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座是在一凡餐廳的VIP房間裏舉辦的。
為了切合主題,我特意設計了一份強調“地域性”的下午茶菜單,每一道點心都代表著意大利一個或多個地區的風味與性格。這份菜單,其實也是我多年探索意大利美食的自然匯聚。
當 Roberta 看見我準備的菜單時,驚歎的說:
“你的這些菜,連意大利人都不敢挑戰去做!This is way too sophisticated for an afternoon conversation!”
她的語氣裏既有驚訝,也有欣賞。而來參加活動的朋友們在品嚐後,也紛紛感歎:
“這些點心太精致、太值得了!”

那天,我們的味蕾從北到南遊走:
從皮埃蒙特的堅果與奶香,到利古裏亞的麵包與香草;
從意大利美食之都,艾米利亞·羅馬涅的豐盈滋味,到羅馬的傳統小點;
再一路南行,抵達坎帕尼亞的甜美與西西裏的甜麵包和開心果。

Brioche 原是法國傳統奶油麵包。由於曆史上法國對西西裏與那不勒斯多次入侵遺留下來的文化影響,當地的甜麵包總帶著一點法式的柔軟與香氣。
我想讓這份南方的柔情遇見北方的力度,夾上帕爾馬火腿與阿米尼亞·羅馬諾的馬蘇裏拉芝士,一種來自北意的鹹香。甜與鹹、柔與韌、南與北的融合,構成了意想不到的和諧。
Roberta 一再感歎:“連在意大利,也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樣搭配。” 不僅是食材的稀有,更重要的是搭配完美了色,香,味,

利古裏亞的佛卡夏,是我心中最能代表意大利家常味道的麵包。
它有著橄欖油的香氣與迷迭香的氣息。我喜歡用坎帕尼亞的風幹番茄與利古裏亞的羅勒來搭配。鮮羅勒濃烈的香氣和幹西紅柿濃縮的甜味是絕配的組合, 再配上佛卡夏柔軟的口感,總感覺沒有比這個組合更能說明意大利的南北結合了。


羅馬的瑪麗托佐,是我心中的“甜點詩”。
今年初夏,我在羅馬走了好多家有名的糕點店,隻為品嚐和比較最理想的麵包口感與奶油比例。回家後,我決定自己動手做出最滿意的搭配。為了色彩和口感,我在輕盈的奶油上沾了西西裏著名的 Bronte 綠色開心果,再配上波斯玫瑰的深粉與芳香。
Roberta 試吃後笑著說:“你把羅馬人的挑戰,做出了浪漫。”

榛子,是皮埃蒙特的驕傲,因為那裏優質的品種。我也為了解皮爾蒙特的榛子而後開始了我的烘培愛好而自豪。
我用自己打出的榛子粉做成鬆軟的蛋糕,再配上托斯卡納風味的榛子奶油-香氣疊加、口感輕盈。

來參加這次講座的朋友們有我多年的意大利烹調課學生,也有一起跟我去意大利旅行的朋友們,還有對意大利感興趣計劃去意大利旅行的朋友。能夠有一次機會和大家會麵,讓大家親自品嚐體驗一下真正的地道並升華版的美食,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快樂。
那周,我們的好友 Lisa Li 在朋友圈曬出了她親手蒸的彩色饅頭。看到那一抹亮麗的色彩,我立刻問她是否可以留一個給 Roberta。畢竟,對西方人來說,蒸饅頭,尤其是這種色彩繽紛的花卷,是幾乎從未見過。
熱情的 Lisa 不僅蒸了新鮮的花卷,還特意做了一鍋紅燒肉,建議 Roberta 把肉夾在饅頭裏一起吃。Roberta 興奮得連連驚呼:“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蒸麵包!”

蒸麵包,我還真的沒有見過非亞洲國家有。

就這樣,這場原本以意大利南北美食為主題的下午茶,在熱氣騰騰的中國花卷與一份來自心底的熱情中,畫下了最溫暖的句號。

參加講座的部分同學留影紀念。
請看下一篇 意大利美食和音樂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