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單身女人的中年囈語

(2024-10-04 15:39:20) 下一個

意大利作家 Cesare Pavese 有金句廣為流傳,“We don’t remember days, we remember moments.”  (“我們記住的不是某一天,而是某個瞬間。”)  Jhumpa Lahiri 的小說 Whereabouts (我譯為 《何時何地》),記錄了這樣的 moments. 全書 46 個 moments: 在人行道上,在街上,在辦公室,在小吃攤,在書店,在候診室,在陽台上,在博物館,在遊泳池.......一個 moment 一個小故事。

第一人稱的 “我” 沒有一五一十自報家門,但慢慢讀下去,“我” 的麵容和生活漸次清晰:一個中年的單身女人,在大學教書,住在意大利的某個城市的老城區。“我” 單身,但似乎甘於寂寞;“我” 寂寞,但也有幻想湧動。

看看 “我” 的日常裏,有什麽值得一記的所見所聞。人行道邊的牆上嵌了一塊大理石匾,上麵刻著一個中年男人的名字和生卒年。不知是走路還是騎車被撞,他的生命終止於此。石匾旁邊有一個紅色的玻璃框,裏麵有一支燃燒的蠟燭,一小束鮮花和一幅聖徒像。蠟燭上麵有一張手寫的紙條,是死者的母親寫的。母親感謝路過的人停下腳步幾分鍾,跟她一起追悼逝者。如果沒有時間,她也一樣感謝。“我” 讀完了,接著往前走,但不知為何,腳步變得沉重。(“I keep walking, feeling slightly less alive.” p. 4)

小區裏有人斷舍離,零零碎碎的老物件擺在幾張折疊桌上,鋪得滿滿當當。“我” 邊看邊想,這副舊刀叉曾多少次上過晚餐桌?老花瓶裏又曾多少次插滿過鮮花?人和事都會流逝,留下的隻有殘跡,平庸而頑固。(Reminds me that everything vanishes, and also reminds me of the banal, stubborn residue of life. p.71)

“我” 反省自己的消費習慣,發現花錢的負罪感來自原生家庭。父親反對在外飲食,連在咖啡館喝一杯熱茶也不行:同樣的價錢可以在超市買一盒袋裝茶了。母親是家庭主婦沒有收入,更是節儉到令人恐懼。“我” 七八歲時看見商場裏一件鑲珍珠項圈的短袖白裙子,喜歡得不得了。但是母親緊張地叫 “我” 快回來,“太貴了!離遠點!” 被父母影響著,“我” 發現自己也在重複他們的購物習慣:在商店裏先看價錢,再看實物;倒像人們逛博物館時先看解說的小牌子,再看油畫。(“To look at the tag before the item on the rack, the way people look at the description of paintings in a museum before lifting their eyes to the work?” p.73)  在藥店的護膚油前,“我” 盤桓良久。銷售員細致的講解讓人十分動心,但 “我” 躊躇了半天,到底沒買。買了一瓶無關緊要的頭痛藥。

“我” 喜歡遊泳,一個星期去遊泳館遊兩次。從鼻子和耳朵裏甩出來的水,讓 “我” 覺得從裏到外洗滌了一遍。但是,更衣室裏女人們的家長裏短令人厭煩。年輕的母親講怎麽求醫,她18個月大的兒子得了癌症。兩個老女人說有個壯年的兒子摔了一跤,摔成了癱瘓。“我” 被迫聽著這些不幸,突然覺得遊泳池裏的水並沒有看起來那麽清潔,而是充滿了傷痛和心碎,甚至懷疑那冰涼的水浸入了靈魂,楔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拔不出來。(“It burrows into my soul, it wedges itself into every nook of my body.” p.42) 但最令人氣絕但還是結尾。老女人穿好衣服要走了,突然轉身對 “我” 說,“我送你幾件連衣裙吧。你穿會挺好看的,我已經有幾十年沒穿過了。” 哈哈!

“我” 有一個小小的社交圈。朋友家的聚會,除了一小撮包括 “我” 在內的熟麵孔,其他客人多是一次性拜訪。(“He runs a sort of social laboratory that lasts for a few hours and seldom repeats itself. ”p.80)  有一天晚上,等 “我” 跑著趕到朋友家時,聚會已經開始了。冷餓,加上看到新來的女人搶了風頭,“我” 心裏開始不爽。席間,兩人各執一詞討論電影,“我” 失控對她大吼 “F” 單詞。“我” 嫉妒她,因為她年輕貌美,是眾人目光的焦點,還因為她有新婚的丈夫陪在身邊!

