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升學應該考試加抽獎,才是最合理公平的。

(2021-06-19 19:16:53) 下一個

大家都在討論大學入學考試取消的問題,其實標準化考試不需要取消,但應該和抽獎相結合。按照考分的前百分之二十定標準線,作為可以進入抽獎的標準,然後名牌大學和公立大學設抽獎,學生可以報名若幹所大學,被學校抽中就可以入學。抽獎由隨機搖號。不再看膚色,家庭出身,校友關係,EC。這樣對所有人公平。學生考上前百分之二十可以去抽獎,抽上了可以去讀。抽不上也不需抱怨。這裏不看任何出身,膚色,家庭財富。如果連前百分之二十也考不上,就不要再抱怨名校不要俺娃。

 

這個政策首先有利於窮人,不看校友,捐款,EC, 所以原來那些憑校友,捐款的名額就讓出來了。EC是真愛,可以花錢去搞,再也不要為了升學勉強。窮人家的孩子也不會為沒有錢搞不起EC,而抱怨不公平。其實EC能左右升學,隻是美國為了富人階級獨有。其他國家並沒有這樣搞的,大學就是搞學術的地方,需要看EC嗎?

 

升學不再看GPA, 學生可以大膽選難的科目學,不怕平時考砸,也不會因為老師放水而成績有差別。為什麽要保留標準化考試?因為學生學術能力,不會因學校之間的差別衡量不準。對平民更加貼心的是,有標準化考試,公立高中就像馬有了鞭策,永遠可以用標考監督公立學校的質量,不怕公立學校老師們偷懶。在有色人區和差校的老師,如果標考達到平均以上,就該政府發大獎勵,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公校老師吃大鍋飯偷懶,公校裏有的老師偷懶放水,有的老師賣力教書,有了標準化考試,可以讓賣力教書的老師和學校,看到成績,得到表揚,能真的監督公立學校的教育質量。沒有標考,很快偷懶的公校老師越來越多,並不利於平民子弟。

 

標準化考試可以降低難度,就按照必須掌握的基礎內容設考試,不考難題偏題,不考超前學的東西,隻要學生掌握了高中學科知識,就可以去抽獎。中學生本來就是打基礎的階段,現在像打雞血一樣的超前學一堆AP,根本沒有必要,不過就是為了升學搞歪了。強迫娃像天才學。不利於普通人學習規律。

 

各類學科競賽更應該放在大學本科階段搞,這樣可以激發大學教育的活力,名牌大學不再能一直高高在上,很有可能在學科競賽中被普通大學拉下來,這樣更加激發大學之間教育質量的競爭。大學本科階段應該發揚各種競賽,把各個大學像騾子和馬一樣,拉到賽場上比拚。因為學生是大抽獎進來的,水平差不多,能競賽得獎的大學才能說本科教育出色。大學隻有不斷競賽得獎,才能保留自己學術競爭力,迫使大學重視本科學生教育。

 

再不看膚色,管他黑的,白的,黃的,抽獎麵前,人人平等。

 

也不需要取消私立中學和補習班,各種競賽,喜歡學習的,喜歡搞競賽的,可以自己補課。但不能把這些超前學的內容作為升入名牌大學的標準。因為搞競賽需要公立學校以外的資源,對其他拿不到這部分資源的貧困孩子來說,把這些公校之外超前學的東西加入升學競賽的砝碼,確實對貧困生是根本不公平。

 

總之升學標準很簡單,就一個標準考試加大抽獎,標準化考試不難,就考基礎題。能進名校的靠基礎的考試加抽獎。

 

把競賽當成真愛的,要超前學的,要學AP的,不用public funding, 都可以自己花錢去搞。

 

私立名牌大學可以不參加大抽獎,他們可以獨立招生,但是私立大學要拿public Funding, 就必須參加大抽獎,既然拿大家的錢,就要對所有膚色學生公平。

決定不拿public funding的私立大學 , 可以不參加大抽獎,在招生上自搞一套。

現在本質上,所有私立大學或多或少都在拿國家的經費,但是那些名牌大學的招生標準明顯就偏向上層和富裕家庭的孩子,這其實是拿public funding 在補貼富人孩子的教育資源,同樣付稅的平民子弟,因為名牌大學設計出偏向富人的錄取條件,把付稅的平民子弟排斥在外麵,其實是不公平的。

 

有了標考加大抽獎,去除那些對平民不利的入學條件,才是真公平。

 

這樣所有族裔皆大歡喜。各個階層都受到照顧。為什麽這樣簡單合理的方案通不過,就是因為人有私心,總是為了政策偏向自己而不能做到公平。上層處於某些目的,忽悠下層取消考試,而下層看不懂,被忽悠,以為取消考試才對自己有利,殊不知他們依賴的公立教育會因此每況愈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