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文裏,還有什麽是不能吃的?

(2021-11-19 16:54:16) 下一個

中國人是出了名地愛吃,會吃,敢吃,一句 “民以食為天” 就點出了注重吃的國民性。在中國文化裏,吃已經從語言層麵上升為一種文化符號。不論多麽錯綜複雜的情形,或者多麽微妙精細的感覺,隻要借助 “吃” 這個文化符號,就可以從語言文化中找到靈感和現成的比喻來表達。我留心搜羅了一些跟 “吃” 有關的俗語和表達法,記錄在此。

五味為食先,先從苦辣酸甜鹹說起。 “津津有味” 是感興趣。複雜的心情,是 “五味雜陳”。如果逐個細分味道,也各有說頭。甜,有 “甜蜜蜜” 的愛情故事,還有 “蜜裏調油” 親密關係。辣,有性格潑辣如鳳姐,有熱辣辣的目光和愛戀,也有手段毒辣的辣手摧花。

鹹。“鹹吃蘿卜淡操心”,因為 “鹹” “閑” 同音,多引申比喻愛管閑事的人瞎操心,幫倒忙。另有粵語俗諺,“食得鹹魚抵得渴”。一旦作出選擇,就要有勇氣承擔其責任及後果,正如吃了鹹魚就不要怕口渴。

酸,自然是吃醋,爭風吃醋,拈酸吃醋。張愛玲的小說《留情》裏還有 “吃隔壁醋” 的說法。小兩口賭氣鬥嘴,旁邊不相幹的人卻吃起了醋。“男主人女主人那天也吵嘴來著....。米先生在旁邊,吃了隔壁醋。” 

苦,是最被頻繁提起的一個味道。中國父母教訓孩子,大都會搬出 “吃苦” 來嚇唬嚇唬。苦口婆心相勸的時候,說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一邊勸,一邊用 “良藥苦口利於病” 的現成比喻提醒孩子感恩;如果不聽勸,後果就是吃苦頭,自討苦吃。無論選擇怎樣,結果都是 “吃”:“吃苦” 或者 “吃苦頭”。

    除了吃苦,世上還有很多不好吃的東西。比方說,吃白眼,吃閉門羹,吃耳光,吃板子,吃罰單,吃官司,吃罪。但是,不好吃也得吃,咽不下也得咽。《紅樓夢》裏尤三姐罵賈珍賈璉叔伯兩兄弟罵得痛快,“你不用和我花馬吊嘴的,清水下雜麵,你吃我看見!”(見第六十五回《賈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雜麵是粗糧,澀嘴拉舌,沒有油水難以下咽。所以,“清水下雜麵 —— 我看你怎麽吃!” 就是要看看你吃不下去的痛苦吃相!

吃虧,有各種各樣的虧。好漢不吃眼前虧,小聰明人卻貪小便宜吃大虧。吃癟子和吃啞巴虧更慘,受了損失還沒法出聲抱怨,跟啞巴吃黃連是同一個意思。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是一句農村俗語,好像太接地氣了點。但現代社會裏流行的說法 ,“你負責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精致文案的下麵,跟前者是五十步笑百步。說到底,兩個都是要找一張長期飯票。吃糠咽菜,尚有糟糠之妻。喝西北風,那連吃的都沒有了。反之,吃喝不愁,甚至吃香喝辣。有酒有肉,則飽暖思淫欲,酒肉朋友也隨之而至。

中國人愛吃魚頭,有菜館幹脆就叫 “譚魚頭”。《紅樓夢》裏還有 “拆開這魚頭” 的說法,仿若在聚會上把魚頭拆開了分給眾人吃,引申為與人方便,寧可自找麻煩。(見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寧國府》)其它文化背景的人,理解起來估計 “吃力”,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吃魚頭啊!

    吃食,也反映了各人的生活態度和人生選擇。有《水滸傳》裏梁山好漢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也有簞食瓢飲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見《論語 雍也》)有靠山吃山的,也有靠水吃水的。有省吃儉用的,也有寅吃卯糧的。有吃閑飯的,更有屍位素餐者。有混飯吃的,也有吃老本的。有吃飽了撐的,也有吃不了兜著走的。有飽漢不知餓漢饑的,也有吃著碗裏看著鍋裏的。小到吃獨食,大到黑吃黑,獨吞橫財。所有的好吃懶做者,最後結局都是一樣,坐吃山空。    

一些東西,其實不是吃,但也可以跟吃搭配使用。比方說,“喝酒”,“抽煙”,“喝茶”,也可以說成 “吃酒”,“吃煙”,“吃茶”。那麽,赴婚宴,也可以說成吃喜酒。引申開去,就有 “敬酒不吃吃罰酒”的說法。再引申,就有 “吃軟不吃硬”,或者 “軟硬不吃”。