“我” 對女朋友的丈夫心懷好感。若即若離地,他在書裏出現了幾次,出現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早晨,兩人在橋上相遇,停下來看看岸上行人在水裏的倒影。想試著把波光粼粼的倒影拍下來,但沒有成功。要不要一起去喝杯咖啡呢?還是算了,都趕著上班呢。在超市, “我” 又碰見了他。他推著滿滿一車食物,家裏大大小小的喜好和口味都要照顧到。哪像 “我”,冰箱和儲藏室從來都是半空。他開車載 “我” 回家,車座上的麵包屑和小孩玩具,嚇了 “我” 一跳  (“a little disgusting”, p. 88)。婚姻的煙火氣和單身生活的區別,不僅僅是購物車和冰箱的空和滿。最後的頓悟來自 “At His Place”。一天早上,朋友突然來電請 “我” 幫忙看狗。原來老人中風,一家大小要趕回老家去。毫無掩飾展露在 “我” 眼前的溫馨小家,讓 “我” 終於明白,他們的婚姻基礎堅實,牢不可摧。之前的想入非非,都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全書裏寫得最好玩的一篇是 At My House,結婚生子的原閨蜜帶了丈夫和孩子一起來做客。“我” 為孩子特意準備的餅幹糕點,大半進了父親的嘴裏。做父親的一邊吃,一邊不住口地抱怨,說城市垃圾遍地,混亂不堪。“我” 心想,這等沒見過世麵的吐槽,哪像個從小跟著外交官父親周遊世界長大的人?故事的高潮來了。男的站起身,用粘糊糊的手指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古書,翻了兩頁後說能不能出借。語氣不是詢問,而是要求。“我” 生氣,但還是冷靜地拒絕了,“I’m sorry, but you’re travelling, who knows when we’ll see each other again?”  朋友一家走後 “我” 收拾東西時,發現小女孩用圓珠筆在白皮沙發的後背畫了一條細線。做父親的當時肯定看見了,但竟然什麽也沒說。“我” 用盡了辦法擦洗,然而去不掉。故事最後一句,“I read on the armchair now.” (p.66)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蘭姆《伊利亞隨筆》裏也有一篇類似的,A Bachelor’s Complaint of the Behavior of Married Couple.  閨蜜也好,哥們也罷,婚後跟單身朋友相聚總是不歡而散的多。

Whereabouts 是 Jhumpa Lahiri 用意大利語寫的第一本小說,又自己翻譯成英文。跟上次讀的 Roman Stories 比較,我覺得這本更好看。一個原因是本位敘述,“我” 跟作者相似度高,所感所想寫起來逼真可信。另一個原因是故事都很短,短的才一頁,最長的不過三四頁吧。好像張愛玲說的,“而且妙在短 —— 才抬頭,已經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最後的最後,忍不住說一點批評的話。雖然作者一直筆耕不輟,但是沒有能跟巔峰之作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媲美的作品。比如這本書裏的 At the Coffee Bar,回憶 “我” 年輕時跟一個已婚男人的短暫戀情,人物和情節都跟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裏的 一個短篇 Sexy 很像。但是,兩個故事讀起來不像是出自同一個作家之手。Sexy 裏的年輕女孩孤獨單純,讓人印象深刻。At the Coffee Bar 則是二十年後舊事重提,說了兩句已經意興索然。這個變化,跟小說人物設定有關,也跟作者自己的年齡和閱曆有關。“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輕時鮮活絢爛的文筆,隨著年紀和白發的增長,會慢慢枯寂下來。古今中外,大都如此。隻不知,可有何解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2)
評論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邵豐慧' 的評論 : 哈哈,這是典型的望文生義啊。

再過二十年,我肯定沒有現在年輕了,但我還是會說 Sexy 寫得好;所以,怎麽下評語跟年齡關係不大吧:)

問好豐慧,新周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桔子熟了' 的評論 : 問好桔子博友,點評很中肯。謝謝來訪留言,祝新周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問好菲兒,歡迎回城!

