,有維度,有靜量中心(點)和力量分布的中心(點),邊界是一個低一維的“曲麵”。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可以定義為靜量中心的一個二元實函數,隻要它合符“意識”,比如距離三公理(正定性、對稱性、三角不等式),就可以稱為一種距離。邊界曲麵上兩個靜子之間的距離的最大值,叫做物體的“直徑”。當總靜量與直徑的比值達到一定數值時,該物體的力子就隻進不出,成為了“暗物質”或稱黑洞。
力子永遠在動,物體的形狀、所包含的靜量因此而變—隨著時間;造物主(即天地)賦予了每個物體一定的壽命—此種形態最多隻能維持一段“時間”。兩種不同狀態之間的間隔(持續過程)就叫作一段時間。比如,太陽從升起到落下到再次升起,就叫地球上的一天,也就是地球自旋一周的時間。也可以把一個電子轉換一個能級的間隔叫做一費秒;問題是,兩個不同事件A和B的間隔有可比性嗎?
我們需要設定一個標準“時刻”。在一群有意識的物體們所能感知到的全部範圍內,找一個公共的、周期性的、典型事件(時鍾)C,比如對地球人來說,可選地球自轉一周為一個時間單位(ms);其起始時刻(地球在軌道平麵的某一位置之時,比如當某座城市對著太陽之時)記作數值0,終止時刻(該城再對著太陽之時)為數值1。把此標準過程設想為一圈連續的時刻點,過1加圈數,把時刻記位n:t, n是圈數,t是一個分數(0-1之間小數)。
當事件A發生時,它的起始時刻對應到0-1圈中的某個數值,終止時刻對應到另一個數值(過1則加圈數),這兩個數值之差,就是事件A存續的時間t(A);它所對應的連續弧段就是它的存續期。對另一事件B,如果存續期與事件A有交集,則稱為有同時性。t(B)與t(A)的比值,表明了其物質(靜子)凝聚力的緊密程度,應當等於內能之比(公理1)。
各層次的意識體的感知範圍、時效都是有限的,往上往下各有一兩層;而且,這有限範圍內的靜子和力子數目太過龐大,需要某種方式把“信息”記錄下來,以存儲其分布規律(感知的目的)。信息的表現形式是信號,它可以是聲(音)、光(影)、味(嗅);現代人類把它們都數字化了。有生命的物體,用“基因”記錄往生的信息;無生命的礦物,本身即顯示了其靜子和力子的分布,隻是因為沒有意識,而無法言明。記錄了本層及以下層次的所有信息,並且懂得用自身意識去改變它物的存在,可以稱作為“神”。人類的所有發明,也就是一些“記號”;說最後的發明—智能機器人將毀滅了人類,完全是無稽之談:記號是永遠磨不去的,信息是“虛”的;神也不能毀滅十種存在,隻是將它們變形而已。
意識體怎麽去感知周圍物體(包括自身的物質部分)呢?動物們用眼睛去捕捉光信號,用耳朵去捕捉聲音,用鼻(口、舌)去捕捉嗅(味)覺信號。人類還有第六感官—體內某種腺體,監測身體變化狀況。原理上,是用同層或更高層的物質去對信號作反應,再在信息處理中心—大腦某處,把此種反應與過去的記錄相對照;遇到新情況時,還要憑過去經驗做統計分析、預言,然後給出一個判斷。這是思考的全過程,人類及以上層次的生物才有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可以學習的,也就是隨著時間而累積的;人人都可以成神,隻要你保持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