人貴有自知之明,否則就是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如果再倒黴一點,再笨手笨腳一點,那就 “羊肉沒吃著,倒惹一身膻”,好處沒撈到,麻煩找上身。癩蛤蟆固然可悲,天鵝肉和羊肉也可能 “中看不中吃”,比如亦舒點評的女明星 “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好看的皮囊” 和 “有趣的靈魂”,好比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眼下盛行的斷舍離,其實說的就是雞肋。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武俠小說裏的高手過招,有 “吃我一拳”;那麽心理上受了驚嚇,也可以用 “吃”,“吃驚”。唇亡齒寒,用來比喻利害關係緊密相關,自然貼切,但是換用身體的其它部位,比如眼皮和眼珠來比喻,也講得通啊。為什麽非唇齒相依不可呢?說到底,還是因為唇和齒屬於消化係統(飲食文化)吧。

“偷吃”,借指男女偷情。我最初是在香港的八卦雜誌上看到,心裏很不以為然,有“偷腥” 就夠了,何苦還要糟踐 “偷吃” 一詞!偷腥裏的“腥”,是從貓吃魚腥引申來的。《紅樓夢》裏,賈璉乘鳳姐生日宴時偷情,被鳳姐抓個正著,要死要活地,鬧到賈母麵前去哭訴。結果,賈母笑著說,“什麽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裏保不住不這麽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麽過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兩口酒,又吃起醋來。” (第四十四回《變生不測鳳姐潑醋,喜出望外平兒理妝》)賈璉偷腥,鳳姐吃醋,兩人絕配。(不過,就這件事我同情鳳姐多一點。)

倚老賣老的人哪兒都有,但中文裏教訓人時也脫離不了 “吃”。所謂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要多”,現在,已經有人作了統計得出結論,這個說法在數據上不成立。除非是七十歲的老人對應七歲的孩子,老人吃過的鹽才會多過孩子吃的糧食。在老資格的人眼裏,後生固然可畏,但也是嘲笑甚至羞辱的對象,連他們的努力,都是 “用了吃奶的力氣”。

有一些情景,中文裏也用動物和食物來比喻形容。比如說,“虎毒不食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好馬不吃回頭草”,是有誌之人百折不回。“兔子不吃窩邊草”,教誨與鄰為善的重要性。“掛羊頭賣狗肉”,是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差別。還有,“貪心不足蛇吞象”。但是,用動物作比最有名的一句話,當推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原文是《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再權高位重者,一旦失去利用價值,也會被趕盡殺絕,結局悲慘。這個 “烹” 字,傳神!誰想到捕獵者,有一天會成了被獵者,成了盤中餐呢?

    中國人喜吃螃蟹。《紅樓夢》裏的螃蟹宴,薛寶釵用螃蟹諷喻世人心黑意險,“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見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橫行霸道的螃蟹,被吃還要被罵。同樣是吃螃蟹,魯迅則看見了勇氣。他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見《今天的兩種感想》)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愛吃之外,應該也富有冒險精神和獻身精神吧?

    除了吃螃蟹勇士,魯迅還有兩個跟吃有關的文化符號。一個是《藥》裏的人血饅頭。夏瑜和其他振臂呐喊的 “狂人” 們,他們的血被圍觀者蘸了饅頭當藥吃。另外一個是 “吃人”。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是寫於一九一八年四月的《狂人日記》。他借小說中的 “狂人” 之口說道,“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我翻開曆史一看,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 “仁義道德” 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吃一塹,長一智。這個 “塹”,我聽過不同版本的發音。有說 “吃一斤,長一智” 的;有說 “吃一截,長一智”的。不管吃的是什麽,都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眼光和智慧。在網絡和社交媒體光速發達的今天,魯迅一百多年前的警告仍然適用,“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不論何等匪夷所思的事件,隻要定下心來“吃透”,總能 “吃準”,能透過表麵看到真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簡體' 的評論 : 哈哈哈,也是吃“生活”意思?:)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亙古未見的筆名' 的評論 : 我聽過的版本是,“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簡體' 的評論 : 啊,對了,這些是孩子不喜歡吃的。
亙古未見的筆名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有兩樣是不吃的,兩隻腳的爹娘,四隻腳的眠床! 哈哈哈!
簡體 回複 悄悄話 竹板拷肉
爆栗子
都是吃不得的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哈哈,這個好玩。回頭補上 -:)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哈哈哈,笑死。

點讚好文!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給你再不吃一個,上海話裏有句叫”吃生活“,就是揍你的意思,父母對孩子說,當心撥儂吃生活,就是小心揍你的意思,所以連這個也能吃:)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 問好老樹。謝謝鼓勵!
我跟讀了你玩老瓷的經曆,很有意思啊。
追憶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菲兒謬讚。不是文化人,隻是愛吃罷了。
自我反省一下,這幾個星期心心念念的都是吃,倒像是要準備冬眠的節奏啊!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真是有意思的好文,追憶真是文化人,太會總結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