菲兒是真正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 期待精彩的見聞和圖片分享。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好書評!
你更喜歡年輕的sexy , 而不是年老的“我”,是否說明你的心態還很年輕,更能共情年輕的sexy 呢? 兩本我都沒有看過,隻是通過你的敘述瞎猜的。
桔子熟了 回複 悄悄話 “我”的視角很獨特,心境也是特別的。好書評!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1

來晚了,抱歉,好喜歡追憶這篇評,感覺自己在意大利的時候,有點像這個女人一樣到處轉悠,哈哈哈,若是去意大利之前就知道這部書,我一定也會買一本帶著去讀。讀到這篇文的時候,我正好在大英圖書館借Michael Cunningham的《The Hours》,一頓的折騰,艾瑪,回頭細聊。感覺Jhumpa Lahiri 的《Whereabouts》,尤其是你恰到好處中文的翻譯《何時何地》,和《The Hours》的中文翻譯《時時刻刻》非常相似,隻是後者記錄的是不一個家庭的三個女人。我還借了《達洛維夫人》,因為和《時時刻刻》緊密相關,當然更因為它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

追憶的書評讓人有一口氣讀完的衝動,像沈香說的一樣接地氣,又像XY說的自帶書卷氣,謝謝你對讀書活動的支持,要像你一樣讀更多的好書,寫更多的評!:)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博友謬讚,汗顏中:)

很高興您覺得好看,歡迎有空常來逛逛。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鼓勵,很高興你喜歡。

問好,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平等性' 的評論 : 問好平等。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ofucius' 的評論 : 謝謝博友的暖心留言,也很高興您覺得有意思。

是,我寫書評常常是讀得快,寫得慢,很少有一揮而就的時候。慢工出細活寫出的東西,如果博友喜歡,我也很開心。

問好,歡迎有空常來逛逛。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aobeibei' 的評論 : 哈哈,喜歡就好。

問好新博友,謝謝來訪留言。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問好蘑菇,很高興你再一次動心了,期待你的讀後感。

我一直覺得文字作為心境的寫照,跟年齡一樣有季節性。春夏的繁茂豐美過後,必然進入秋冬的沉寂,直至蕭瑟,這是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我所以再一次提醒自己,乘著還有心有力,多少寫一點隨筆,因為時間是最靠不住的東西。

祝周末愉快!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問好雪中梅,謝謝來訪分享。

我的英文是半路出家,還有進步空間。相信隻要付出,就會有收獲,大家共勉哈:)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問好沈香,很高興你喜歡。

沈香總結的幾點我都同意:短故事提神,讀起來不費力。看畫時第一眼緣很重要。我們今天去了美術館,衝著特展去的,但發現最喜歡的還是梵高和莫奈。無它,合眼緣。

祝沈香周末愉快!
xyz66 回複 悄悄話 周末讀到“追憶”博主用心寫作的書評,好喜歡!

在這個短視頻dominating 的時代,博主耐心地中英文對照給讀者栩栩如生地描繪書中人物的心理活動,讀起來仿佛身臨其境,讚!同時也反映出博主深厚的中英文字功底,佩服!

結語展示其學貫中西的品味,雋永流暢,令人回味無窮:

“ 兩個故事讀起來不像是出自同一個作家之手。Sexy 裏的年輕女孩孤獨單純,讓人印象深刻。At the Coffee Bar 則是二十年後舊事重提,說了兩句已經意興索然。這個變化,跟小說人物設定有關,也跟作者自己的年齡和閱曆有關。“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年輕時鮮活絢爛的文筆,隨著年紀和白發的增長,會慢慢枯寂下來。古今中外,大都如此。隻不知,可有何解藥?!”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讚追憶好書評好介紹。記錄生活片刻,比記錄一天更有深度。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追憶好書評,長見識了!祝周末愉快
Taofucius 回複 悄悄話 一大早,看到這篇如此有細節的而精確標注的讀書筆記。這是十分勞神的。有勞了。願您繼續分享!
gaobeibei 回複 悄悄話 這種形式,很討人喜歡。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剛拿到Interpreter of Maladies ,還沒顧得上讀。喜歡短的,很實際的原因:太忙:)不過追憶最後的批評,倒讓我也想讀一下這本Whereabouts了,想看看“慢慢枯寂下來”的文筆是不是還能寫出枯寂下來的心境。謝謝追憶介紹。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英文真好,我讀一本英文書會很慢,生詞多,還記不住。欣賞了有文采好文。平安是福。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我”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女人,我喜歡。追憶介紹的這本書跟我讀的那本散文集一樣,每一篇故事都很短。讀簡短的故事容易提神:)

我在博物館看畫時,喜歡先欣賞一下畫,再看說明,再看一次畫。一幅畫的第一眼緣很重要:)

讀追憶的書評本身就很享受。追憶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