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404)
2023 (328)
2024 (216)
和女兒短信聊天,告訴她,清明要到了。她秒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估計是每年都要跟我炫耀一下她還是記得幾句古詩的,所以熟能生巧了)。
每年都給她寫後麵兩句,可是她依舊沒記住。
不過,每年她都記得囑咐:你們掃墓,替我拜一拜。
她每次回北京,也要去八寶山看姥爺,算是有心了。
每年老公都會在清明前後做青團,從種艾草開始,自己煮紅豆,炒豆沙,蒸糯米團,再一個個包出皮包餡大,軟糯芬芳的青團,成了周圍朋友們的念想。工匠形的廚藝,才能換來獨一無二的作品。
今年的青團加上了雲南的玫瑰醬,非常自然的馥鬱芬芳,讓人欲罷不能。
家鄉的口味,總是無可取代的,尤其是承載著兒時的回憶和對親人的思念。
就好比我很喜歡媽媽的家鄉武漢的美食,媽媽做的藕丸子忽然跳進我的記憶,做了幾個,果真帶著兒時在家吃到的味道。藕打碎加一點點肉沫,好多薑末,外焦裏嫩。
瀝幹藕碎的時候,擠出來好多藕汁,就熬了藕羹,上麵撒了玫瑰花碎和朋友送的幹枇杷花,比幹藕粉衝出來的好吃
我倆晚上都吃的清淡,於是我做一個拌豆腐(肉末炒一下做醬汁,很入味),他做一個泰式鳳爪 (洋蔥大蒜小米辣和香茅,加檸檬汁和魚露,特別提神醒腦)
中午要吃好,不過也不必太複雜,兩碗剩飯成就一個海鮮飯。撒了一些小核桃,口感奇妙。
春天,萬物複蘇,不知道院子裏是哪種小動物特別的活躍,把我們的鬱金香和風信子的花球都刨出來了。後來在上麵鋪了鬆針有所威懾力。把待開的幾株移植到花盆裏搬回家保護起來。這株的顏色好奇妙啊!
不值錢的一塊石頭(當時在舊貨店五塊錢一小包),做了個春意盎然的項鏈。
世界紛紛擾擾,可是大自然的饋贈不曾爽約,千萬別錯過,別浪費了喲。
~~~~~~~~~~~~~
圖文原創,請勿轉載!
小P心靈手巧,做什麽像什麽,特別有檔次,是不是可以開視頻,像李子柒那樣?文學城的受眾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